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友 《侨园》2012,(12):16-17
在安徽天柱山下一个风光迤逦的县城里,一位72岁的传奇牙医,在近半个世纪执业生涯中,积累了数以万计、重达一百余斤的"离体牙",并历时6载倾其所有,用这些废牙"打造"出惊世杰作"中华人牙第一塔",并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和国家专利。20 12年初秋的一个上午,记者走进了这位传奇老人的传奇世界……  相似文献   

2.
1991年9月30日,当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落棰砰然敲响,一幅《浔阳遗韵》的油画从底价20万港元叫起,最后以135.5万港元成交,创出当时的在世中国现代画家作品拍卖价的最高纪录.接着,1992年3月,一幅《夜宴》更以180万港元在佳士得拍卖成交,再次刷新纪录;仅仅过了两年多,纪录再次被刷新。1994年11月,中国嘉得国际拍卖会上,一幅西藏题材的力作《山地风》以286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出……令人称奇的是,这三幅油画均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屡创中国油画国际拍卖最高纪录的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香港著名画廊万玉堂的主人麦克镝曾说:“在艺术界里,陈逸飞被喻为神秘的人;在传播媒界里,他被视为成功商人,一个艺术企业家。在过去数年的拍卖里,人人在集中注意他的作品的拍卖价,每个人只知道他很富有并且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许,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近两年来,陈逸飞又把他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各界》2014,(3):66-69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清代笔记《能静居日记》里有一个记载,和坤将《红楼梦》进呈给乾隆阅览,乾隆读后说:“这本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后来在红学索隐者中,  相似文献   

4.
谢狱 《瞭望》1990,(16)
鲁迅先生爱好古籍、碑帖、笺纸,也欢喜购买一些古铜镜、古钱币,这和他平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这里仅想就鲁迅买古钱的事,参照《鲁迅日记》,略作一二钩沉的小札。 1913年8月14日《日记》记云:在广文斋买古泉(钱)十八品,银一元。”琉璃厂有专卖古钱的店家,最著名的是“广文斋”,它的创始人为刘三戒,店铺开张于清咸丰五年,由于对古钱的真伪好恶颇有  相似文献   

5.
王立平,我是从十几年前听到他的歌——《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知道这个名字的;以后又有了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歌曲和乐曲,进而加深了印象。我能有机会见到他并与之谈话,是来民进中央机关工作以后,确切地说,第一次是在1997年民进的“八大”会议上,第二次则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对他的采访。从他写出的音符,飘荡在塞外、南国的动人旋律中;从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了王立平。这是一个面孔白净、身材微胖,宽边眼镜后面有着一双常含笑意的眼睛的和和气气的人。你或许以为有这样外表的人一定是个和事佬。他待人接物的确很随和,但并不是没有原则;谈锋甚健、睿智,却不咄咄逼  相似文献   

6.
避亲     
宏图 《瞭望》1990,(18)
近日,见一些报刊议及回避制度,于是,念及张元济先生。 林熙《从〈张元济日记〉谈商务印书馆》(三),有关张元挤先生“避亲”之言行,记叙颇详。1922年9月10日,为“商务”创办人之一鲍咸昌欲将己子安置在本公司工作事,张先生即致鲍信,“冒昧陈词”,谓此举“于公司不相宜……为世兄计,为吾兄  相似文献   

7.
朱正 《民主》2000,(12)
在1944年春夏之交,正当“河南战事危急,外交局势不利,经济危机严重”(1944年5月26日蒋介石日记中语)的时候,蒋介石还遇到了一件使他头痛的事,那就是孙科“高唱民主”。关于这事,他的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在日记中有一点记载:4月13日:“孙(科)近在中训团讲演,公然指斥党内之不民主,许多弱点,并且要求公开发表。余劝陈(布雷)主任建议委座招致孙院长当面恳谈。”14日:“下午陈主任谈及中苏最近不愉快事项与孙院长之高唱民主,使委座头痛。”更叫人头痛的是,还有人响应孙科。4月25日:“布雷先生云,今日中央党部开会,各中委言论与孙科之言论异  相似文献   

8.
书讯     
《瞭望》1991,(52)
《文坛故旧录》 《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通过日记、书信、生活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老编辑、出版家辛勤耕耘的一生。其中“书人书事”与作者的另一部力作《编辑忆旧》所叙紧相关联,写的是在“晨光”时期历尽坎坷的编辑生涯。《编辑生涯忆茅盾》、《老舍和我》、《和靳以  相似文献   

9.
厉兵秣马 上海雄踞万里长江口,雄踞东海之滨,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都市,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号称“东方纽约”.日本对上海觊觎己久,早在1936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就把上海作为攻击目标,为此日本海军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的第3舰队. 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在上海杨树浦、虹桥一带驻兵三千多人,专设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在苏州河以北虹口地区构筑永久性工事.大批日本军舰在长江和黄浦江上游弋,炫耀武力,作为策应.相比之下,根据《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仅仅留下上海市警察总队和江苏省保安部队两个团,大上海几乎成为不设防城市.  相似文献   

10.
8集电视连续剧《遵义会议》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后,李德这个名字又引起了人们兴趣。这个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曾是红军以至中共中央的“太上皇”。当年,中国革命的前程就差点断送在他手上。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年共产国际并没派出这么一个“顾问”。《传记文学》最近一期刊登的卢弘同志的文章《洋钦差李德之‘?”》,披露了内情—— 1931年10月,共产国际驻上海的情报组织“佐格尔小组”有两名成员被国民党军事机关查获逮捕,将要判处死刑。苏军情报总部派德国共产党老党员奥托·布劳恩(李德)携2万美元到上海营救那两人。李德来上海后遇到了老相识博古。当  相似文献   

