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言论免责权,即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目的是为了保障组成人员自由表达意志,充分行使权力,不受各方干扰,更好履行职责。但列席人员在常委会会议发言,却不在保障之列。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依法赋予列席人员言论免责权有利于提高审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言论免责权,即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目的是保障组成人员自由表达意志,充分行使权力,不受各方干扰,更好地履行职责。但是,列席人员在常委会会议上发言并不在保障之列。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依法赋予列席人员言论免责权有利于提高审议质量。按照法律和有关议事规则的规定,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人员(以市级人大常委会为例)主要包括:政府组成人员以及与议题相关的部门负责人,法院、检  相似文献   

3.
正从立法精神和现实需要分析,列席人员都应当享有言论免责权。从立法本意来看,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而列席人员与出席人员的发言权应该是平等的。因此,只要发言内容与会议议题相关,就应享有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同等的言论免责权。  相似文献   

4.
有发言权但无言论免责权 王莹 列席人员没有言论免责权,是由言论免责权的性质和列席制度所决定的. 人大代表“言论免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七十五条及代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种保护性权利,其立法初衷是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正列席人员没有言论免责权,是由言论免责权的性质和列席制度所决定的。人大代表"言论免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七十五条及代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种保护性权利,其立法初衷是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独立性。列席人员可以就会议内容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但不享有表决权,不能参  相似文献   

6.
正在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列席会议人员应该和出席会议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一样,享有言论免责权。因为列席会议人员与出席会议人员发言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如果只是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享有言论免责权,而列席会议人员不享有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说法,人大代表有言论免责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谁也管不着:这种认识从法律上讲是片面的,从实践中看是有害的。所谓代表言论免责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法》规定的"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发言包括代表在审议议隶和工作报告时的口头发言以及在会议期间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和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等。许多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其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在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人大代表在会议上充分自由、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如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社会各界,理应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人大代表理应充分利用这一权利,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  相似文献   

8.
正列席人员虽不享有与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同等的言论免责权,但依据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其在会议上的"过火"言论不应被追究,言者无罪。人大会议不仅是代表建言献策、共商国是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各项法规、决定、决议的权力机构,需要汲取方方面面的民意。列席人员要做到  相似文献   

9.
一、言论免责权的事项我国宪法第七十五条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 ,不受法律追究。全国人大组织法第四十六条作了补充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 ,不受法律追究。本条规定的发言和表决应作广义的解释。发言包括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发言 ,甚至是事后证实的完全错误的发言 ;表决包括通过法律案 ,批准各种报告、计划、决议案、选举、罢免、撤职、质询案、特定问题调查案等各种需要表决的议案 ,代表在表决时 ,无论投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 ,甚至是…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08,(3):27-27
代表的言论是否具有豁免权?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如小组会议上、联组会议上,直到在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也包括人大代表应邀列席的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各种会议上,其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言论豁免权保障了人大代表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更好地传达人民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谈谈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问题□杜光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29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就是各级人大代表享有的言论和表决的免责权。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的...  相似文献   

12.
《人大研究》2004,(12):42-43
永登县人大常委会会前学法求实效 甘肃省永登县人大常委会在坚持会前学法制度的过程中 ,为使学习不走过场 ,主任会议决定 ,由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常委会会前学法作出具体安排 ,精选内容 ,打印辅导材料 ,并于每次常委会会议前一周分送全体组成人员 ,会议召开前安排一小时左右 ,采取专人辅导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学习法律知识。主任会议还明确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月写30 0 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每季度撰写一篇 1 5 0 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康成权查永国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对列席人员参会情况实行通报制 为解决列席人大常委会会…  相似文献   

13.
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所规定的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的免责权,表决的方式、程序、原则、公布和表决方式的确定程序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就是各级人大代表享有的言论和表决的免责权。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的范围: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代表联组、小组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法律之所  相似文献   

15.
《楚天主人》2005年第1期载:大悟县人大常委会规定,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后15日内,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进行综合整理,形成书面审议意见,交县人民政府或法院、检察院办理;办理单位要在40日内将审议意见办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县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报告。这一规定,深得基层人大常委会的赞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常委会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这样的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报告,是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是代表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行使管理本区域国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14,(2):15-15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审议市政府关于划定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有关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划定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的决定草案时,纷纷发言,提出意见建议。本刊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法律关于"代表言论免责权"的规定,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权利,而要实现代表言论积极的自由权利,就需要保障代表言论的充分实现。民意既可以通过法定形式上升为法律从而作为一种经常性地表达,还可以经过民意代表通过发表言论等形式作为一种临时性、即时性地表达。因此,尊重和保障代表言论,实质上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大代表言论保障存在的问题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代表言论保障的规定见宪法第75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同年生效的《全国人  相似文献   

18.
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权力的主要形式是开会。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在人代会的各种会议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人大常委会的各种会议上进行发言,展开讨论(辩论),在集思广益、充分发言和讨论的基础上,集体做出决策。所以,发言制度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否切实行使权力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大》2012,(12):60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因4位常委会组成人员、5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列席人员没有准时到会,延时7分钟召开。该次会上,列席会议的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是三换列席人员,从刚开始一名科长列席,到一名分管副局长列席,再到局长带着一名负责发言记录的科长列席。  相似文献   

20.
杨磊 《人大建设》2014,(12):37-37
<正>"这次分组审议时间不长,还要求人人发言,我感到压力很大……""可不,这次会议列席人员也多,以前咱是自己发言自己听,这次发言有听众了。"2014年10月30日,桐柏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刚结束,就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聊起这次审议的感受来。简短几句话,道出新变化。审议质量高"充足的审议时间是发挥常委会会议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尊重常委会组成人员权力的重要表现。"桐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新建指出,"会议的其他时间可以压缩,但分组审议时间必须要保证。"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关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注重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