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内安防企业与国外、国内的其他企业结盟合作可谓是风起云涌,动作不断;而国内其他行业企业间的各种战略联盟也风生水起,此起彼伏;国外战略联盟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专利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入世以后,随着国内市场向外国企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企业是否能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住脚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靠技术创新,更主要是靠专利技术.国外企业对利用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极为重视.几年前,美国、日本、欧洲多家著名企业就曾联合委托美国某著名机构,进行了"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题研究,并在我国申请大量专利,充分利用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创造的智力资产,与我国企业争夺人世之后的中国市场.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早在数年前"狼来了"的喊声就不绝于耳,但国内企业的专利工作却发展缓慢,情况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国内以及国外安防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并购事件。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资本看好国内安防行业,尤其是以CSST为代表的并购活动,在2007年6月掀起了业内并购的高潮。对于更多的国内安防企业而言,是草船借箭还是逆风飞扬?并购事件对国内安防行业到底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杨辉 《刑警与科技》2014,(11):160-161
我国显示面板市场呈现繁荣发展态势,但跟国外先进显示面板企业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国内企业需加强创新,改变竞争形态。  相似文献   

5.
国内手机企业因为多处于中、低端市场,还没有进军海外,没有触及国际大型跨国企业的利益,所以国内手机企业似乎还没有面临国外厂商专利诉讼的威胁。国内手机企业想要打破发展瓶颈,走出国门、进入高端市场,就必须要重视专利保护战略,同时政府建立"行政管理部门、立法机构、企业"三者联动机制,在行政、立法和市场角度,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防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企业国际化的内涵、以及企业为什么要国际化,影响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并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安防企业国际化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金源燕莎和蓝色港湾第一期外贸集市活动结束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做了总结,认为这是内外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外贸大集将外贸企业的“产品优势”、内贸企业的“渠道优势”与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优势”相结合,为内外贸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外贸企业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8.
庞伟  黄欣 《刑警与科技》2005,(10A):59-61
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安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当我们国内的安防企业一批批前赴后继的时候,这个繁荣的安防市场似乎正在迎来一个“镀金时代”。然而,这个“镀金时代”的矛盾也同样在困扰着安防行业:市场的不规范,竞争的无序,使得相当多企业的边际效益都在下降。不管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都在抱怨,安防市场种种不规范行为为何得不到有效监管,一些企业对这种恶性竞争就像走入不得已而为之的怪圈,尽管无奈却又不得不跟从。就在这种市场躁动中,一种全新的安防产品销售模式——销售联盟在安防市场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全球每年近千亿美元安防大市场,中国企业的份额有多少?面对国内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摆脱价格战的困扰,寻求新的、更广阔的市场?外销,将成为中国安防企业下一个主战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孔志国 《法人》2006,(12):22-23
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在进行着规模不同的并购交易,但是,清楚地了解并购顾问在交易中作用的企业却微乎其微近几年来,随着大量的国内企业并购国外企业和国外企业并购国内企业风潮的兴起,并购成为人们最熟识的市场用语之一。根据汤姆森金融公司(Thomson Financial)的最新研究,2006年前三季  相似文献   

11.
左传卫 《政法学刊》2011,28(1):74-79
作为新型企业组织形态的企业集团是企业结构演变过程的自然产物,它既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优点,更有掠夺局外股东、滥用从属企业独立人格逃废债务的隐患,对以单个公司为立法原点、以独立人格、有限责任、三权分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公司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对关系企业进行专门规制的德国股份法,直面企业结构变迁的事实,区分合同型康采恩与适格的事实型康采恩,按不同法律原则进行适应性规制,符合我国做大做强企业集团的政策取向,实为将来我国相关立法之典范。  相似文献   

12.
孙长坪 《法治研究》2010,(11):54-57
企业法主体概念是企业立法的关键词,必须要能准确地、明确地、符合实际地表达企业法律形态。国有企业概念本身就存在缺陷,不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宜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法主体概念。为了更好地以法律规制这类企业,我们有责任对这类企业的企业法主体概念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 专利战略研究因所处层次(如国家、行业或企业等)不同而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亦不相同。无论在何种层面展开专利战略研究,均为一种涉及法律、经济(包括市场)、技术研发等的综合性研究。企业层次的专利战略研究是指导企业在相关技术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4.
15.
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毅 《知识产权》2004,14(2):22-23
笔者在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和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实践中,经常听到一些观点,现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撰写出来,以供同仁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义忠 《河北法学》2003,21(3):139-142
国有企业独立法人人格地位的塑造,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核心与实质。国有企业法人人格独立,有利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政府 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但由于政企不分,我国国有企业运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阻碍企 业人格独立的障碍性因素,对此拙文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17.
何建 《行政与法》2012,(8):114-118
个人独资企业虽不具有法人人格,但其独立的商事主体地位不可否认。我国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后的债务承担问题并未明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观点及立法例的比较认为,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后,原投资人对在其经营期间欠下的债务应当与现投资人承担补充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应当适用双重优先原则,使企业债务和投资人个人债务均能得到合理受偿。  相似文献   

18.
王晓岭 《行政与法》2005,(9):116-119
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其中,企业出售只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之一。国有企业出售合同的性质、特点,法律关系和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与普通的买卖合同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和总结国有企业出售合同的这些特殊性,对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淑娜 《中国法律》2008,(6):11-13,6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已於2008年10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从2009年5月1曰起施行.《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探讨的重点。本文结合WTO的有关规定探讨了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和服务性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