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开国 《两岸关系》2005,(11):30-31
10月12日上午,祖国大陆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17日凌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凯旋而归。面对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台湾岛内各界的反应有着极大的反差,折射出了岛内民众和台湾当局迥然不同的心态。台湾主流媒体及时报道“神六”发射实况台湾岛内一些主流媒体电视台,采取种种方法及时大力地报道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凯旋而归的全过程。台东森电视台从发射当天上午8时30分开始播出“神舟六号升空特别报道”,并以《神六升空全目击》为标题,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神舟”六号升…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54(11):F0002-F0002,3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5天前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走出返回舱,标志着中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实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喜讯传来,举国欢腾。“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  相似文献   

3.
人物     
《小康》2021,(27)
正开创者聂海胜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9月6日,中国航天首个执行任务天数破百的航天员已经出现,那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航天英雄聂海胜。他自2021年6月17日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如今已在轨100天,刷新了纪录、书写了传奇。聂海胜曾先后于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还有不到一个月,他和其他两位航天员就要回到地球,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21,(19)
正挑战者聂海胜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曾说:"聂师兄就像是我们乘组里的定海神针。他以身作则,要求严格,经常会随时随地考我们一些比较偏比较难的问题。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什么都不怕。"如今,57岁的聂海胜将第三次出征太空。他表示:"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人民需要,我会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点击要闻     
◆1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志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荣获“航天功勋奖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11月29日至12月1日…  相似文献   

6.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以其新的突破性成就,再次招徕世人关注的目光,震撼了世界!睹物思源。当我们为共和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倍感骄傲和自豪时,怎能忘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为创建、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所建立的不朽功勋!面对苏、美两国激烈的太空角逐,毛泽东毅然作出“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61年4月12…  相似文献   

7.
林祁 《前进论坛》2009,(2):54-54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并于2003年10月16日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多人、多天地进入太空,于2005年10月17日又一次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出舱进行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8.
《创造》2006,(1):27-27
2006年2月11日,航天英雄费俊龙荣归家乡江苏昆山受到了数万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航天英雄费俊龙参加了自己半身塑像及“巴城中学更名为费俊龙中学暨塑像落成仪式”。据悉,航天英雄费俊龙半身塑像是由江苏省文联赠送。据塑像创作者江苏省文联十九山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李广玉介绍,该塑像高99厘米。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4-32
继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16日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这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我国航天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短短11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又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非凡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本刊特编辑一组资料,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8):4-4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搭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宇航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顺利入轨。按计划,“神十”将在轨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并开展相关试验。至此,距杨利伟首飞太空已届10年,中国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的第一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回顾中国的载人航天史:1992年的9月21日,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5年到1998年我们完成了抽样的研制,经历了方案抽样、试样、正样这样一个过程,进行了很多系统集成试验,试验期从1999年11月一直到去年12月30日,共进行了四次  相似文献   

12.
《警察技术》2008,(6):79-80
中国“神舟七号”9月25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作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太空飞船录音及存储设备的提供者,相伴中国航天走向飞跃的合作伙伴,华旗爱国者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尖端科技实力,同时,在航天技术民用化领域,其面向普通大众的专业录音笔系列,也走向了一条“飞天”之路。  相似文献   

13.
“遥看琼楼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或许最令国人难忘的便是那永萦心底的一声:“飞船一切正常。”——这是2003年10月15日来自太空的声音,一刹那间,全中国人都屏住了呼吸,心头只剩“骄傲”,世界载人航天史上也因此而写下了中国人自己辉煌的一笔。思绪无法平静,时光悄然流逝,今日的发射场依然是那样的壮观雄伟。时隔两年,我们的“神舟”六号飞船将于今年九、十月间发射。“神舟”六号的上天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意义重大。有关安全的科技细节逃逸救生装置——神奇的“救生棒”…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与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9时发射升空。在历时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姿态控制等数百个动作,进行了30多次天地通话,并成功地对飞船实施了变轨和轨道维持,还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在这令人喜悦的时…  相似文献   

15.
人物     
《小康》2021,(28)
正归来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  相似文献   

16.
10月16日也许是2003年里最多中国人早起的一天。这一天许多中国人都早早起来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神舟”五号的最新消息。当杨利伟安然无恙地站在飞船前对着镜头打出胜利手势时,炎黄子孙心底的欢呼再一次澎湃而出:我们又成功了。毫无疑问,“神舟”五号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了航天国家的精英俱乐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过去虽一直位居世界航天大国的第三位,地位却不是太巩固,此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这既是中国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载人神舟遨太空,盛世喜圆飞天梦,内蒙草原成沃土,振兴中华九州同。”这首诗是我在2004年3月10日全国“两会”期间,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国民,中共阿拉善盟委书记陶克,阿拉善盟行署盟长吴金亮一起,率领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满怀深情地到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慰问,即兴吟颂给航天英雄杨利伟等航天人的诗。杨利伟激动地紧握我的双手说:“内蒙古,是我们航天人的第二故乡!”令人难忘的2003年的金秋十月,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这块神奇的土地———这个“神舟”号升起的地方,又一次迎来飞船腾飞那…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航天英雄聂海胜回到枣阳探亲访友,在与家乡代表座谈时,他透露:两年来,航天员大队有5名队员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航天员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我们实在没时间去照顾他们”。“在太空中,身体会失重,但心不会失重。这时,祖国和亲人在心  相似文献   

19.
“神舟”五号终于成功飞天了,带着千百年来人们遨游太空的梦,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与自豪升天了,“神舟”五号成功了,我们的梦又“圆”了一个。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们勇敢、不屈的中国人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在寻、追、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洪秀全寻求一个“太平天国梦”,康有为企图通过“戊戌变法”,建立一个“君主共和国资产阶级政体”,孙中山先生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的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之好梦。但由于种种原因,至少来说,基于中国本身的国情,导致他们的梦并不能实现。梦在何方?中国人曾…  相似文献   

20.
你好,最近一则报道使我感受颇深。枣阳市杨垱镇镇委书记高东双说,“市政府曾捐赠聂家一套市区住宅,社会各界也捐助了不少钱物,但都被航天英雄聂海胜婉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