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扼颈引起窒息,可迅速死亡。但偶也见扼颈窒息昏迷后又自行清醒者。现将笔者遇到的4个案例报道如下: 1 案例介绍 例1.某少女,16岁。1994年8月17日晚回家途中被人扼压颈部致昏迷后拖到玉米地里强奸。醒后即感头昏、颈痛,右鼻腔有血流出。次日上午检查时见该少女发育良好,颜面部肿胀明显,双眼睑球结膜下散在帽针头大小出血点,颈部右侧  相似文献   

2.
在他人加害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中,采用多种加害手段作案的不多,笔者遇到一宗受害人被案犯采用扼颈、捂口鼻、勒颈的手段致死的案件,其损伤特点与单一加害手段致死有所不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机械性窒息是暴力性死亡案件中经常采用的致死方式,将卫生纸自塞入口咽腔阻塞呼吸道最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案例罕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4.
<正> 口鼻周蕈形泡沫多见于生前溺水死亡或中毒死亡的尸体,偶见于疾病。扼颈烧死出现蕈形泡沫的案例罕见,现报道1例。 案例资料 郭某,女,24岁。其情夫张某讨钱未果而将其掐昏后放火焚烧,尸体在火场呈头南足北顺床仰卧,体位  相似文献   

5.
韩冰 《刑事技术》2007,(5):56-57
1案例介绍案例1 2006年5月13日,安阳县某镇狐大仙庙附近一山坡上发现1具无名女尸,尸体高度腐败,死者50余岁,上穿内衣,下着短裤(前兜内有人民币400余元),呈俯卧位趴在两石块中间,鞋、袜散落在尸体周围,另外在山坡小道上有1布兜、黄标纸和4只煮熟的鸡蛋,死者系被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阴道、乳房拭子未检出他人DNA。案例2 2006年5月23日,汤阴县某镇通往高汉庙一乡间土路边的麦地里发现1具无名女尸,死者约50余岁,仰卧于麦地中间,上着内衣,下身赤裸,旁边路上放有1辆自行车、白色球鞋1只、黄标纸1卷,死者系被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阴道、乳房拭…  相似文献   

6.
扼颈是杀人,强奸,抢劫等案件中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本文收集扼颈未死案例,对扼颈而未死与人脑的血供特点及人脑组织各不同部位缺血缺氧时限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一、资料本文收集的七例被害人均为农村女性,年令14—16岁三例,20—21岁三例,32岁一例。发案时间均在夏秋季一例抢劫案发生在白天,六例强奸案发生在深夜。发案地点,二例在野外,五例被害人的卧室内。七例被害人颈部被扼后都有昏迷吏,昏迷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7.
扼颈致癫痫、声带结节1例贺敬东检案中遇扼颈致癫痫、声带结节一例,现报告如下:于某,男,6岁,身高103cm。,体重14.5kg。1092年8月24日19时许被绑票扼颈,当时昏迷,二便失禁,扔到其外祖母饭店灶坑处。被人发现时,舌尖在齿裂外0.5cm,会...  相似文献   

8.
扼颈昏迷后视力障碍一例报道傅新呜(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桐乡314500)双手或单手卡压颈部影响人体外呼吸,同时阻碍颅脑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致人昏迷、死亡.及时解除压迫后机体可恢复正常,少数遗有颅、颈部的损害或者精神症状.本文报告一例器质性单纯视力受损...  相似文献   

9.
赖骏 《法医学杂志》1996,12(2):112-112
扼颈后36小时死亡1例赖骏(四川省达川地区公安处,四川635000)1案例1995年12月1日晚10点左右,死者徐某(男,24岁),因在看电视时争选频道,被他人打了两耳光,并用双手扼了颈部。当时感头昏、颈部疼痛,次日疼痛加重,吞咽稍困难,声音嘶哑。3...  相似文献   

