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谈到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时写道:“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记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地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看作是共性和个性,并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9页)。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矛盾存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之后,发表了另一篇哲学名著《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他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使我了解到由于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就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起来,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再用普遍性去指导特殊性。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在政治课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甲乙两个概念相互关  相似文献   

5.
愚蠢的力量     
无论是谈工作或打电话,戴高乐将军最厌恶喋喋不休的空论。他总是对助手们这样说:“我想请您汇报某个问题。我在某天见您。给您一小时。”——这样就迫使他们每个人不得不充分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把该谈的问题说清楚,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才能确信戴高乐全神贯注地听取了他们的汇报。  相似文献   

6.
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许多分歧,我认为产生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把同一性的内容与形式相区分。矛盾的同一性有内容与形式之别,其内容就是对立面内部的“共同之处”。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错误观点时问道:“这两种对立的力量怎样调和呢?怎样使它们取得一致呢?能不能在它们中间找出哪怕是一点共同之处呢?”(《哲学的贫困》第29页)在这里马克思清楚地把对立面的“共同之处”看成对立面“取得一致”、表现出“调和”的内部根据和要素,显然,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内容与实质;而对立面由于存在这种“共同之处”在相互关系中表现的“一致”与“调和”则是矛盾同一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论证     
商人:贾教授,我们想请您为我们公司的新楼盘开工剪彩。学者:你知道,我们做学问的,时间很不宽裕……商人:了解。我们会承担您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学者:好吧,为经济建设尽点绵薄之力也是应该的。商人:不过我们有个要求,希望您能给用户传达一种信息,告诉大家房子未来的价格会继续上涨。学者:你知道,我们做学问的,不能乱说……商人:清楚!我们会为您准备必要的研究经费。学者:好吧,时代发展了,学者也该放开手脚,顾全大局。商人:当然您必须得让用户相信您的话是有科学道理的。学者:你知道,我们做学问的,成果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商人:OK!我…  相似文献   

8.
邓名瑛 《湖湘论坛》2003,16(3):55-56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的伦理学研究缺乏一个共同的理论平台 ,这导致了我们所讲的理论伦理学或伦理学原理 ,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原理” ,即它不能为我们现在所规定的应用伦理学提供带有普遍性的指导 ,而应用伦理学显然也不完全是对现行理论伦理学所提供的“原理”的运用。为证实以上结论不虚 ,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证来说明。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 ,是发生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论争 ,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透过这一论争 ,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现有伦理学原理之诠释力的缺乏。众所周知 ,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 ,一直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事物的肯定方面、否定方面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弄清事物的肯定方面、否定方面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从两大规律的关系入手,讲解各规律、原理的内涵及其所作用的范围,否则是讲不清楚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的规律。它指出世界上无时、无处、无事不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普遍的,正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才是它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存在于事物  相似文献   

10.
古典共和主义对政治领域的普遍性,政治生活的目的性价值以及公民美德的强调影响了早期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使他持有一种积极政治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马克思对君主制、特权政治以及现代国家的批判,清楚地阐述了古典共和主义所提倡的基于理性参与美德的普遍性国家;其二,马克思早期的某些政治理念从正面阐述了古典共和主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指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地跑回家:“妈妈,妈妈,  相似文献   

12.
微观察     
《乡音》2013,(10):1-1
如何妥善应对明显增多的社会矛盾《党建》:各种社会矛盾多样多发,但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诉求。不能简单地把利益矛盾视为稳定问题,把诉求群众视为稳控对象。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用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对社会矛盾作出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并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当下,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  相似文献   

13.
开心乐园     
爱发牢骚的老头布朗先生老是抱怨他的发式,愤愤地指责他的理发师。一次刚理完发,他说:“我要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我不能这么做,先生。”理发师说。“为什么?”布郎先生咆哮道。“因为您的头发是奇数的,先生。”难以从命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年轻貌美的威廉夫人,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一位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绅士拉着婴儿的手自作多情地说,“白白的、嫩嫩的,像个富有魅力的贵妇人的手。”威廉夫人把婴儿往怀里拉了拉,冷冷地说:“先生,您搞错了两件事:其一,这孩子是个男孩,其二,您握的是我的手。”您搞错了“你…  相似文献   

14.
主席先生:我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对您当选为第三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表示祝贺。您的杰出的才智和丰富的经验受到广泛的钦佩。我深信,在您的主持下,本届联大将会有效地进行工作,并且妥善地处理它面临的各项使命。我还愿借此机会感谢您的前任霍拉伊先生阁下对三十七届联大的工作所作的积极贡献。这是我第一次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能有此机会同各位同事们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5.
课文(一)A.请问,我往美国旧金山打一个长途电话,是在这儿办理吗?B.是。请您先把这张表填清楚。  相似文献   

16.
开颜集     
儿子:爸爸,我在科技小组里做了一个指南针,把它送给您吧! 爸爸:你留着玩吧,送给我干吗? 儿子:您不是常常在外面喝酒以後分不清东南西北吗?  相似文献   

17.
归来     
<正>给我的题目是柏格理精神对我的影响——我为什么能在石门坎支教八年。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大脑不是思绪万千,而是一片空白。石门坎——新中小学于我而言是我的生命所不能承载的重量,我也曾苦苦地追问,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难以割舍?在自己列出的N个理由被一一否定后,我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石门坎让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此生来到这世界的意义。之所以以此为开场白,是因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此生我需要穷其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的是什么,学会之后,将要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品味新课改     
学习新课改理论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但对我而言,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我不是很认同它,反而觉得这种课改理论所倡导的“相信学生、放手学生”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所以一直对它抱有鄙视、甚至敌对的心理直到有一天,在看了学生的“意见书”之后,我才彻底醒悟。一轮测验之后,学生们成绩很不理想,我很是着急、懊恼,弄不清楚问题出在了哪里,也不明白自己那么认真、努力地教学,为什么成绩却是如此地不值一提。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我把注意力转向了学生,向学生征集了“意见书”在仔细地阅读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学生几乎一致反映“:…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爱泼斯坦同志:在庆祝您七十寿辰和在华工作半个世纪的时候,请接受我的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岁月里,您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您为宣传社会主义中国所做的大量的、成绩卓著的工作,为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杰出的榜样。在十年浩劫中,您蒙受如此重大的冤屈,然而丝毫没有动摇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  相似文献   

20.
记者:傅部长,今天在全路基层党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看到您动了感情。刚才我又随您检查和了解第四次大提速的准备情况。您谈到要把“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落实为提高铁路运输生产力,能否请您就此再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