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明 《前沿》2011,(8):183-18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这一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历史的局限性,注定了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 ,是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这一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 ,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 ,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但与此同时 ,由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历史的局限性注定了其不容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生态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和基本观点,着重论述了这些思想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主体力量的确定、对外政策的选择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旨在寻求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危机的根源。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自然资源的减少或衰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运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主要有三个批判对象:本性上反自然、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缺乏明晰生态维度、需要重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问题的苏东式社会主义。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辩证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东式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十八大报告中的小康社会目标、人民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协商民主、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党的建设六大执政创新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其中对中国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未来党的执政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关着力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解决权力腐败与脱离群众问题的经验借鉴,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对比依据,解决理想信念和运用民主法治能力的党性自信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十八大报告中的小康社会目标、人民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协商民主、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党的建设六大执政创新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其中对中国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未来党的执政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关着力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解决权力腐败与脱离群众问题的经验借鉴,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对比依据,解决理想信念和运用民主法治能力的党性自信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涵义丰沛、精深博大,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运用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对于建设美丽广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  相似文献   

10.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主要有代表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观点、实现科学发展的观点、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包含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实践,实践观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态唯物论、生态世界观、生态辩证法、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讲话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的光辉文献,是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坚实的唯物论基础,通篇贯穿了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围绕着生态文明和绿色新政等议题,生态主义思潮再度活跃,在碰撞和融合中形塑和影响着国际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其立场不同,因而观点各异、泥沙俱下。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集大成者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始引领绿色思潮,并逐渐成为生态主义发展的科学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社会思潮,是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理论建构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为方法论基础,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想。生态社会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论述,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桂艳 《思想战线》2008,34(3):53-57
生态社会主义是伴随着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致力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追求环境和社会正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及其反生态性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勾画出了社会正义的理想图景,这一图景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毅弘  殷焕举 《前沿》2011,(9):162-164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时,坚持社会视角和自然视角的统一,既周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科学地揭示了这两种关系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发展的、辩证的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相互作用;揭示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社会实践;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途径。这些观点和思想具有前瞻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当今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危机。这一社会思潮致力于将生态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的前途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充实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生态社会主义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关系,致力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以人为本的生态政治和公平正义的生态社会等,这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也具有普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 ,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本文在吸收和借鉴这些有益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进行了思考 ,从观念启示和政策选择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始终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不断地提出、继承和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文明思想密切相关的理论观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