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古到今,商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始终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农村革命中尤其是这样.对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商人,过去研究得不够,对他们经历的生命苦难和走过的坎坷历程更是忽略.历史证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人士,往往拥有自己对形势、战争和商业的独到见解,能够看到并把握被别人忽略的东西,拥有极高的经商智慧.研究农村革命中的红色商业与商人,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徽商虽然是活跃于商界的社会群体,但他们在各个文化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两代的徽商对戏曲艺术多有扶持,对园林文化多有促进;他们组织了很多的文事活动,改变了明清文学的生态;他们藏书和刻书,传播了书籍文化。因此,考察文化史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就某一文化自身谈论起发展,而应该关注到商人群体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晋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两大商帮,在非正式制度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成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晋商与徽商在发展兴盛期均实现了两权分离,但晋商在人事安排上具有开放性,而徽商具有内敛性;在营销管理方面,晋徽商的营销理念与策略基本类似,都重诚信讲义利,但晋商的商人特质更深,徽商的文儒之气更重;在财务管理方面,晋商的龙门复式记账法比徽商的单式记账法更先进;在与外部关系方面,晋徽商都形成了官商结合的一体化关系,但在与官僚结合的手段及观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古到今,商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始终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农村革命中尤其是这样。对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商人,过去研究得不够,对他们经历的生命苦难和走过的坎坷历程更是忽略。历史证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人士,往往拥有自己对形势、战争和商业  相似文献   

5.
徽商文化以其深厚的儒家思想内涵、典型的宗族乡情特征、朴素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进发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审视徽商文化兴衰存亡的历史,发人深思,引人警醒。徽商文化是古徽州商人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包括以“徽骆驼”、“绩溪牛”为形象代表,以徽商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为内在特质的精神文化,以徽商经营之道、商业伦理等为代表的制度文化,以徽商经营商品、会馆、商标商号、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儒商”     
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商的人越来 越多,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商人,其中 的“儒商”最引人注 目。儒商由来已久, 最早、最杰出的儒 商是孔子的弟子子 贡,他用儒家的道 德观念经商,重视 道德操守,而且经 商有术,曾致“家富 累千金”,被历代儒 商奉为楷模。在中 国,儒商历来是受 人尊崇的。儒商的 良好形象,也影响 着东亚和东南亚一 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就是以“《论语》加算盘”经商的著名儒商。现代意义的“儒商”应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经商才干,他们的素养应远远超出一般的商人。在商德滑坡的今天,广大人民需要更多的儒商出现。 “儒商”的关键是个“儒”字,具体地说就是要信守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诚”、“和”。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个道理,成功的商人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清朝杭州有个商人,名叫史建,他认为经商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在这三者中,又以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神奇的乡村。徽商故里皖南歙县槐塘村有370人务工经商闯西欧,他们不仅学会了欧洲的简单用语,赚回了大量“洋钱”,还引入了异国他乡的生活风情,成为名震江南的“西欧村”。说起槐塘,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棠樾牌坊群,可就无人不晓了。现有1000多人口的槐塘村,就坐落在这群“徽商史碑”的朝霞斜影里。改革开放后,槐塘人开始闯荡欧洲。目前,全村已有60%的青壮年人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徽商居首。“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是徽州,绩则是绩溪,旧属徽州。徽州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外”,除了当官走仕途以外,经商的比例是最大的。徽商有艰苦创业传统,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有的从倒夜壶、上门板开始到站柜台,以致发展成账房先生,有的是一个个家族带出去的,也有念书当官不成转而从商的。徽州人经商形式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把读书当作经商的首要前提。徽州素有“十户之乡不废朗读”的特点,从商做官都要有文化。徽州人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朱熹讲的“不取不义之财”,都把儒学作  相似文献   

