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阶级社会还是非阶级社会?这是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疑难问题。有些同志主张,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既然存在着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又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着阶级斗争,因此,应当称之为阶级社会。我认为这样一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阶级分析法是否是历史研究的“唯一基本的科学方法”,这一问题还很值得展开讨论。在此我谨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阶级分析法是根据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研究和分析阶级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某几  相似文献   

3.
自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以来,阶级斗争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同志认为,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出现,是不抓阶级斗争的结果,现在又要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六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论述不正确了。这是十分错误的。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形势的基本估计,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重新学习和深入领会这一沦述,对于正确开展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国家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难点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线索具体讲述。国家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必须首先把国家产生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讲清。这要从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讲起。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长达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里就没有国家。国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裂为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时候才出现的。随着阶级的出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避  相似文献   

5.
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温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理论,联系我国新时期阶级状况的新变化,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以及当前我国思想理论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坚持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阶级基础,这是关系到党变不变颜色的重大考验。一、工人阶级政党是有非常肯定和严格阶级基础的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新的形势下,有的人对阶级与党的关系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领导人曾表示要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岸谈判的“议题” ,如今却又把一个中国原则说成是“未来的问题”。用“未来”的提法 ,间接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性、现实性、法理性。他的上述种种言论 ,不但没有对一个中国的原则作出明确承诺 ,反而表明了他对“台独”主张的坚持。在两岸关系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 ,这一讲话明显无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 ,也无法促使两岸关系从“山重水复”发展到“柳暗花明”。台湾领导人的这一讲话理所当然地引起海峡两岸人民的极大疑虑。中国政府早已声明 ,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回避无助于解…  相似文献   

7.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论、国家论、政党论……都是在阶级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基本的指导线索”。他还说过:“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32卷第240页) 人类认识阶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阶级和阶级斗争已存在了几千年,但认识阶级的存在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法国复辟时代的一些历史学家,如  相似文献   

8.
马中柱 《岭南学刊》2002,1(1):62-64
马克思认为 ,“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①这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同样是适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创新体系 ,就是辩证地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错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创立起来的 ,要推动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就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在创立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所使用的这一辩证法原则。(一)辩证法的否定 ,不是任意的否定 ,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否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缺点和错误 ,作出单…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是一个科学的构想,它以新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首先,它突破了把国家仅仅看作阶级统治工具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国家同时也是缓和阶级冲突的工具的新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国家“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为了使那些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应当缓和冲突,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中,有同志提出:现在应该怎样评论斯大林一九三六年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从一九五六年我们党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来对斯大林这一提法所作的批评,今天应怎样看?《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我国社会阶级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一、怎样理解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存在?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泌》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熄灭的观点。”这一段话,既是对阶级状况的估计,又是我们坚持阶级斗争的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正确的。那么,什么是“一定范围”?为什么《决议》要写“一定范围”?《决议》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这就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关于阶级与战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我们分析、认识战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近年来的军事研究领域中,阶级斗争观念日渐淡化,对于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或是“质疑”,或是否定,似乎这个理论已经过时。对这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本文提出如下不同看法。一、从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读了刊登在2004年第4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刘建德同志的《关于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一文,我觉得“有的政治教师”之所以有“我是谁”的疑问,原因在于我们所教学科的名称与实际不相符。我们所教的学科名称是政治。1999年版《辞海》对“政治”一词的解释为:“阶级斗争、处理阶级关系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政治所要处理的主要是国家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等,并表现为代表一定阶级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活动。”据新近公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14.
(一)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的一部分”我们都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民族问题有一个基本提法,即“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的一部分”。平常说民族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专政总问题的一部分,等等,都是上述提法的引伸,只是提出的角度不同,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毫无疑问,马列主义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在解释和运用这个命题时,存在着绝对化的情况,把它变成了呆板的教条、僵硬的公式,似乎除了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问题之外即无所谓民族问题。这当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要观点。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变化,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首次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观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不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专政职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处理当前我国社会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这是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学者沈大力在巴黎的国际性会议上对法国大革命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过去我们把法国一七八九年的大革命看作是资产阶级大革命,这种提法是不准确的。这不过是“来自苏联的教条主义模式,是僵死的历史学”。这一提法首先从斯大林开始,对于斯大林来说,世界上只有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就是十月革命。另外,数们的历史研究也一直笼罩在简单的阶级论下面,任何东西都必须贴上阶级的标签,任何一次革命运动都必须划分为某个阶级的运动,非此即彼。这就把本来复杂、丰富的历史简单化了。用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陈虎祺 《人大研究》2001,(11):36-37
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专门语言 ,这就是俗话所称的“行话”。人大工作也不例外 ,也有一些自己的工作语言 ,即“行话”。这些语言 ,凡是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都十分熟悉。但是 ,有些“行话”虽然普遍在用 ,经常在说 ,但细一推敲 ,有时却又使人感到不尽科学。有这样三种典型的人大“行话”就是如此。其一 :“人大工作 ,说到底 ,就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这句话的问题有二 ,一是在局外人看来 ,似乎人大只是党的工具 ,人大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党的主张。事实上 ,宪法明确规定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们党也只是人…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志刚 《公安教育》2003,(10):10-15
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个老题目,对于从事公安社会科学的人来说仿佛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近年来这个问题逐渐又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些学者发表的一些观点读后不免使人吃惊,因而,重新审视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显得很重要。近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把公安机关称为“专政工具”就解释不通了。理由是,由于我们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如果仍坚持“专政工具”的提法,不仅与现代法制社会很不协调,而且还会给某些敌对势力提供攻击我国政治制度不民主的口实。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使用广泛的三个概念,其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文明这个概念也经常使用,含义电不大统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个词就出现了三十五次。至于说到今天我们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分别称之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有时把文明作为历史分期的方法,它用来与蒙昧、野蛮时代相对比而言;有时把文字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标志的开始;有时把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政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社会分成对立的阶级,作为文明的特征;有时又把阶级,特别是国家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称之为文明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