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处于人生发展的重曩阶段。中学生存年龄上属于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上没有成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阶段,是德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学时期即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自我意识是心理变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认识主要是关于人我关系的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不同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成年人大多能较为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即自我意识水平较高;而对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的发育时期,其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自我意识偏差的表现,如:自负、自卑、自私等。再加上中学生自控力较差,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从而带…  相似文献   

3.
当真正面对死亡时,多数人会变得情绪失常,低落、抑郁、烦躁、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抑让他们痛苦不堪。让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病人能够有尊严地面对死亡,是姑息关怀科自始至终坚守的信条。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单向对立式的教导方式,将德育融入生活情节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变化密切相关,就说“腰”的变化,就与人的荣辱升降、奖惩褒贬息息相通,很能反映出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微妙心态。受到表扬昂首挺腰,遭到批评低头哈腰,春风得意摆头晃腰,仕途坎坷叹气捶腰,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相当多的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着诸如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策略不得当、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迁移能力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二要提高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可度;三要加强学习教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思想、学习和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学生。其外在行为表现常伴有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保质完成,学习成绩较差等,其内在心理表现常伴有自卑、逆反、彷徨、矛盾、防御等,表现出人格的不健全。他们人数虽少。但消极影响不小,破坏性较强。所以,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让灾区和受影响地区的干部群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困境,面临心理的巨大挑战。这次自然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极大地超出个人及团体的应付能力,致使许多人因无助和无法应对而感到惶惑不安,产生心理挫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难以入睡、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变弱、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  相似文献   

9.
从人的一生的发展阶段来看,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初期的交接阶段,这一过渡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转变时期,心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困惑和苦恼。从学习阶段来看,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上都发生变化,他们在学习方法、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呈现出来。而作为重点中学,其生源、学生素质、教学压力等都与普通中学不一样,因此,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健全…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是造成腐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目前腐败心理呈现出补偿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等多样性特点。腐败心理的形成和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其个人需要极度膨胀,欲望动机发生扭曲所致,同时领导干部对权力认识的偏差也强化了腐败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选拔和任命干部时应进行心理测试,对干部要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代价方面的教育,适当满足干部对物质的需求,关心他们心理发展状况,从心理源头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11.
倪洪兰 《唯实》2009,(10):88-90
乡镇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基层领导群体,工作在基层一线,其人格印象与心理素养至关重要,目前乡镇领导干部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普遍的紧张焦虑、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协调困境等方面。为此,必须从宏观决策层面-组织制度环境、中观社会管理层面-心理教育与心理援助、微观个体层面-心理自我调适,有针对性地加强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不同层次社会意识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关联。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是促进和维系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力量。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调控社会心理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和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二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平衡社会心理关系;三是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5):108-108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描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14.
顾永振 《山西青年》2023,(2):178-180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根据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可能在封校隔离、减少聚集、减少快递外卖等防疫措施下展开。这种防疫管理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情绪变化、生理变化、思维和行为变化这四种。针对这些变化,高校需要及时健全完善心理育人体系,学生个人层面需要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从而切实提高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大学生应对心理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3月27日中午,北川的太阳冒了个头,又躲回云朵里。我站在新县城永昌小学校门口,等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的志愿者,他们将在永昌小学三年级一班上一节心理健康示范课。  相似文献   

16.
孤儿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小失去了亲生父母,生活环境比较特殊,使他们的心理发育与其他同龄儿童可能不同。生活在SOS儿童村的孤儿经历了亲生父母死亡或被父母遗弃又被SOS儿童村组织收养,并通过社会、学校等场所,接受正规教育的过程,特殊的生活经历和SOS儿童村家庭的特殊组合形式,对SOS儿童村的孩子们的心理有着深刻地影响。因此,在SOS儿童村家庭中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SOS儿童村弦予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是帮助孩子们实现幸福一生的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刘佩铭  王益荣 《唯实》2009,(3):40-43
社区居民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当这些客观环境要素被居民感知、分析、加工后,便形成了以观念形式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心理环境,并对他们的生活、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把握社区心理环境的理论基础、主要特征,有助于掌握社区心理环境建设的功能定位及实现理路。  相似文献   

18.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形成和发展符合一定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效应.从心理机制上看,其实质是苏区干部通过准备、组织、接受三个阶段对我党代表的先进文化进行主体认同的过程.从心理效应上看,它符合高层次需要效应、真善美效应、内外动机效应、群体认同效应、榜样示范效应、简单暴露效应等多层效应.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不同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其所在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心理需求,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何根据学习英语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策略.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英语教学工作者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多,贫困生人数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依赖心理等。造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有家庭影响、学习就业压力、学校环境等多种原因,需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开设个体咨询等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