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股指期货等的推出,打击内幕交易依然面临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内幕交易中交易主体复杂,行为隐蔽性更强,传递型内幕交易的衍生亟需各部门在法律的规定中严抓严打.本文从传递型内幕交易的主体入手,对当下传递型内幕交易主体的规制困境及域外经验进行探讨,以期得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部分美国学者主张允许发行人许可的内幕交易,在我国执法环境中,上述行为大概率将被认定为具有行政违法性,但是否当然地引发对当事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则有待商榷。本文对我国内幕交易犯罪的法益识别理论进行了反思,主张根据以信义义务为基础的反欺诈理论对内幕交易中值得刑法保护的法益加以甄别。司法机关应当对内幕交易案件进行独立判断,在发行人许可并对特定内幕信息知情人参与交易的行为及时予以披露的情形当中,即便在超额收益与行为人所具备信息优势地位间存在可被证明的因果关系,因不存在对发行人和股东的欺诈,仍应考虑非犯罪化处理的可能。借此希望为司法实践提供一种有效、稳定且克制的裁判路径,缓解当前由行政机关把握内幕交易"入罪"节奏的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3.
杨泽 《法制与社会》2013,(23):87-88
内幕信息界定是认定某交易行为是否构成刑法第180条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关键,虽然《刑法修正案七》于2009年对《刑法》第180条进行了修订,但修订后的刑法中关于此罪的规定很少适用,这与日益严重的证券犯罪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原因在于刑法依托的法律、行政法规对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上存在缺陷,本文试借鉴英美法的理论,立足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对内幕信息中的非公开性标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规制的立法体系进路:域外比较与中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穹  曹理 《环球法律评论》2011,33(5):125-141
内幕交易监管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世界各国规制内幕交易的立法体系可以归纳为信义进路与市场进路。信义进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拓宽信义义务人范围边界与判断其交易主观状态的历史;市场进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限缩或废除内幕交易认定的主体与主观要件与完善内幕交易客观构成要素的历史。中国资本市场内幕交易难以禁止的现实困境,实则是内幕交易行为构成体系逻辑混乱的一个映射,并已对内幕交易行为认定与责任追究构成妨碍。就内幕交易规制立法体系变革方向而言,我国目前不宜引入信义进路,而市场进路或许更适合我国法制传统和资本市场实际。在市场进路指引下,任何不当使用内幕信息的行为皆应被认定为内幕交易,废除现行法中关于内幕交易行为构成的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同时完善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既能推助内幕交易规制立法的功能实现,又可彰显证券法的核心宗旨和基本原则,或为契合本土实际并体现世界最新立法趋势的内幕交易立法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6.
7.
美国法律规制内幕交易的新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政治与法律》2002,426(4):70-74
本文论述了美国规制内幕交易的法律演变,详细阐述了美国新近规制内幕交易的规则10b5-1和10b5-2。10b5-1规定,当交易人知道非公开的重大信息而进行证券交易时即应承担责任;10b5-2适用于违反既存的商业关系而私用机密信息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周天舒 《北方法学》2017,11(5):40-52
案例研究表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信息传递人的责任追究存在着严重的选择性执法问题,对相似的案例适用不同标准。这种执法策略会引发执法行动的法律逻辑不周延、激励复杂内幕交易行为、对部分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潜在的逆向选择等问题。引起证监会选择性执法的原因是《证券法》中内幕交易规则的逻辑含混未能给证监会提供清晰的技术路径与明确的监管目标,以及规制证监会权力行使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存在缺陷,司法机关对证监会权力的监督不足。  相似文献   

9.
