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家治 《新长征》2009,(12):18-19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为人民政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力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都成为人民政协思想产生和人民政协组织诞生的先导。从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号召到人民政协成立,  相似文献   

2.
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不断丰富和发展。准确认识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定位,需要从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等多维度审视,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职能定位、工作定位、时代方位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赵家治 《新长征》2006,(7):10-13
最近。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总结了人民政协57年来的基本经验。阐述了人民政协基本理论和政策。提出了人民政协的工作任务、原则和履行职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政协的历史上,从1959年12月到1962年9月,“神仙会”曾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议方式,用来促进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各界的商议和交流,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现实中出现的困难。“神仙会”从中国共产党党内发展到人民政协和社会各团体,是统一战线工作中一项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政协的历史上,从1959年12月到1962年9月,“神仙会”曾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议方式,用来促进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各界的商议和交流,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从而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现实中出现的困难,“神仙会”从中国共产党党内发展到人民政协和社会各团体,是统一战线工作中一项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这既将协商民主从民主形式提升到了民主制度层面,同时也为新时期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明确了方向和重点。本文力求通过分析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民主的良好基础,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专门协商机构这样一个有关人民政协的新定位应从三方面来解释。从理论背景来看,专门协商机构是人民政协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新定位,意味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能的强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人民政协内涵的历史展开来看,专门协商机构是人民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内在逻辑的历史展现。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双重表达与其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存在着明显关联,统一战线组织较多循着从团结到民主的逻辑;而专门协商机构则更多循着从民主到团结的逻辑。从业已形成的协商民主体系来看,专门协商机构是针对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体系中独特地位的新概括。协商民主构成相关主体履行职责的具体工作方式,还是构成职责本身,是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与其他协商民主形式相区别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第一届人民政协具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中央的政协全体会议和地方的各界代表会议执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结束了代行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使人民政协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由此获得了新生。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彻底恢复了名誉,并使人民政协真正成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间,为新中国的成立、新生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在史无前例的10年“文革”中,人民政协被林彪、“四人帮”污蔑为“牛鬼蛇神的黑窝子”,以至使一批政协委员遭受打击和迫害,使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陷于瘫痪。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政协虽然开始恢复工作,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在人民政协的流毒还严重存在,许多干部还心有余悸,因而极左思想还继续阻碍着人民政协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第一届人民政协具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中央的政协全体会议和地方的各界代表会议执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结束了代行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人民政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对国家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已经走过70年辉煌历程。本文的故事,就从人民政协成立前后说起。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人民政协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主要职能、工作原则、政治基础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江泽民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衍霞 《世纪桥》2008,(5):9-10
江泽民人民政协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主要职能、工作原则、政治基础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江泽民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定性上看,人民政协是"特殊的统一战线组织",它既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没有进入政治体系。但是从"实际影响力"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是党政机构中与中共党委、人大和政府并列的"四套班子"之一。这样人民政协就产生了作为"特殊的统一战线组织"的定性与作为"四套班子之一"的实际定位之间的矛盾。所以如何把具有"实际影响力"的"四套班子"之一的人民政协安放到我国政治体系中去,是人民政协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以来,围绕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在介绍和评议这些争论的基础上探索解决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实际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实践和思想基础之上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基本原则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化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否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否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否加强了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检验标准。以人民政协政治、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制度化建设内容,制度化建设分别从推进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现代化、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和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联系群众是人民政协群众工作的重要一环,提高人民政协联系群众能力是人民政协工作性质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关键要素,是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基本素质,是当前人民政协群众工作困局的解锁密钥。文章试图从人民政协提高为民办实事能力、提高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结率、自觉充当百姓的"话筒",搭建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在加强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密切群众联系、创新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增强群众知晓度和影响力等方面来探讨提高人民政协联系群众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必须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抓好党建的观念,突出体现党建的政协特色,健全完善人民政协党建工作制度机制,积极探索人民政协党建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履行人民政协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5,(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作出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政协工作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立足新的时代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人民政协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五十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明确了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对于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归纳总结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认为邓小平的人民政协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了爱国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和职责履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