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我国完成现阶段脱贫攻坚任务后将开启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目标的新的贫困治理阶段,社会救助制度在此期间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成绩和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文认为,“十四五”时期社会救助应该转向以治理相对贫困为目标,继续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平性,着眼于更高的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为此,“十四五”时期应该提升社会救助的贫困识别标准,扩大社会救助的行动体系,优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服务救助体系建设,并加强和优化社会救助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树立新的目标,实施新的发展策略,要以高质量和现代化为重要标准,提高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和对新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在“十四五”时期,尤其是要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功能,不断完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我国发展的脆弱性与风险暴露出来。这场疫情不但警醒我国需要补足治理体系的短板,也警醒我们要反思发展迷思,补足发展的短板。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十四五规划是我国迈向强国阶段的开局规划,是我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十四五规划需要确立以人民真实福祉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围绕提高人民的真实福祉规划宏观发展、中观发展与微观发展。十四五时期推进以人民真实福祉为中心的设想包括:1.通过加强心理建设、推进强身健体工程、净化网络空间、革陋习、树新风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加强家庭建设,采取鼓励性生育政策;3.推进城镇精准脱困工程,打造城镇版精准扶贫;4.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挖掘潜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5.推进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共同体建设;6.加强应对无边界总体战的能力,建设韧性社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真正的民主制”思想中蕴含着清晰的致思理路,以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为逻辑起点,以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为逻辑主线,以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逻辑延展,最终以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逻辑旨归。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马克思“真正的民主制”思想的当代表达,既与“真正的民主制”思想在哲学基础、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与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同质性,又从目标定位、关注视角、理论形态与实践路径四个方面发展了这一思想,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应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发挥强优势,提出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守正,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重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占领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以领导干部和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兼具理念创新和行为塑造,培育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7.
8.
《行政论坛》2021,(1):68-73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初具雏形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暴露出短板和不足。究其原因,在应急管理范式变迁过程中,短期内完成了机构改革,但应急管理的制度、主体能力和意愿以及应急文化等方面建设出现行动延迟、错位或滞后,致使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制度状态和运行状态之间产生了变迁差距,即"堕距"。"十四五"时期应以弥合制度、主体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堕距"为主要任务,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中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历史经验的理论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赋予人民当家作主以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守正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中国式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