美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证券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结合证券法中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基本原则以及秩序、正义、诚信的一般法律理念 ,提出了禁止、制裁内幕交易所必须遵循的依据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 ,包括平等享有信息理论、受托义务理论、信息泄露理论、非法盗用理论。现在 ,受托义务理论及盗用理论等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证券法采纳为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 ,反映了全球性的主张公平、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观点已取代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内幕交易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是美国联邦政府打击华尔街内幕交易的第四个年头。继2011年广为关注的对冲基金帆船集团(Galleon Group)经理、亿万富翁拉贾·那纳姆(Raj Rajaratnam)因内幕交易被判入狱11年后,美国政府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仍在不断加强。一、SAC资本内幕交易犯罪2012年11月,美国检方逮捕SAC资本(SAC Capital)的一位前基金经理马修·马拓玛(Mathew Martoma)。SAC资本是华尔街最具实力的对冲基金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最严重的欺诈行为,世界各国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将之列为应该受到严厉制裁的行为。加拿大也不例外。本文中石油在加拿大资本市场遭诉为出发点,提出了加拿大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问题。进而详细论述加拿大内幕交易的一般理论及相关法律规定并作出相应评价分析,以期给我国立法以及我国企业在对外融资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胡光志 《现代法学》2002,24(4):126-132
内幕交易是否违反法律的公平 ,多有争议。内幕交易“无损害”是反对以法律方式禁止内幕交易的逻辑起点。本文在介绍无损害性假说并对之提出针对性的批判之后 ,循着“以人为中心的公平”的论证体系 ,对内幕交易的不公平性作了分析 ,为反内幕交易法的公平性基础提供了新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3.
对内幕交易罪争议要素的评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刑法目的对刑法解释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刑法目的解释刑法,需要将案件事实作为刑法解释的对象,对解释目标进行利益衡量、价值判断,通过法益对构成要件的解释机能解释刑法。内幕交易罪属于经济犯罪,解释时应将法律文本与案件事实同时作为刑法解释的对象,在解释时不应完全依赖经济行政法,对构成要件应进行实质性评价与判断。对刑法用语要在经济生活中去发掘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4.
"杭萧钢构案"作为中国第一起非内幕人员内幕交易案,由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于今年2月4日作出一审判决。通过本案,折射出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也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的不完善,从而导致社会对法律理解的差异和司法对此类案件认定的尴尬。本文针对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分析目前法律规定的欠缺,借鉴国外的通行做法,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世界范围而言,证券交易早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已经出现,西欧各国相继出现股份公司后,形成证券交易的最初形态。在证券市场诞生的头一百年里,内幕交易行为并不认为是犯罪,仅被认为是公司法内部调整的问题,只涉及公司董事、管理人对股东所负的信任义务。然而,在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容忍和放任自由态度的背景下,证券内幕交易行为日益猖獗,其对证券市场秩序的危害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6.
论美国管制跨国内幕交易的程序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国内幕交易的管制涉及许多法律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管制跨国内幕交易的一些程序法问题,如国际司法管辖权问题、送达程序问题、境外发现程序规则等。在管制体制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非常重视签订相互协助的国际条约和利用《谅解备忘录》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7.
行政犯罪与行政违法虽均有行政违法性之属性,但各自蕴含的立法目的和运作机制不同,两者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危害性上质的不同,而非量的不同。二者在侵害法益和主观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当行政犯的前提法不明确或行政法规定的违法行为与刑事法的罪状表述不一致时,判断行政犯罪的成立,应在遵循行政违法性的前提下,由刑法起决定作用。以内幕交易罪为例,该罪要参照的行政法规定不够明确,行政法与刑事法的规定不尽一致,并且规章效力过低,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仍有一定的漏洞和模糊规定。在解释该罪时,应在符合行政违法属性和刑法目的基础上,扩张理解"非法获取",合理限定主体边界和内幕信息敏感期截止日,以明确该罪主体范围。明示、暗示行为的认定应根据共犯理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内幕交易严重地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两大基石:信息机制和信任机制。国际社会逐步意识到打击内幕交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备国、地区及国际组织均规定了禁止内幕交易的法律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13日,美国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案——帆船基金内幕交易案在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宣判。该案反映出美国在内幕交易活动监控查处制度方面有若干新特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 Exchange Commission,以下简写为"SEC")与证券交易所建立了信息联合监控体系、展开  相似文献   

20.
何保儒 《法制与社会》2010,(4):250-250,273
我国《证券法》规定内幕交易人包括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人。行为主体除了知情人之外即是"非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人",然而此种界定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愈发受到质疑。从国内外已有的证券市场经验来看,知情人之外从合法渠道获得内幕信息的人亦有可能构成内幕交易,对于证券法中"知情人"之外行为主体的确定应当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