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 (1888— 192 7)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家和理论家。他的理论唤醒了诸多有志青年革命的热情 ,在当时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有所谓“南陈北李”之称 ,对中国革命起了重大作用。江泽民同志在李大钊诞辰 10 0周年时指出 :“李大钊的思想理论遗产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李大钊的理论是博大精深的 ,涵盖面极广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本文仅就其建党思想作初步探讨。一、关于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李大钊…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划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掀起了我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头,李大钊同  相似文献   

3.
何立波 《检察风云》2022,(16):82-84
<正>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杨匏安曾与李大钊齐名,素有“北李南杨”之说。杨匏安在广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2001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开天辟地》一文,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的九位革命先行者,其中杨匏安排在李大钊、陈独秀之后,位列第三,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潘永如 《人民司法》2022,(24):98-102
<正>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始终把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作为行动准则,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从建党之初李大钊先生高举赤旌发出“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呐喊,到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北京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参加《中国革命法制史》编写组同志的建议,本刊决定开辟“中国革命法制史研究”专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人民民主法制,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研究这些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此,我们恳切希望有关的教学、研究工作者,以及曾在革命根据地从事政法工作的老同志,积极为我们提供史料,撰写回忆录和科研论文。帮助我们办好这块新园地。  相似文献   

6.
瑞金,地处赣东南,贡水源头,入闽进粤之要道。南唐以“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1931年11月,刚满10岁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座千年古镇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组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国家机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型,做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也同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  相似文献   

7.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应把握理论、历史与实践的三者统一。首先,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实践,其研究范围理应从传统新闻业扩展至更广阔的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其次,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理论构建,应接续20世纪中国革命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中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最后,从中国革命在地实践出发,可以让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落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统筹好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对缙云革命宣传史的挖掘正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8.
周军 《法治纵横》2014,(5):52-57
研究李大钊的中外学者很多,介绍他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也不少。北京市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墓碑上撰写的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探索亦是很早就开始的,这在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的法治思想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实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法制建设中深受李大钊法治思想的影响,他的民彝理论和国家建设思想夯实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根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符合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他基于国情的法治建设思想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实践基础,他的民生思想丰富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中华巨龙腾飞、十三年辉煌成就在世界范围赢得如潮的好评,世界许多国家政府和政党领导人,哪怕是不同意识形态的领导人,都对中共十六大召开表示了他们的祝贺和敬意。我深为自己身为一个炎黄子孙而无 ,限自豪,深为自己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员而倍感骄傲。我们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之初,国内外一些人曾对新中国抱有两大历史疑问:一个疑问是,善于搞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会不会搞经济建设,能否在砸碎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实现中华儿女翘首期盼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1.
江河之魂     
中国共产党经历长期的考验,已证明是不可战胜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时刻记住那些为今天的胜利付出毕生精力的前辈,不忘人民的期望,不忘自己的责任,永葆革命的青春。在我从事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五十多年中,不论在庆祝胜利或遭遇挫折的时候,一些战友的身影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督促我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两年,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胜利走完了长征路。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这几个方面军的长征,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沿途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反动派的图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13.
首钢山西省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长钢),始名故县铁厂,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座钢铁厂,被誉为共和国“红色钢铁的摇篮”。上个世纪50年代,一度成为全国钢铁战线的一面旗帜,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这个与新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红色钢企,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发轫,  相似文献   

14.
徐伯黎 《政府法制》2014,(11):23-23
被朱德赞誉为“当今一圣人”的徐特立一生传奇。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4年,57岁高龄的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延安。徐特立还是毛泽东、田汉等人的恩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尽管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先后两次破例为他庆祝60岁和70岁寿辰。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绝无仅有,且无人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后 ,我国一批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华 ,摆脱帝、封、穷的困扰 ,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 ,便孕育探索、创建一个代表中国人民 ,改造社会 ,建设美好未来的中国工人阶段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在诞生时 ,就旗帜显明地确定“消灭阶级” ,“反对剥削”、“废除资产私有”、“推翻封建王朝” ,“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榨” ,作为党的纲领。于是依靠人民 ,唤醒民众 ,组织工人、农民为谋求生存、自由、发展而进行了前仆后继 ,英勇顽强的革命奋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 ,我们党经过由失败到胜利 ,由低潮到高潮 ,由小到大 ,由弱到…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引水工程,支渠以上工程全长880公里,主要由隧洞群、大渡槽、倒虹吸及明渠等建筑物组成。引大工程已成为甘肃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精神干实事、办大事的窗口。图为全长2.2公里的引大秦工程东二干渠庄浪河渡槽,图2为引大入秦工程渠首枢纽;图3为全长11.65公里的引大入秦工程30A隧洞;图4为工作水头107米的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先明峡倒虹吸(摄影:陈永观)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一   几年前,与京城一位文友晤谈,他知道我没有去过革命军事博物馆,便告诉我,那里收藏的编号为001的第一件文物,是袁世凯当大总统时从德国进口的一台大型绞刑架.1927年4月28日,年仅38岁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李大钊,即牺牲在这台杀人机器下.当时掌控这台杀人机器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二大”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学说,创立了民主立国思想。主要包括民主建国论,代表式的民主体制和自治性的民主治理结构的构想,以及民主立国的原则与框架的创设等。这些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今天。它仍有重要的政治导向意义,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之一,这里孕育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具有司法性质的内部机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在运行中产生的15项“党领导下的司法之最”,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司法工作者最早的初心情怀和职业操守,为此后党的红色司法工作提供了早期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自从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首次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一批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