10.
正官与商是古来就有的两种职业,既然是两种,一般不能合而为一,但二者从来就联系紧密。官商勾结,商人参与政治,官员搞经营牟利,古已有之,但从来不被社会舆论赞赏。时至今日,官商关系有法律、纪律、道德约束,不是古代可简单相比的。官商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合作,但身份绝不能混同,亦官亦商不可以,官商勾结谋私利也是违法的。官员的直系亲属也不许借助官员的权力经商。法纪清楚,但还是有一些官员暗地里经商赚钱,唯利是图。他们和老板们称兄道弟,不分彼此,收礼、受贿成了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1.
官与商是古来就有的两种职业,既然是两种,一般不能合而为一,但二者从来就联系紧密。官商勾结,商人参与政治,官员搞经营牟利,古已有之,但从来不被社会舆论赞赏。时至今日,官商关系有法律、纪律、道德约束,不是古代可简单相比的。官商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合作,但身份绝不能混同,亦官亦商不可以,官商勾结谋私利也是违法的。官员的直系亲属也不许借助官员的权力经商。法纪清楚,但还是有一些官员暗地里经商赚钱,唯利是图。他们和老板们称兄道弟,不分彼此,收礼、受贿成了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8,(6)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震惊世界的灾难,许多人不顾自身的安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安徽,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普通农民,或为乡村医生,或为在川商人,或为消防官兵……在大地震发生后,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把小家丢在身后,把大爱带到灾区。他们是普通人,更是英雄。这里,我们选取几组片段,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宣传他们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宁波商人与宁波近代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宁波商人不仅执近代中国工商界之牛耳,对宁波本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宁波近代市政的英献即是其中之一.近代宁波市政建设伊始,宁波商人就对之热心支持、鼎力相助,其作用体现于市政建设的各个方面,到抗战前,宁波已初步形成近代市政制度,城市面貌发生了迥异于昔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明清时代,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陕棒槌、徽骆驼、晋算盘"。三大商帮中,陕商个性耿直,徽商吃苦耐劳,晋商精于算计。如今,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明代以前,中国有商人,却无商帮。为何商帮会在明代出现?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不妨从陕西富平商人李月峰的故事说起。明王朝实行"食盐开中"政策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陕西人运粮换引,行商天下。谁是第一个运送粮草去边关的陕西商人,如今已不可考。于是,在明朝初年从运粮换引  相似文献   

15.
宝钧 《前线》1985,(10)
自元朝起,北京就已经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商业都市。当时,西方各国的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经商贸易。他们带来的丁香、胡椒、钻石、珠宝等商品见于各行市。到了明朝,政府在广州、泉州、宁波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那时的北京仍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5,(6)
“2005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今年我省在省内举办的、面向国内外的、以经贸为主的、最大的一次综合性活动,它必将把安徽对外开放推向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本刊记者:我省举办这次“2005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的目的是什么?文海英: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合肥举办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主要目的有四个方面。第一,宣传安徽,扩大影响。通过徽商大会这个窗口,向海内外展示我省经济社会坚实的发展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展示我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让全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安徽。即借徽商大会之势,展安徽之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徽商活跃在重农轻商的社会大环境中,“商为末”主流价值观迫使徽商从最初“讨生活”的生存价值取向到致富后求名入仕的价值观转变,注定其在经商为谋生、读书做跳板、做官是关键的经营道路上无法走得更远,这启示我们因价值现造成的扭曲行为还要靠成熟、理性的价值观来扭转,包括独立自强的“官商”态度、成熟理性的商业精神和积极正确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8.
马平 《共产党人》2010,(21):53-54
历史上的回商马帮自古至今,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同胞具有重视商业和尊崇商人的价值观,积累了经商的本领和经验,形成了世代传承的经商传统。"无回不商,无商不苦"是对回族同胞商业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历经千百年的  相似文献   

19.
丁海玉是一个奇特的商人,他在前期经营中还做日常生意,在后期最重要的“经商方法”却变成了通过打官司来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和胡适,中国现代史上卓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是安徽人,一个出生在历史名城安庆,一个出生在徽商发源地绩溪。两人相差12岁,同属卯兔,当年又都是北京大学教授,有所谓“北大卯字号的两只兔子”之称。站在时代思潮的制高点,他们敢于直面腐朽没落的旧文化、旧道德,革故鼎新,踔历风发,兴起新文化运动的狂飙巨涛。在同一条战线上,他们是同心同德、志同道合的战友。在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