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成府发[2013]13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发明创造,奖励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决定授予"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兴市———其实质是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以达到振兴城市经济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科技兴市的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呢?一、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是实施科技兴市的首要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技进步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实施科技兴市的战略中,各级领导必须提高科技意识,在各项重大决策中自觉地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地位,增强历史的责任感与时代的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省的科技体制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改革了科技拨款制度,增强了技术开发型研究机构的创收能力。两年多来,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甘肃省科学技术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经济发展盛茂林近几年来,资兴市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比1...  相似文献   

5.
去年五月七月,全国、省、市先后召开了科技大会,会议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市的战略部署,她预示着我国科技事业将有一个新的更大飞跃,并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好坏,将直接影响和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同步,依靠科技进步,则是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下面仅就…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要实现科技进步,就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的顽强拼搏与努力。我们要贯彻落实好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就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放活人才政策,动员和引导更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为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加速辽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一个必须时时高度重视的民族问题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这一决定,确立了教育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技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由此可见,自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对教育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成为我们发展民族教育事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是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十分重视和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曾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遵照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军委也明确提出了科技强军的战略。这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回顾和学习江泽民同志科技强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作好跨世纪的军队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为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我区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国的科技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劳动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平等问题。为了加速我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报》2008,(4):37-37
<正>津政办发(2005)1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区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大力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这项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各区县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意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4,(4)
济南市市中区政协常委、区科协主席王海桥,满腔热情地当“红娘”,在科学技术成果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座“金桥”,为推动市中区的经济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心血,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的责任就是: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改革开放和企业工作的实践,使王海桥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的科技信息、项目与区街(乡镇)企业之间架起桥梁,畅通渠道,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企业的素质,推动经济建设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既是我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实际,如何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实现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市人才资源所面临的问题莱阳市是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莱”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才队伍发展,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质量和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人才队伍,对全市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讲话号召全党:“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全党全民的共同事业,是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经济持续20年以强劲势头高速健康的发展,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一局面的形成,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坚定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工作放  相似文献   

15.
各地、市、县委,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的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增强党政领导推进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我省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6.
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一年多来,为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改革科技拨款管理办法,开拓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推动科研与生产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改革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整个社会与广大科技人员的理解和拥护,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总结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根据邓小平的论断强调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些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一、邓小平关于经济建设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构成的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巨大精神支柱和指导方针。主要内容:第一、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影响,必须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科技靠人才,提高...  相似文献   

19.
抓好“人才工程”建设保证经济持续发展钱永波人才是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从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总体上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素质还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等问题,这将是今后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柘城县大力开展科技人员与项目对接活动 ,促使有专长的科技人员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开创了一条贫困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去年初 ,本刊就柘城县的这一新鲜作法进行过报道 ,时光荏苒 ,转瞬已一年有余 ,那里的“对接”活动取得了什么成绩 ,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最近 ,记者有机会来到柘城 ,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