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他山之石     
<正>安徽:合肥流动人口今后不用再领暂住证安徽省合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近日废止《合肥市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决定施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居住证制度。安徽省今年将各市推行居住证制度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合肥市居住证制度得到加速推行。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废止后,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将采取自愿申领的原则,不再强制申领。原先申领暂住证要缴纳的工本费、管理费等也将取消。公安机关免费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登记、居住证和签注手续。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一项解决与犯罪行为相关联的民事责任的诉讼制度。因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审判实践中往往出现诉讼主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赔偿标准、法律适用及其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坚持最大限度补偿被害人原则、适当考虑被告人赔偿能力原则、追究共同致害人以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原则和先刑后民原则,从保护被害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陆杰华 《北京观察》2015,(11):17-19
科学设计居住证制度,一方面既要使其发挥保障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权益,解决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降低居住证承载的福利水平,避免其成为第二个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4.
《今日上海》2013,(7):6-8
2002年和2004年,上海相继出台《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和《(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规定并实施至今。  相似文献   

5.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到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6.
立法     
《人民政坛》2013,(8):4-5
居住证管理办法将推出或设国家城市权益双标准据第一财经日报7月23日载,由公安部牵头制定的《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日前已经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有望在年内推出。其中较大的突破在于,居住证将不设置人才门槛,覆盖所有外来人口。居住证所附着的权益或将划分为国家、城市双标准。国家层面标准以义务教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搜查,是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一直存有争议,其核心的问题是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范围及由此引发的关于该制度存废的探讨.从附带民事诉讼“效率为主,兼顾公正”的程度价值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来看,现行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是一种理性务实的选择,即应当仅限于具体的物质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将来的必然损失,精神损失暂不宜包括进来.尽管这种有限度的民事权益保护与充分全面的民事救济存有差距,但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受害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暂住证制度曾一度议论得沸沸扬扬、成为政府必须下决心解决的问题。据《京华时报》和《新京报》报道,北京将立法改革暂住证制度,正在调研是否取消暂住证,由居住证取代之,同时将居住证与保险、就学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暂住证制度改革关乎社会和谐,但愿首善之区北京在改革暂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1日开始,"暂住证"将在河北省成为历史。学者认为居住证应该是从外地人变成本地人、从非市民变成市民的法定制度阶梯,这不应该是一种准入制,而是政府应该为流动人口提供的一项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红 《桂海论丛》2004,20(3):47-49
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府,客观上存在着与公共利益不同的自身利益。政府利益的存在及其冲突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对政府利益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范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立责任政府的宪政基础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通过行使公共权力以保障、发展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构建责任政府,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建立健全责任政府的宪政基础,即政府应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来确定政府的行政范围。同时,完善司法机关行政问责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责任政府建设。最后还要建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追究政府宪法责任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违宪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3.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一成员实施的补贴使其它成员在1994《关贸总协定》项下的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利益受到丧失或减损,则该补贴构成可申诉补贴。受害方丧失或减损的利益本质上来说,就是《关贸总协定》确立的贸易竞争关系,这种利益是成员方在谈判时根据谈判所能够合理预期的。《关贸总协定》规定政府的措施如果是违法的且又存在着利益的丧失或减损.则推定政府措施与利益的丧失或减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果政府措施不是违法行为,则申诉方需要证明政府措施与利益的丧失或减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利益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以及关于公共利益的种种争论,对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说”提出了挑战。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此目标决定了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取向。“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统一的保持“公共性”是追求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制度体系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利益增长、利益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体系的核心。当前,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由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最后由国家提供。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 ,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时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但寻租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利益集团和一些自利的公职人员以公共利益为代价谋求其特殊利益 ,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本文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探讨制度非均衡状态下寻租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共生关系 ,指出“租”本质上内含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之中 ,寻租破坏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又将导致新的制度非均衡。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领域,利益集团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它们通过内部游说、外部游说、影响选举和法院诉讼等方式,参与到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已经与政府机构、政党构成美国政治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三个主要方面。考察和分析美国利益集团及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有助于全面了解美国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强制执行关系到政府对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和百姓切身利益的维护。针对拆违过程中行政强制执行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应从法律上明确强制执行机关及其权限,确立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建立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制度,规定法律责任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辉 《桂海论丛》2008,24(6):41-43
在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利益诉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诉求问题,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高认识、转变政府职能、搭建制度平台、培育扶持民间组织等路径,协调好各阶层尤其保护、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自由、平等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与机制,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数量急剧上升,而其中又尤以开发商迟延办理权属证书引发纠纷的比例居多。此类纠纷的爆发具有群体性特征,开发商与购房者间的利益冲突尖锐.审理判决稍有疏失或法律适用未能完全说服当事人便可能引发社会秩序不稳的后果。因此。厘清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开发商迟延办理商品房权属证书的违约责任及其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与法学原理.为审判实践提供统一的适用标准与理论支撑无疑兼具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该类纠纷所涉的基本法律概念与原理入手,通过综合比较学界的不同论点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效力层级,力求清晰的体现审判实务中迟延办证违约责任追究及其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