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日,《广东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据统计,仅2008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就应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破获各类案件1万多起。  相似文献   

2.
第132号《广东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刑警与科技》2008,(24):58-58
2008年1月杭州通过《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 杭州市通过《杭州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对杭州市安装和使用“电子眼”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继北京、深圳等城市之后,又一发布实施公共监控图像管理办法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按照实施先后排序,对《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等12省市地方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上海市《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329.11-2009)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技术标准进行梳理,结合案例说明医疗机构在建设、管理和使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主要法律责任和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警与科技》2008,(17):168-168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公安局获悉,哈市出台的《哈尔滨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从7月10日起正式施行。今年年底前,哈尔滨市将完成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36728个,届时将实现全城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不公开事项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其中,国家秘密为绝对不公开事项,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为相对不公开事项,即在权利人同意或者因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况下予以公开。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应当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做出界定,个人隐私因欠缺法律的具体规定需要通过个案予以界定。正确地界定这三个法律概念,有助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杭州通过《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杭州市通过《杭州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对杭州市安装和使用"电子眼"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继北京、深圳等城市之后,又一发布实施公共监控图像管理办法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张坤 《法制与社会》2012,(24):34-35
我国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本条旨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由于法条规定的不明确,导致《条例》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政府公开信息侵犯公民隐私全和以保护公民隐私全的名义不公开政府信息等问题.因此,必须明晰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民隐私权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增强《条例》的可操作性,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日前,重庆市巫山县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0.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指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限定涉及个人隐私、被侵犯后将给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风险的信息,司法审查其范围、种类、数量应当严格遵循以下标准:依法公开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相关负责人信息不属于公民个人信息;财产信息、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的认定应按照信息本身的属性并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故意、用途等综合判断认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政府开始成为收集和利用公民信息的最大主体,公民隐私权遭到公权侵犯的风险随之加大,因此隐私权的公法保护模式逐步呈现和凸显。隐私权公法保护的本质,是要求国家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利益之间作出必要衡平。这种衡平需要从隐私权的效力位阶层级、公民隐私信息的价值指向以及公民的身份等三个维度来具体展开,因为这三个维度共同决定了个人隐私利益在何种程度上应当退让于社会公共利益。在区分和考量上述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置绝对公法保护模式、严格公法保护模式、一般公法保护模式和弱公法保护模式等四种不同模式来展开对公民隐私权的公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时评     
《中国律师》2011,(10):88-88
江苏立法保护个人隐私 买卖私人信息将重罚 9月20日,《江苏省信息化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针对个人信息的泄露、非法买卖等乩象,草案修改稿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公安局获悉,哈市出台的《哈尔滨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从7月10日起正式施行。今年年底前,哈尔滨市将完成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36728个,届时将实现全城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4.
4月1日,<广东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据统计,仅2008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就应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破获各类案件1万多起.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王宏志 杨强报道)为切实保障山西省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山西省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山西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6月29日,山西省公安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办法》自7月1日起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6.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6,(10A):49-53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科技强警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上万个摄像头安装在城市的街头,实现着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维护。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也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政府管理水平和治安防控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安装高速球、摄像机,铺设光纤、线缆,建立视频监视控制中心等等,这些硬件只是实现治安监控的第一步。城市治安视频监控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技术上,密集的摄像机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管理,这个平台需要满足安全、可靠、兼容、智能等诸多条件。而行政方面,缺乏统一规划,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各部门、各单位建设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自成体系,缺少统一规划,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信息自由的核心要义是指公民享有在不受公权力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决定通过何种方式,借助何种工具,获取何种信息的权利。在我国《宪法》上,信息自由与以请求政府信息公开为内涵的知情权存在概念指向和规范基础上的分野。在人权条款入宪后所产生的价值和效力辐射效应的背景下,通过对《宪法》第35条表达自由条款进行目的论解释,可将信息自由纳入其规范领域加以保障。《宪法》第51条为公民行使信息自由划定了界限,同时也是对公权力限制公民信息自由的约束。德国的比例原则审查基准和美国的双重审查基准,为我国涉及信息自由的事例的合宪性审查作业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结合我国《宪法》文本和社会语境,公权力可基于保障国家荣誉和安全、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以及善良风俗和公共安全的理由,依法对公民的信息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金鑫  夏亦冬 《人民司法》2023,(17):71-74
<正>【裁判要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具有公共性、涉众性、敏感性的特点。个人有权请求查阅、复制本人被监控设备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但不得侵犯第三人享有的个人信息权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采集者因违反地方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维护工作规范》中的保密义务,致涉第三人图像信息泄露的,构成对个人信息的侵权。实体要件上,应审查涉众、敏感个人图像信息的查阅复制是否遵循目的正当性、必要性、单独同意等基本原则;程序要件上,应审查查阅复制行为是否符合信息处理者的内部审批程序和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 【本刊讯】近日,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设全市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系统的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石家庄将利用一年时间,投资1.4亿元,建设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系统,新增视频摄像头、扩建新建三级监控平台,织就更加密实的安全"天网"。根据《意见》要求,石市将通过建设三级视频控制平台和视频传输专网,实现市级、区级、街道级、党政机关重点部位的联网。新建、扩建1个市级  相似文献   

20.
武浩 《法制与社会》2011,(25):143-144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共安全服务方式也要随之转变和优化。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可知,这种转变和优化应当为公共安全服务的主体应当由一元转化为多元,将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化,公共安全服务要向长效方向优化,要完善公共安全服务的公开、透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