11.
爱晚亭记     
正 在美国洛杉矶探亲的符梦麟先生 ,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看到“李双双”和她的儿女亲家、退休教师顾毓青创办爱晚亭敬老院的报道 ,心想 ,我回上海以后 ,一个人在家里住 ,难免冷清寂寞 ,何不去找“李双双”呢?他显然是看过张瑞芳主演的电影《李双双》并留下难忘印象的。于是 ,他就叫上海的朋友去爱晚亭敬老院预订个位子。符老回到上海 ,来到爱晚亭敬老院 ,一看就很满意 ,尤其为张瑞芳年过八旬 ,还这样热心为老年人服务而感动。他对顾毓青院长说 ,你为了办这敬老院 ,把自家的房子都卖掉了 ,就在敬老院一间最差房间里住 ,实在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2.
伏琛 《瞭望》1989,(47)
鲁迅写于1926年的《马上日记》,曾述及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并指出:“他是以日记为著述的,上自朝章,中至学问,下迄相骂,都记录在那里面。” 按,李慈铭(1830—1894)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所著《越缦堂日记》,由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影印出版,共64册,记录了李氏自清咸丰四年(1854)至光绪15年(1889)上半年的朝野  相似文献   

13.
1944年7月,章士钊应友人邀请,有峨眉山之游。船过江津,他曾赋诗一首。诗曰:“鹤山曾此住幽人,鹤去人空剩古津。我是山阳江上客,怕嫌闻笛失寻邻。”在这之前两年,即1942年4月,陈独秀因贫病交加,在这里不幸辞世。陈比章大两岁,此时的章士钊正是陈独秀逝世的年龄,回首往事,怎不叫他感慨万千?综观章士钊与陈独秀一生的交往,即是同志、战友,又是论敌、对手。从上海相交,共同创办《国民日日报》、《甲寅》杂志,到北大同事;从章为陈两次打官司,到两人之间分歧,乃至相互  相似文献   

14.
石东 《瞭望》1999,(46)
机关工作看起来像“万金油”,谁都能做得了,其实不然,干起来不易,干好了更难。尤其是对于机关新手,很多最基本的工作程序都不清楚。当领导的有个“婆婆嘴”,手把手地教,是个好事,但不是个长事,总要有个章程,让人照此办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生手也会变成行家里手。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民政局制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30个怎么办”,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接上级电话通知时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碰到最多的“小问题”;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但恰恰是这些小事有时却出广大问题。而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在刚到机关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卜束 《瞭望》1990,(12)
新版《鲁迅全集》对鲁迅早年的友人乔大壮,作了这样的注释:“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四川华阳人。1913年任京师第二初级审判厅书记官,后任教育部编审员。鲁迅曾请他书写《离骚》集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夬鸟)之先鸣’。” 从《鲁迅日记》检索,发现自  相似文献   

16.
潘洪其 《民主》2007,(3):43-43
据全国妇联专题调研组开展的一项“千名进城务工妇女问卷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妇女最担心的事包括“工作不稳定”、“孩子进不了正规学校”、“家庭不稳定”等,她们最普遍的感受是“打工的日子我没有家的感觉”、“做梦都希望有一个城里的家”(《“做梦都希望在城里安个家”》,《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30日)。  相似文献   

17.
黄裳 《瞭望》1984,(37)
刘郎的《闲居集》已在半年前出版,作者逝世也快四年了。长时期来总想写点什么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和他的作品,因为我一直认为他的人与诗都有着一种非比寻常的特色,使人难以忘记。我和他相识,大约是一九四六年前后的事,但更早以前就是他的读者了,三十年来,交往并不密切,只是到了十年动乱的后期,才常常通信和在一起谈天。我们本来都在一个干校里劳动。他后来退休了,回到上海;我那时正背着可怕的“政治包袱”,几乎交亲断绝。就是  相似文献   

18.
王安 《瞭望》1993,(41)
“新闻批评往往看问题比较尖锐,揭示矛盾深刻,正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事物,处理矛盾。所以,我喜欢借舆论之矢,射工作之的。”辽宁省省长岳岐峰态度明确地欢迎新闻批评。他借新闻批评之力推动实际工作的事很多,有几件事留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1991年8月24日,《经济参考报》一版的大篇幅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批评了辽宁“重金牌,轻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有出沪剧叫《0号首长》,讲的是里弄委员会主任的故事。里委会主任,你说他是个官,但是干部级别有许多,他们连最小的也挨不上。你说他不是官,又管着上千户人家,几千个人,吃、喝、拉、撒、住、行、病、死,以至家庭不和、邻里吵闹打骂、夫妻离婚,统统要管。所以,居民们送里委会主任一个雅号:0号首长。 新千年上班的第4个工作日, 细雨蒙蒙,记者来到上海金 陵东路300弄宝兴里。这是一条典型的石库门旧式弄堂,1923年翻造成规模的、从前,上海滩上的“三宝一中”以瘪三流氓、赌棍强盗多而出名。“三宝一中”就是宝兴里…  相似文献   

20.
如今40岁以上的中年人,很少有不知道《欧阳海之歌》这本书的,人们互相传阅,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印数超过1000万册,这在中国仍至世界出版史上也是少有的.然而"胜也萧何,败也萧何"决定了这本书的命运. 1964年,在构思《欧阳海之歌》的时候,金敬迈就作了一个决定:在书里只引用3个人的话——毛泽东、刘少奇、林彪.道理很简单,毛泽东自不必说,刘少奇公认是毛的接班人,而林彪是当权的军委领导人,这两位不会倒.正是在这种判断下,在书里他为欧阳海的成长用浓墨重彩安排了这样的背景:在1960年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之后,深入广泛地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在部队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开展"四好五好"运动,出现了一茬又一茬的英雄,其中就有欧阳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