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丽莉 《法制与社会》2012,(24):161-162
打工妹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兴打工者主体的一部分,打工妹的形成过程有着独特的经验.在国家社会主义、跨国资本和家庭父权制的三重张力下,她们被生产机器、社会关系及地方性文化实践等所塑造,这是打工妹主体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打工主体的消解过程.在形成与消解中,女工们也通过日常策略、病痛及尖叫反抗着国家、资本和父权制给她们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2,(8):53-53
王某是边远山村的一名农家子弟,高考落榜后便外出打工,在一家塑料厂做裁剪工。当时厂方和他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合同有效期为3年,月工资800元,厂方每月支付其200元的住房和伙食补贴。一年后,王某从电视里得知,省里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900元,  相似文献   

3.
北京某上市公司两名女职工柳某和王某,在该公司连续工作了15年,但她们手中的劳动合同却是2007年12月31日到期,公司为此通知她们并让主管领导通知她们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她们认为,公司在是规避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2007年12月27日,两名女职工找到海淀区总工会反映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2,(5):77-77
2002年4月7日,北京打工妹之家维权小组成立大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全国第一家专门维护打工妹权益的“NGO”(非政府组织)在京正式落户。维权小组将通过普法培训、法律咨询、紧急救助和司法援助等各种方式为打工妹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众多知名法学教授、专家在此帮助打工妹解决法律维权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北京市人大代表吴青,中国法学会研究员陈明侠,全国妇联权益部副部长徐维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等担任维权小组顾问。据统计,北京285万打工人员中女性约占37.5%,且大多为年龄在15…  相似文献   

5.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8,(10):42-43
1、不得以罚代刑【案例】张忠看准了洗头城这个时下火爆的行业,下狠心投资100万元装修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靓妹洗头城,并雇用了15名打工妹做服务员。开张数月的洗头城经营状况十分不景气,张忠有些不知所措了。一天,张忠和一位经营饭店生意的朋友聊起此事,这位朋友建议他上一些刺激项目。经朋友点拨,张忠茅塞顿开,随后,他又雇用了10名外地打工妹来洗头城从事卖淫活动,以吸引顾客。好景不长,经群众举报,开业不到一年的洗头城因从事色情活动被有关部门吊销执照。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度北京律师行业公益大奖获奖的17名律师中.有5名是巾帼翘楚,更有14名优秀刑辩女律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的光荣称号。女律师们正凭借着自强和坚韧,跻身于法律服务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少了女性,就会少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北京律师界,占据1/3强的女律师,以她们独有的真、善、美,让整个律师群体更为厚实和富有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1,(20):53-53
胡某一家人离开家乡到省城打工,他在一家工厂打工.妻子刘某在当地一家超市干收银员,4岁的女儿就读于街道幼儿园。今年年底.胡某所在工厂决定将厂址搬迁至离省城车程近2个小时的郊区,这涉及厂里100多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对胡某来说,意味着到郊区后不能再每天回家,要再租房子居住,而且妻子上晚班时,年幼的女儿无人看管。厂里很多职工也面临这个问题.于是大家提出不同意搬迁工厂。工厂提出,你们愿干就干,不干就走人,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7,(4):57-57
法官:我是一名普通工人。2005年,我在一家纺织公司打工,双方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年底结帐时,该企业尚欠我工资、津贴,奖金等计5000元。老板说这些钱等企业经济状况好转时再付给我,希望我能理解.我表示同意。随后,老板打了一张欠条给我,并加盖了企业的公章。2006年,我未再到这察企业打工。不久前,我前往该企业索要这笔钱时.企业的法律顾问竟然说所欠工资已超过法定的60天申请仲裁期间,不同意给付。有人说,我现在手上有企业的工资欠条,可直接向法院起诉;也有人说,老板打的欠条上包括津贴,奖金.必须先行仲裁,不能直接起诉。不知哪种说法正确,特来信咨询一下。  相似文献   

9.
1996年12月,湖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某厂的一起劳动合同争议案依法进行了裁决,从而使这一起历经三年半,先后向省、地、市三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都申请过仲裁的案子终于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这起劳动合同争议案的基本情况是:申诉人(劳动者)周××于1988年11月24日与被诉人(用人单位,某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成为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1990年9月周因盗窃被有关部门决定劳动教养2年;1992年2月提前解教后,由被诉人安排到其原所在的车间工作。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一切仍按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对待。1993年6月15日。被…  相似文献   

