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长征》2006,(4):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要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业保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思考与运用》2006,(1):37-37
中央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七大战略任务之首。去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详尽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5.
2月22日至28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在肥隆重召开。“两会”代表、委员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其他重要报告,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本刊特刊发部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资料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07,(3):46-47
时政之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二十七)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分组讨论时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显要的位置。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胡锦涛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广泛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胡锦涛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提高认识,找准问题,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加大培养力度,壮大新型农民队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点在“乡村”、重点在“村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莺啼燕语报新春。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北京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胜利召开。“两会”代表、委员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和王岐山市长所作的《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就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谋划发展蓝图,对“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十一五”时期是我们抓住机遇,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阶段。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就此我们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了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本文认为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拓展农民发展机会、改善农民福利和生活水平等都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可谓是与时俱进,把握适时。我省“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认清形势,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适时实施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着力以新农村建设为战略重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并在规划建议中放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的第一位,具有标志性、转折性的意义。《建议》为我们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来说.则孕育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6,(4)
正确估计共谋良策狠抓落实──“两会”代表、委员话精神文明建设本刊记者在全民关注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议政事,对李鹏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有关加强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并在规划建议中放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的第一位,具有标志性、转折性的意义。《建议》为我们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来说,则孕育着充满新意和实惠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最为迫切的任务.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的受教育问题,笔者试就此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运用》2006,(9):44-46
“十一五”期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阶段,也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开发为核心,在建设技能干部队伍、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创新引智引才机制、培养新型农民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6,(5):41-41
“两会”闭幕3月13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闭幕会,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温家宝总理在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一五”规划纲要等。  相似文献   

19.
石平 《求是》2006,(11)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绘就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深刻总结改革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  相似文献   

20.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旨在破解当前的“三农”困境,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未竟之历史任务,其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中国的乡村建设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知识分子为代表所掀起的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无疑是继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