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骗债     
1、孙老头孤身一人,平时喜欢炒股票、看戏。  相似文献   

3.
债从天降     
章姗 《检察风云》2014,(21):64-65
极速营救 “余律师,您要帮帮我女儿啊,她因为在外借高利贷,已经被高利贷讨债人囚禁在家里半个月了,他们不让她出门,不让她和外界接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来找您帮忙!”面对心急如焚的徐老先生,在大概了解案情后,帮女郎记者和律师后援团团长余庭律师跟着徐老先生前往女儿住处开展“营救活动”。  相似文献   

4.
房屋租赁合同履行中产生纠纷,承租人拒交租金并拒绝返还房屋,出租人未经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而于2020年6月直接起诉要求解除租赁合同、支付租金等。  相似文献   

5.
法律业大教材《中国经济法讲义》(上册)第六章的第五节和第七节中,分别提到了经济合同的解除和解除经济合同两个概念(见第184页和第212页)。尽管二者都引起了终止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字面上也较为相似,但它们却有着本质的不同。经济合同的解除,是指在经济合同尚未履行时或在履行过程中,经当事人双方依法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经济合同的法律行为。解除经济合同,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严重违约或进行非法活动时,法律赋予另一方当  相似文献   

6.
郭峰 《律师世界》2001,(4):25-26,19
合同解除是合同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依法进行的一项法律行为,其目的在于消除原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其效果是导致合同不再履行,并恢复至合同成立前的法律状态。合同解除的原因,又称合同解除的条件,是指在何种情况下才允许当事人解除合同。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双方往往通过在合同中约定某一条款,该条款既可以视为所附条件成就合同立即解除的条款,又可以视为一方违约 (不履行或履行不当 )导致合同解除的条款。这种合同解除条件的相重合,指的是在实施和规范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时,同时涉及和涵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定。   例如…  相似文献   

7.
债的主体无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按照主体数量来划分,债可以分为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在多数人之债中,债权人、债务人或者双方都可以是多数。当债的一方为二人以上时,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他们和对方的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8.
合同的附条件解除和约定解除权解除之间,并不存在我国有些学者所想象的那么大的差异,两者不仅共同之处大于差异之处,更是可以逾越差异而完全混同的。其实,无论是就规避风险而言,还是就鼓励和引导相对人的行为而言,合同的约定解除权解除相比附条件解除都更有利于实现当事人的目的和立法规范的目的。之所以存在两者的并存,主要源于两者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  相似文献   

9.
论合同解除     
黄俊 《法制与经济》2010,(16):26-27,29
合同解除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合法有效的合同,既对当事人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又可以依据《合同法》中的规定解除有效成立的合同。本文从合同解除的概念着手,对法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及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一些尚存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合同解除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在法律后果的溯及力以及具体赔偿问题方面明晰化对法律实务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务中遇到合同解除方面的法律争议性问题为切入点,对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财产责任作一梳理,以期能够完善相关不明晰的规定进而对交易活动中的合同解除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债父偿     
杨君相 《法治纵横》2011,(23):46-46
1986年出生的周节,住重庆市涪陵区。当年的周节考上了重庆某“三本”院校,但还没来得及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就亡命天涯了。  相似文献   

12.
13.
民法典应设债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洪夫 《法学杂志》2003,24(3):21-22
从民法的理论和外国的民法典的传统看 ,我国的民法典应当设立债编。德国等国家的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应当借鉴。民法债编的一些制度除了在民法典中规定外 ,还需要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与之配套  相似文献   

14.
15.
在全篇阅读中,对两岸法律相关五个话题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五个话题是:格式合同、婚姻的性质与夫妻财产制、租税债权、债务清偿和债权的物权化问题。前三个问题分析了两岸法律差异和原因,后两个问题发现了两岸法律的趋同。  相似文献   

16.
论税收之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翀  孟繁超 《行政与法》2003,19(7):81-83
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它与私法之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念的转换,即从国家利益本位转而向私权神圣的保护。在税收之债与私法之债冲突时,应充分比较衡量各个权利的利益,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父债子偿     
文立 《政府法制》2008,(7):25-25
乡长一班人从雅间里出来,老板,算账! 一声喊过,刘四赶忙迎上前,哈哈,李乡长,这一次看来要给现金啦! 想得美!记账!多少?一百四十五?那,再拿盒烟来,凑一百五!哈。  相似文献   

18.
论协议解除     
一、协议解除的概念及性质协议解除,又叫合意解除或解除合同,是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将已经有效成立的合同予以解除的法律行为。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7条第1款第1项、第28条、第29条和第30条等都是有关协议解除的规定。解除不但有协议解除,还有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必要的解除——狭义解除。它们二者  相似文献   

19.
解除合同与损害赔偿可以并存,但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对赔偿范围作出任何规定。由于合同解除原因的多样性,导致在合同解除时,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并不能简化为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或者债务不履行的赔偿,而是应当考虑不同的合同解除情形的特殊性,给予个别化的处理,而且基于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也应当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20.
两辈子的债     
在办公室里忙了一整天,接近下班,一杯热咖啡刚送到嘴边就有人敲门.助理说是我的老邻居来访. 我的天!来访者竟然是刘刚,我的发小兼小学同学. 我张嘴就问:“你那两辈子才能还清的债怎么样了?”刘刚极其腼腆地笑笑说:“你还记得那些儿时旧事啊?前不久,我听说你当律师了.这次路过,我进来看看你.” 我们寒暄了一会儿,又叙了叙旧.刘刚走了,我却陷入儿时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