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裕禄精神常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4,(20)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英年早逝30周年。兰考人民、河南人民隆重集会纪念,表达了党和人民对焦裕禄同志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在兰考人民、河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是不朽的,3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2.
焦守云是焦裕禄的次女,1953年出生,父亲去世那年,她11岁,近50年来,她对父亲的思念从未间断,在电视剧《焦裕禄》拍摄时,她亲手为饰演者织了一件父亲常穿的鸡心领口背心,她说,“如果父亲还在,为他织上一件毛衣,该是做女儿多大的幸福!”2013年8月8日,记者来到河南兰考,专访了焦守云,踏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在兰考一同回望了焦裕禄在兰考的470个日日夜夜,重温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人民呼唤焦裕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青  冯健  周原 《瞭望》1990,(28)
进入九十年代,在中华大地兴起学雷锋新潮的同时,人们深情地呼唤着另一个名字——焦裕禄。 在这声声呼唤中,我们3个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重访兰考,专程到焦裕禄墓前献上了一个花圈。花圈的挽带上写着“焦裕禄精神永存”七个大字,表达了我们对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的好儿子的崇敬和思念。 焦裕禄去世已经26年了。兰考人民在明末黄河故堤的一个沙丘  相似文献   

4.
<正>50年前,焦裕禄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焦裕禄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5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的一生短暂而伟大。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5.
焦裕禄是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他的形象光彩照人,精神影响深远,赢得全国人民的赞誉和敬佩。要把这个人物写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绝非易事。据我所知,从1966年至今,以焦裕禄为题材创作的话剧、戏曲、电影、电视剧本已逾300个,但成功之作,至今未见,可见难度之大。当我去兰考,深入生活,采访焦裕禄的妻儿、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以及他关怀、照顾过的乡亲,  相似文献   

6.
<正>兰考,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兰考,习近平总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2014年,总书记两度前往兰考调研。2015年3月,在总书记兰考调研一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将镜头聚焦于这片热土,真实记录了兰考人民的"评判分"。"这个总书记和焦书记一样"2014年,游富田老人亲眼看到总书记从乡间小道上走到了村委会院子里。在总书记身边座谈发言时,有着50多年党龄的他激动地落下眼泪,他说:"总书记太亲切了!当时  相似文献   

7.
胡昌方 《民主》2013,(7):57-57
陈毅同志有诗曰:"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作为为官者,更应有颗"羞耻"之心。"羞耻"之心乃亲民爱民的生动体现。电视剧《焦裕禄》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  相似文献   

8.
我含着热泪走出放映厅。虽然我对焦裕禄的事迹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这已是第三次看影片《焦裕禄》了,但依然止不住泪水潸潸。 记得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逾远而弥存”的人。兰考人镂骨铭心不忘他们的焦书记,这是对作为共产党员的焦裕禄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9.
当年与焦裕禄一同工作过的一位老干部到山东出差,专程到焦裕禄的故乡——淄博市博山区看了看。他是哭着离去的。他在焦裕禄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故乡人民没有忘记你,故乡的领导干部具有你那样的胸怀和远见。安息吧,裕禄同志。”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致富一方。”这标语,镌刻在焦裕禄纪念馆的石碑上,更化作博山的干部们  相似文献   

10.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河南兰考。行至106国道和310国道交叉口,远远就能看到巍然吃立的焦裕禄铜像——身姿清癯、目光深情、意气风发,让人想起五十多年前他领着群众战风沙、斗贫穷的共产党人风采。与之相映成辉,在当下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践行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把“三股劲”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电影《焦裕禄》问世了。还在试映时,银幕上的焦裕禄就感动了成百上千的观众,不论是曾身受其惠的兰考人,还是严格、挑剔的评论家。 26年前,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使千千万万的读者感动、激奋、鼓舞;26年后,电影《焦裕禄》所激起的热情依旧不曾稍减。这历久弥新的魅力本身,便是焦裕禄精神永在的明证。本刊竭诚向读者推荐这部好电影,并因此组织了这一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2.
焦裕禄的名字,之所以在6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广为传颂;焦裕禄的精神,之所以至今仍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盛传不衰,其原因就在干他是我们党领导干部的光辉典范,他的精神是活生生的领导科学。今天,我认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促进领导工作科学化,是十分必要的。 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指导下,焦裕禄在领导工作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与能力。在  相似文献   

13.
殷晓章  卫红春 《侨园》2014,(5):26-27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仅留下四张照片,其中三张照片是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这也成为人们缅怀焦裕禄的珍贵资料。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在兰考县城北关的一座小院里,透过50多年的岁月烟云,81岁的刘俊生老人向笔者讲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部《焦裕禄》,震撼众人心。成千上万的观众为焦裕禄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官一世,造福一方”的精神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洒下一片热泪。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爱戴,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民呼唤焦裕禄精神的回归。人民的愿望自然是美好的。然而,是否能够实现,笔者确有“杞忧”。应该说,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或许他们没有焦裕禄那样典型,但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党教育出来的“焦裕禄精神”。可是,也有那么一些自诩为“公仆”的人,恐怕只是电影场上流点泪,散场后依然如故。譬如,某单位组织看《焦裕禄》,而这一天正好下小雨,银幕上焦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学习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以及系列讲话精神,让我们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5)
焦裕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树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精神丰碑,为艰难创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激发出无穷的能量。焦裕禄那种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承担起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期盼。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本质是对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忠实践行。正因如此,在后焦裕禄时代"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依然不断涌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除了要精准把握焦裕禄的精神内核,还要注意抓好"知、情、意、行"这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权这个东西     
大革文化命那阵儿,有个颇为“深入人心”的说法,叫做认识到了“无权的痛苦,夺权的艰难,有权的幸福,保权的重要”。一下子把人们对于权的“认识”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然而,权这个东西,也要看什么人来掌,也要看怎么用。为官一任,致富一方,人民给了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类。想当年焦裕禄同志如果不是站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他就难以带领兰考全县人民开展治理涝、沙、碱三害  相似文献   

18.
1从60年代的焦裕禄,到90年代的孔繁森,他们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却永远鼓舞激励着人们。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行为规范,法律、道德都是人的行为规范。法律的规范是外在的、被动的,道德的规范则是内在的、主动的。在一个社会中,只有道德规范充分发挥了作用,才会显示出高度的文明。焦裕禄、孔繁森的成长轨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唯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自觉地扬善抑恶,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焦裕禄身患重病,但他拖着病体跑遍兰考的12O多个村庄,规…  相似文献   

19.
再现当年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与风沙、内涝、盐碱作斗争事迹的大型现代豫剧《焦裕禄》,近日在河南开封、兰考两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据悉,目前河南省话剧团及焦作、信阳、商三等地方剧团,也在积极创作演出反映焦裕禄光辉事迹的现代戏。 50和60年代曾以脍炙人口的《朝阳沟》、《人欢马叫》、《李双双》等现代豫剧赢得“现代戏之乡”称誉的河南省,近几年又接连涌现出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金鸡引凤》、《倒霉大叔的婚事》、《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等一批现代戏。据文化部门统计,全省仅1989年上演的现代戏就有130多部、演出8000多场次,观众近1000万人次,均居全国前列。 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戏繁荣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9):I0001-I0001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离开我们已经有49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