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1989,(12)
《法学》89年第8期刊登了吴振原同志与的《是婚前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文章(下称吴文)拜读后很有启发。现就吴文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吴文例举的案例:1986年6月张某(男)与李某(女)经人介绍后建立恋爱关系。张母为了促成两人婚事,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金耳环和金项链送给李某,并对李某讲“你很快就是我们家的人了,这些东西就送给你吧。”1987年5月,张某与李某登记结婚,后因张某患先天性性功能障碍,李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  相似文献   

2.
杨天骄 《行政与法》2009,(4):127-128,F0003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作为行为人分配风险与计划将来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并不罕见.这里所附的条件作为不确定的事实必须是因自然进程而发生或不发生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因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而受利益或不利益的当事人,极有可能以不正当的行为促成或阻碍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即构成条件成就与不成就的拟制.时此,我国<合同法>已作出规制,本文正是从我国对条件拟制的立法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的相关立法例,具体解析了条件拟制的构成要件,对<合同法>第45条第2款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作以明晰;并且提出了我国在未来民法典中应当采取何种立法模式的建议,以期能达到更好的对条件拟制行为进行规制、更有效的保护相对人之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郭丹 《中国律师》2000,(5):54-55
要约收购(亦即“标购”)是境外证券市场兼并收购的最主要形式,是指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的一定比例时,如果进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的意思表示而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我国《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该法涉及要约收购的条款达17条之多,且将要的收购放在上市公司收购方式之首,足见我国《证券法》对要的收购的重视,为要约收购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笔者仅就要约收购涉及到的几个法律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求对要约收购的实践有所助益。一、…  相似文献   

4.
5.
案情简介:王甲与刘乙于1997年各出资五万元合伙向某服装厂购买服装,但该服装厂法人代表在收到货款后不久便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王、刘二人多次索款无果。1998年10月5日,王甲与刘乙进行了分伙结算,王甲尚欠刘乙人民币三万元整,因王甲手头紧张暂无力还款,经双方协商一致,王甲遂给刘乙写了一张欠条,上写“今欠刘乙人民币三万元整。归还期,到服装厂收回欠款后归还。1998年10月5日”。从1999年1月至1999年10月,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约收购立法主要通过对要约人与目标公司管理部门的规范,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为此贯彻了充分披露与目标公司股东平等待遇两项基本原则。但是有关国家对该两项原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立法在结构与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要约收购立法可增加合理的收购不应受到不合理阻挠的原则,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有关部分要约的规定,增设有关目标公司管理部门采取反收购措施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法学界对于受要约人是否特定历来存有争议 ,学者们各执一词。但即使是主张要约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学者对其观点也是缺乏必要之论证 ,或者存在某些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8.
部分要约收购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本文探讨了我国公司收购中的部分要约的基本制度、法律问题及法律规制,旨在为我国的公司部分要约收购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虞政平要约收购,是指接受企业(投资者)以公开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上市股票并获得该公司控股权的行为,它与协议收购共同组成企业股权合并的两大方法。西方各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及上市公司的繁荣,有关要约收购的规则较为完善。如美国《威...  相似文献   

10.
附条件逮捕的法律与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8月17日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中规定了附条件逮捕制度。该制度确定以来,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被广泛运用。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内涵、制度价值、适用程序等问题尚没有达成统一认识。日前,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联合举办的逮捕制度的深化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来自立法部门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附条件逮捕制度展开了深入探讨。在此,本刊特组织附条件逮捕研究专题,选登部分研讨会论文和会议综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公司收购概述 (一)公司收购的概念 收购、兼并、合并、购并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避免使用中的混乱,建立研究与讨论的基础,有必要辨析这些词,并对本文所要讨论的收购下个定义。  相似文献   

12.
浅析部分要约收购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部分要约收购的界定 部分要约收购是相对于全面要约收购而言的,对其各国立法较少有做出明确定义的.一般而言,部分要约收购是指“试图通过收购一家公司少于100%的股份而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①对此点,笔者认为有几点值得一提: 1.部分要约收购中收购者购买的股份额少于100%是指要约人从要约之始即意欲部分收购,而不是针对收购最终购买到的股额是否少于100%而言。因为全面收购要约由于资金不足、受要约人不接受等具体情况,其结果也有可能是要约人所收购的股份数少于100%,因此不应以最终的结果来判断。 …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公司收购要约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强制性公司收购要约制度的概念、内容及特征。说明建立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通过比较各国关于强制性收购要约的不同规定,并结合对美国没有建立此项制度的原因的分析,论述了强制收购要约制度的功能及其必要性。认为该制度对于保护目标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均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有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私法自治原则,法律行为被认为是依当事人意思成立并发生当事人所欲发生的效果。因此,当事人对法律行为效果之发生或消灭,加以限制,自无不可。此即法律行为之附款。条件为法律行为之附款的一种,条件的本质特征是,法律行为发生效力所依据的那个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条件的概念、特征、种类、效力等的分析,以期对条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条件是发挥豁免制度价值的关键所在,豁免事项既不能过窄,也不能过宽,应本着制度的宗旨和本质予以合理确定。中国现行规定中对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条件的规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应当借鉴中外规定和实践经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原告孙桂莲(女,七十六岁,住宝鸡市)系烈士遗孀,只有一个呆傻闺女和外孙在农村,别无亲人。孙独身一人生活,有草房一间半和一个小院,靠抚恤金和拾破烂为生。被告张敬珍(男,六十三岁)与被告赵玉荣(女,五十七岁)系夫妻,他们与孙桂莲原不相识。1984年5月,赵玉荣因想买房子四处奔走,听人说孙桂莲为人热心,是居民组长,熟悉情况,于是上门求孙帮助其买房。经孙介绍几家均未成交。在此期间,双方来往频繁,赵常到孙家,称孙为老妈妈,走  相似文献   

17.
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否应区分为要约与邀请要约,认识并不一致。一是把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都说成是要约,无要约与邀请要约的区分。二是认为,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应区分为要约和邀请要约,但并未确切提出两者的概念及区分标准。我认为是应该区分要约与邀请要约的,区分的标准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提出了可能订立合同的全部必要条款。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李晨 《中国律师》2003,(10):42-43
香港有关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法律制度完全承袭的是英国的做法,强调自律管理,通过自律性规则———《香港公司收购与合并守则》(以下简称《守则》)来实现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行为的规制。它对公司收购规范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规定所获得执行权力的。除此之外,香港立法局颁布的《内幕交易条例》、《投资者保护条例》也涉及到了一些上市公司收购问题,但仅仅是些零星的规定。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发展的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立法也比较滞后。目前对上市公司收购行为进行规范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证券法》原则规定了强制要约收购豁免制度,但豁免所需的具体条件尚无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功能,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豁免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杨涛 《检察风云》2010,(16):60-61
宁波北仑区检察院历来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著名的“行贿人档案”就是从北仑区检察院向全国推广的。而这次.北仑区检察院推行的“附条件不起诉”则规定,凡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只要不是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等恶性交通违法行为的交通肇事者,如果能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妥善配合交警部门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