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霸     
洪铃 《法制博览》2009,(10):44-45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聊某些人、事时,我用了“善霸”这个形容词,当时许多人觉得听起来有些突兀,因为大家都听过地痞流氓、地方恶霸,但“善”和“霸”这两个字就让人难以联想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现在当公务员有“终南捷径”吗? 答:有!捷径有三,最优者为“官二代”、“官三代”,家中父母辈、爷爷奶奶辈吃“官家饭”,带“长”字者尤佳;次优者为富家子孙,家中有的是钱,也自可换来“顶戴花翎”;末优者为“杨家女儿”,颇有姿色,傍上了某长,也就能“从领导的床上坐到主席台前”。并且此i捷径,绝不看资质高低、有无真材实料等。  相似文献   

3.
捧死人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0,(12):72-72
中国人比较爱造神,中国的伟人也喜欢别人为他造神,关羽,是中国人的造神运动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后世的崇拜者,由于对他的这份“忠”,这份“义”,神化得太厉害了,于是不及其他,就有点不实事求是了。其实,关羽这个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门”这个词很是流行,都指的是一些负面事件。如艺人陈冠希的名字和“艳照门”已成了连体婴儿。一时间“艳照门”家喻户晓,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艳照门”的意思不是陈冠希的艳光照得门楣雪亮,也不是他把丑态相片贴在门上展览,而应该解释为“艳照”这件事儿.  相似文献   

5.
小伟 《法制博览》2008,(2):34-34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这虽是人人耳熟能详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细节大概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960万的数字之前加了一个“约”字。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约”字,当它摆在某万或某十万平方公里前面时,就可能一不留神“约”掉一个山东,或“约”出一个山两来。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烈日 《法制博览》2008,(24):53-53
在当代汉语俚语中,“鸟”是詈人语,而“儿子”则同样带有不佳的意味。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鸟儿子”不好的意思就更明显了。但在北朝时代,却有一则谶谣用上了这样的词,更要命的是,这“鸟儿子”还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法制博览》2009,(12):38-38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撑应该读‘cheng’,不读‘zhang’。”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那等我回去查一下字典吧。”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尽管我在班里考第一名,她也不表扬我。  相似文献   

8.
寇研 《法制博览》2011,(6):16-17
俺不是文盲,还可以夸自己属于喜欢看书的一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断句能力低下。尤其是看见“性”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不管它的前面是“执行”,或后面还跟着一个“格”,一律条件反射地将它单独拎出来,直到撞了南墙,理解不通,才老大不情愿地折返,重新组合句子。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1):21-21
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 《法制博览》2010,(18):67-67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 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说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