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和谐社会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是和谐的农村经济和和谐的农村文化。在长期“经济优先”思想的指导下,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次要位置,不仅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和谐,农村文化体系内部也存在不和谐因素。农村社会的文化困境对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努力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构建和谐的农村文化和和谐的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2.
宋祥达  周序克  陈世兴 《今日海南》2007,(6):52-52,F0003
近年来,澄迈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澄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努力探索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把民间传统节庆“公期”演变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3.
方飞  吴汉华  张艺琦 《思想战线》2013,(Z1):187-190
和谐文化,是崇尚以和谐为内涵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文化体系。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和传播;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出现了城、村分化趋势,城市和谐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我国农村群众众多,研究和谐文化在农村的发展和传播现状,基于文化传播学的有关理论背景提出建设性的思路与发展建议,不仅能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发展与繁荣,而且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智力支持,稳定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黄美琼 《传承》2007,(8):62-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尤为重要。和谐文化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关键,是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应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相似文献   

5.
张炜芬 《今日浙江》2005,(24):35-36
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和使命。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从2004年开始,海宁市扎实开展农村“双建设”(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建设三大体系海宁市以农村“双建设”工作为载体,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长在管理、实在基层”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农村普遍建起文化活动阵地,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求…  相似文献   

6.
韩美群 《桂海论丛》2011,27(3):116-119
在当代农村,由于多种文化形态的共存,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和谐"是当代农村多元文化选择的理性诉求。建设和弘扬农村和谐文化,既是历史的昭示和时代的要求,又是农村多元文化选择的理性诉求和农民的愿望,它要求农村不同性状文化之间保持共处与融通、变动与创新、开放与有序、中和与适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耀雄 《传承》2008,(20):50-51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8.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和谐主题,在内容上,围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着力提升创建内涵;在着眼点上,要进一步关注农村、关注基层、关注民生,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突出问题;在具体工作部署上,要努力抓好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从我国农村人口占2/3的实际出发,从发展农村文化入手,以农村文化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徐承英 《人民论坛》2010,(3):106-107
构建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库区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实现"五个创新",努力提升构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库区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实现"五个创新",努力提升构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中蕴涵着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必须把维护农村政治稳定摆上首要位置,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必须严厉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必须进一步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白毅 《电子政务》2011,(12):110-113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基本领域,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朝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傅根友 《政策瞭望》2007,(10):44-45
江山市以"建设特色文化村、打造浙西魅力新农村"为突破口,立足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引导村民发掘、保护和利用本村的乡土文化资源,带动村庄改造,建设文化阵地,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促进了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新农村需要和谐新文化,和谐新文化需要通力建构,本文在分析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文明新风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努力建设新农村需要的和谐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过程。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总体来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韦艺芬 《传承》2007,(8):51-53
农家书屋在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政治文明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做到分管制形式来建设,并做到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