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是人有两怕。一是怕人说自己穷,穷是无能的代名词。一是怕人说自己太累,太累是愚不可及、不会享受人生的代名词。是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活得潇洒,一个根本不潇洒的人,你说他潇洒,他也会飘飘然,真潇洒几天。如果有人说你不潇洒,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我在世上也活了几十年,原来真没有怎么认真考虑过潇洒的问题。现在让生活逼的,也不得不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2.
雇儿子打工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6-99
那还是多年前的一天,11岁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快乐大叔说:“爸爸,如果我自己挣的钱,我能自己支配吗?”望着孩子那天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快乐大叔不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  相似文献   

3.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日渐激烈,如果人们不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容易感到身心疲劳,即人们常说的”活得累”。  相似文献   

5.
活得干净     
《党课》2014,(15):1-1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话,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来生     
2011年12月的一天,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组收到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写信人是通河县浓河镇新胜村村民李惠明。她在信中说:“我是一名残疾人,想求你们帮我卖掉三本保存了二十多年的集邮册,为的是给丈夫治病。当年,如果没有他领我去治病,我活不到今天。现在他病了,不管多难我都要救他……”  相似文献   

7.
<正>三毛曾经说:“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也有人感慨,是不是最终,每个人都会活得像一棵树:缄默、孤独?而笔者知道,确实有一位英烈,活成了一棵雄豪坚毅、高洁俊逸的梧桐树:抱持始终如一的初心,凛然抗击风雨,无私洒落清荫,卓然伫立于天地间,更在人们的心中站成永恒。  相似文献   

8.
马亚伟 《党课》2012,(20):71-72
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问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  相似文献   

9.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更好地活着。而所谓“选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较好的活法。  相似文献   

10.
走近毛泽东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已经离开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有43年之久了,"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1,(3):56-56
严少鸿在2010年12月3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四十以后才明白:世间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你自己简单,世界就简单。活得潇洒、辉煌就要承受痛苦,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对和错有时候真难以说清,你自己喜欢的。很可能正是别人所厌恶和唾弃的。世界和自然不以你自己的意愿而发展或毁灭。四十以后才明白:幸福指数完全取决于心态。  相似文献   

12.
工作的感言     
工作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愿望。一份好的工作是自己能力和地位的体现。在我的周围,我时常能感受到人们对自己工作的热情追求,即使是他告诉你,“我的工作好累呀,今天领导又让加班了,又要写稿子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只能证明,工作中他是如何得到重视和重用的。叫苦叫累只是一种形式,形式背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快乐。即使他不会直接赞叹你的这种说法和观点,但如果让他失去这份工作,你就能看出他的无聊和失意。工作中大家都在努力,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高升,害怕失意和孤独。  相似文献   

13.
朔风凛冽的日子里,我走近了边建国曾感念过的生活。边建国曾是太原化工学校的副校长。他病逝在1998年的夏季。因了他的病逝,他的许多同事都悲伤地哭了,说他博学多才,说他廉洁奉公,说他活得堂堂正正,硬是为学校的发展和公众的利益耗尽自己最后的生命。博学多识,...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30岁的朋友对陈道明说自己活得很累,问陈道明:“你在家都于吗?”陈道明说:“什么都没干,发呆呢。”陈道明认为尝试把自己脑袋放空,哪怕只有几分钟,也是最放松、幸福的事。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喜欢谈论刘邦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陈平和周勃。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他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奔刘邦,刘邦摒除谗言,对他很信任,陈平也多次为刘邦出好主意。196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罗瑞卿总参谋长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案时,他非常高兴地说:就是要诱敌深入。毛泽东即兴谈起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又说:“刘邦也是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差一点被敌人捉住。一次是…  相似文献   

16.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文萃苑     
《先锋队》1994,(2)
文萃苑毛主席含泪吃窝头解放后,毛主席要求在他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把家乡的真实情况向他报告,他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能使自己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并说还能使自己从战士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一次,马维探...  相似文献   

18.
34年来,他陪伴着有精神障碍的妻子,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大半生。谁都知道,在别人看来他活得不容易,但他觉得自己活得很踏实。他就是宁夏永宁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建国。  相似文献   

19.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的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我问他:"你哪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  相似文献   

20.
逄先知 《新湘评论》2010,(18):42-42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主席常说的一句话,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1938年8月22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说:你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是不能说"我已经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