10.
吴言 《检察风云》2000,(3):46-48
1 1995年初,年仅16岁的李玲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随州市打工,经人介绍到某厂做工,尽管是临工,尽管工种又苦又累,李玲仍然十分珍惜,干得十分努力、十分投入。她甚至幻想有一天时来运转,能够彻底改变自已的命运。然而,这个梦仅仅做了两年,就破灭了。1997年5月,厂里终因效益下滑陷入困境。李玲只好怀着无奈的心情被精减回家。 1998年3月,在家里呆了近一年的  相似文献   

11.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0,(23):45-46
加班费和津贴能计入最低工资标准吗? 一农民工在一家工厂打工,当时厂方和他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有效期为3年,合同约定:月工资500元,食宿自理,厂方每月补助伙食费等津贴150元。后来这位农民工得知,省里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760元。于是他向厂方要求,  相似文献   

12.
22岁的打工妹吴金艳到北京打工却一刀捅死一个男人,做好坐牢准备的她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判无罪而名动京城,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义举在家乡却遭受非议,导致爱情旁落亲人担忧。2004年9月16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打工妹吴金艳因持刀刺死不法侵害者一案进行终  相似文献   

13.
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的思考刘志川1993年1至2月间,已与丹东纺织机械厂(以下简称厂方)签订了为期10年劳动合同的6名职工,在劳动合同履行仅1年半的情况下,不按合同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厂手续,擅自到丹东曙光车桥厂供职。嗣后,厂方多次派人劝其回厂上岗...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6,(1):60-60
法官:我的表弟是一名高中生,暑期到一家经营电脑生意的个体户那儿打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我表弟协助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等假期结束时该个体户给我表弟500元作为报酬。但假期结束后,该个体户以我表弟才15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不能确定报酬数额为由拒绝给付。请问:该个体户的说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我表弟是否能要回报酬?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06,(4):64-64
法官:半年前,我离开湘西老家外出打工,钱包和身份证在火车上被小偷偷走。由于回老家补办身份证太麻烦,我根据街头的广告.化名“兰晓敏”.找假证贩子办了个假身份证。我持此证与某家具厂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在该厂上班5个月后,我在2006年1月上旬的一天上班时发生意外,左手被机器锯断。家具厂老板在支付了全部医疗费后,只愿再付给我10000元。我坚决不同意,要求家具厂按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对我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16.
我在太和县法院工作多年,最近认真分析了农村乡镇的50例离婚案件。结果表明,打工妹“休夫”现象日趋严重。在这50例中,女性为原告的有36人;因打工引发家庭矛盾,而使打工妹“休夫”的有30人。这说明,打工妹“休夫”已成为农村离婚案中的主类,其和好率极低。打工妹“休夫”日趋严  相似文献   

17.
常芳 《江淮法治》2012,(11):48-49
我是一名在北京打工多年的“留守儿童”母亲.现在干农活赚不到几个钱。物价也高.为了能让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火。孩子能读得起书。只得出来打工赚钱。期间,我也想过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大城市消费太高了,单位宿舍小,住宿不方便.而且孩子读书学区也是一个大问题。只能把他们留在家中。  相似文献   

18.
滁州市琅琊区人大常委扎实开展执法检查——"我在这个企业打工两三年了,以前一直没签劳动合同,心里总感觉不踏实,现在企业不仅跟我们补签了劳动合同,还主动为我们缴纳了养老保险。这是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带  相似文献   

19.
牛男 《检察风云》2004,(21):36-37
2004年8月5日,武汉市江汉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打工律师”张双亮有期徒刑8年,并处以罚金2万元。曾经,张双亮在武汉还是一个名人,他免费为打工仔和打工妹打赢过很多官司,也为自己赢得了“打工律师”的美称,并被评为“武汉市首届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然而,张双亮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起落呢?哭了,穷孩子辍学到武汉打工张双亮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至今,在他的记忆中母亲的身影很模糊,因为母亲由于患结核病无钱治疗而永远离开了人世。那年,他才二岁。时隔一年,父亲又得了一种眼病,也因没钱治疗,右眼失去了光明。接着…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28日,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孤寡老人郑依伯被打工妹李朝润的电动车不慎撞倒,经诊断为胫骨骨折,急需手术,手术费要5万元。李朝润是一名来自贵州、家境贫寒的21岁的打工妹,儿子患有疝气需要治疗,丈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