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铿锵803     
神探是谁?亨特。大侦探是谁?波洛。看熟了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或是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的一代人,或许会不假思索地抢答。反正不会死的神探身边,如果再加一个艺高胆大如《古墓丽影》中的劳拉那样的美人,这类神探电影自然总有市场,这种神探生涯自然令人神往。“神”的背后是苦练。扮演劳拉的姑娘在拍摄前先得接受全封闭的跌打滚爬的军事苦练。这似乎不一定会让爱美的女孩子们羡慕了。“神”的背后是素质。当年,上海市招生委员会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层层复查、审核、座谈、目测,筛选出三百名学生。…  相似文献   

2.
说“假”     
“假”字是谁发明的呢?是先有“假”字而后有假事、假物,还是先出现了假事、假物而后出现“假”字呢?根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可以得知,肯定是先有了假事、假物、假的东西,而后出现“假”字的。因为在假事、假物、假的东西出现之前,人们还认识不到,  相似文献   

3.
5年前,谁也没想到,在硝烟弥漫的饮料市场会突然杀出一匹“中原黑马”——“小大人”。 人们同样没料到,喊出“南有娃哈哈,北有小大人”口号的“小大人”的辉煌竟如此短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那么本案哪方的证据更扎实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原告方围绕其诉讼请求,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材料:1.原、被告身份证复印件;2.石阶身份信息,2019年3月17日、2019年9月26日住院病历首页、死亡记录(死亡证明书)、四川大学华西XX医院心电图报告。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易碎品”这一说法,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为什么发表于几十年前的《西行漫记》、《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6.
“成功”,这是一个多么闪光的字眼!它激励人们奋发、努力,它鼓舞人们顽强战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多少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多少人为之奋斗了终生,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成功”,然而,“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办错案到底该谁“买单”?当然是国家“买单”,要不怎么能叫国家赔偿呢? 谁犯错,谁负责,此乃天经地义。这就是说“国家赔偿中的个人责任也不能免”!  相似文献   

8.
安静、宁静、恬静……以“静”组词,答案有很多,却罕有贬义词,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静”字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自古以来,“修身”讲求“致虚极,守静笃”,“齐家”贵在“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如今,谁又不向往在生活之中、结庐之处,无车马之喧呢?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场舞、夜间施工、飞车“炸街”……形形色色的噪声夺走了人们的宁静,在环保热线举报平台中,噪声投诉长期位居各污染要素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一提神探,人们马上会想到叼着烟斗的福尔摩斯。作为神探,他的形象一直统治了我们的头脑多年,以致于我们甚至忽视了就在我们身边的刑警们。“中国神探”旨在推出我们自己的神探。新年开篇的《李永木探案三录》是抛砖引玉,中国140万警察队伍中的智勇双全的“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10.
有句玩笑说:北京的春天迷人。什么迷人?沙子迷人! 如果说这话当初还有一丝调侃的味道的话,那么,经过了今年春天,再听这句玩笑,北京人谁还笑得出来呢?当笑话不再是笑话,而成为了沉重的现实时,好像没人再说这个笑话了。有谁还能说得出呢? 亲身经历了席卷而来的沙尘暴,眼看北京笼罩在一片灰黄(很遗憾,不是辉煌)之中,谁的心头没有焦虑,谁的心中不想起“环保”二字呢?可很多人又不知道自  相似文献   

11.
张鹏 《中州统战》2003,(10):30-3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原文化,博大辉煌。在中国20世纪的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占17项,位居全国之首。河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96处,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难怪江泽民同志视察河南时曾指出:“河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果然名不虚传,许多历史传说和记载都可以在河南找到证据。”就是因为有丰厚的文化,雄踞华夏腹地的河南人才多了许多自豪的资本。在河南,是谁打开了历史之门,是谁聆听来自地下的声音,又是谁去寻找失踪的历史呢?当然是考古学家,而许顺湛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文姝 《中国保安》2004,(12):38-40
重庆人王嘉杨没想到他还能在电视剧里“露露脸”,出演一些小角色,甚至还做上了副导演。就在他春风得意地在荧屏上频频“亮相”时,有人从电视里认出他是一个特大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那么,王嘉杨是如何集资诈骗150万元巨款的呢?潜逃后又是如何当上演员的呢?人们又是怎样认出已经化名为“王影”的副导演王嘉杨的呢?2003年11月的一天,安徽省芜湖市的王晓葆正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铿锵玫瑰》。突然,他眼前一亮,剧中一位老工人的扮相非常眼熟。这位演员是谁呢?王晓葆思索片刻,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不是欠他80000元钱的王嘉杨吗!三年前王嘉杨跑了后…  相似文献   

13.
在证据学的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经常使用“关键证据”的提法。然而,究竟什么是“关键证据”?其确切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在诉讼中如何发挥作用?迄今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专题综述。实际上,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一、“关键证据”解析“关键”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据此解释推而广之,所谓“关键证据”,则应当是指案件中最关紧要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是人类自古就有的理想。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公平、和谐的呢?不同视野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主张,但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在“缩小贫富差别”、“共同富裕”成为人们共识的当代社会,能否消灭贫富两极分化、减少公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大致相同的经济发展机会,一句话,即均衡社会利益格局,这是衡量一个公平、和谐社会的要义。  相似文献   

15.
杨庆祥 《人权》2005,(2):56-56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报“三个代表”在基层的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画面:某县相邻两个村,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原来是一条小河隔断了村民间的交往。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两个村的村干部们组织群众集资,修建一座“连心桥”,从此结束了过河难的历史,两地群…  相似文献   

16.
向长安 《人大研究》2001,(10):19-20
最近 ,笔者读了 2 0 0 1年 6月 9日《法制日报》第 7版刊登的周泽同志撰写的《谁来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一文。文中反映的情况 ,说明当前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监督不到位 ,致使一些地方行政机关作出的一些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那么 ,谁来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呢 ?笔者认为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善于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字 ,切实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应当引起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7.
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呢?是不是谁的财富越多、谁发家致富的速度越快谁就越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在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试想,如果把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划分是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标准,那有两个问题就说不清楚。第  相似文献   

18.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19.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最近围绕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回答。 他首先提出: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呢?是不是谁的财富越多、谁发家致富的速度越快谁就越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在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占有财富、聚集财富的多少,不是划分谁是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标准和  相似文献   

20.
“不破不立”,在城市发展的辩证法中,是谁在纵横捭阖,除旧布新呢?希望广厦之内的居民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