10.
扼颈后溺水窒息死亡2例尹建华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650034)孙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650034)A,女,76岁。B,女,63岁。均系国外游客。1992年5月17日22点左右在宾馆客房被他人分别徒手扼压颈部未死,又按压头部入卫生间浴盆热水中溺水窒息死...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脂肪栓塞是较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非创伤性脂肪栓塞指基础疾病、应激、中毒、脂质代谢障碍等非创伤性因素导致的循环血流中出现脂滴阻塞小血管。目前认为,非创伤性脂肪栓子的产生与脂质代谢障碍、C反应蛋白相关级联反应、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凝集有关。非创伤性脂肪栓塞的法医学死因鉴定主要依据案情、系统尸体解剖、HE染色和脂肪染色,但由于其危险因素不明、发病隐匿、HE染色不易察见、脂肪染色未常规化实施,易被鉴定人漏诊或误诊。针对目前法医学鉴定中对非创伤性脂肪栓塞重视不足的问题,本文就非创伤性脂肪栓塞相关概念、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现存问题及对策等进行综述,供法医学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及DNA检验2011年6月某日6时,群众报案称在郑州金水河某桥下河水内发现一具女性尸体。经调查,死者张某系扼颈被害,死亡时间约为案发当日凌晨0~1时许。DNA检验在死者指甲附着物提取到一男性STR(Identifiler试剂盒)和Y-STR(Y Filer试剂盒、17个等位基因),均没有在数据库比中。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是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的病理生理综合征,以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最常见[1]。由于PTE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起病急骤,常常导致患者快速死亡,其死亡率高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第三位[2]。PTE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外伤、手术、高龄、妊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3]。PTE患者常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其临床预防与及时诊疗存在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扼颈损伤的一般规律,归纳损伤程度鉴定的要点,为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实践及制定、修改相关鉴定标准的条款提供参考。方法对襄樊地区1963年1月—2004年1月因扼颈致伤的案例,按性质、症状、鉴定结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颈部扼伤加害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加害者身上多有抵抗伤;被害人颈部多有扼痕反应,主要症状、体征以喉挫伤、眼部窒息征象表现为主。结论损伤程度以轻伤与轻微伤为主,现行鉴定标准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谢玉金 《法医学杂志》1994,10(3):122-123
高坠误为扼颈死亡1例谢玉金(安徽省巢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医室;巢湖238000)1条例1989年9月25日晚,某山村村民徐XX,男,26岁,去林场执勤,行至山顶发现两人(甲,男,35岁;乙,男,20岁)在山林里打猎,即予制止,遂引起双方争斗,徐先将己...  相似文献   

16.
7例成年无业女被杀案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无业女被杀案,由于凶手作案的随意性和流动性,使侦破难度增加。本文收集7例杀害成年无业女的案例资料,就现场勘验、尸检和物证检验某些基本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有关问题。 1 案例资料 7例无业女,年龄25~42岁,大多游荡街边,招引一些中老年或外来务工男性到自己的住所被害。死于扼颈3例、扼颈合并颈部切割2例,口鼻被捂1例、颈部被勒1例。本组资料,凶手以压迫呼吸道致人窒息死亡为主,多徒手,有2例虽自带锐器,但所致损伤均为非致命伤。有5例从尸体指甲嵌人物中检出男性DNA成分,并与现场其它物证,如纸巾和避孕套等检出的男性DNA成分比对相印证,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7例法医学勘验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蕈形泡沫的出现是溺死尸体的特有征象,是生前形成的一种生活反应,对确认是否为生前溺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形成原因是:在溺水的过程中,由于冷水刺激呼吸道粘膜,粘液分泌亢进,粘液与溺液、空气随剧烈的呼吸运动互相混合搅拌,形成细小均匀的泡沫,充满呼吸道,死后自口鼻外溢所致。但从有关报道[1,2]及接触的案例看,有机磷中毒、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扼颈等致死均可出现蕈形泡沫。现结合4例案例分析不同损伤死亡后口鼻蕈形泡沫形成原因。案例1李某,女,32岁,因家庭纠纷服敌敌畏死亡。尸检见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腓肠肌和肱二头肌显著挛…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遇到1例水中扼颈合并溺水死亡,现报告如下.案情摘要女,22岁.1987年8月的一天和其男友至温榆河游泳之后被人发现死于河中而报案.尸检主要所见颜面青紫肿胀,两侧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5cm,两侧球结膜有大片出血斑,睑结膜有散在出点;鼻、口腔周围有多量蕈状泡沫;颈部左侧中部有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19.
喉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罕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变主要涉及上呼吸道声门下至支气管部位,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患者常见的,瞄床表现为喘呜,犬吠样咳嗽甚至呼吸窘迫。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可导致急性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喉气管支气管炎所导致猝死在法医学实践中较为罕见。本文回顾了喉气管支气管炎相关的文献报道并结合2例典型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导致猝死的案例进行综述,主要探讨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尸体检验以及法医病理学检查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注射液配伍使用时,人体将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2007年0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88号文件紧急通知:头孢曲松钠与与含钙剂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上述两种药剂配伍使用致人死亡的相关报道甚少,死亡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笔者研究相关资料,并结合笔者办理的一例头孢曲松钠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后人体死亡的尸体解剖和法医病理组织学检验情况,对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注射液配伍使用导致人体死亡的死亡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