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和其它各党派、团体组成的政治咨询机关。1938年7月在汉口召开了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以后每年召开一次或两次大会,到1947年,国民参政会召开了四届十三次大会。抗战初期,国民参政会为维护民主,坚持抗战,发挥了一定作用。后来成为国民党粉饰专制统治欺骗人民群众的工具。一、国民参政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非常时期的非常产物。在日寇大举进攻、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形势下,国民参政会的召开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九ˇ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共赴国难与野蛮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为避免亡国灭种危险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殊死搏斗,也是国共两党争夺政治合法性的一场大博弈。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主导中国政治格局的基础。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赢得了政治合法性,而国民党却失去了政治合法性,并最终导致了国共两党政治地位的互换。  相似文献   

3.
谈判是解决政治分歧的重要方式,也是在特定条件下获得政治利益的最佳手段。毛泽东在其一生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众多谈判,其谈判原则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抓住时机,及时开启和推进谈判;针锋相对,讨价还价;适当的和有原则的让步;“不要迷信纸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等开展了广泛的政治传播。在政治传播过程中,运用政策从整体上对政治传播进行控制;充分发挥外国媒体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运用一般和典型相结合、典型带动一般的政治传播策略等。通过这三个主要的政治传播策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传播的目的,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社会本土化与民主化的发展,特别是选举的全面展开,台湾民意走向成为影响两岸关系政策的重要因素,台湾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心理成为制约与影响两岸政治谈判的重要因素.目前,台湾社会主流尚不支持两岸开展政治谈判.在大陆崛起的背景下,台湾民众 焦虑感上升、自信心丧失,对两岸政治谈判抱有疑虑甚至充满恐惧,视政治谈判为统一谈判.其根源在于台湾社会尚未树立正确的两岸观.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民主同盟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海外组织,在侨胞中展开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民主运动,积极宣传中共和民盟的政策主张,谱写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在海外合作支援国内革命的辉煌篇章.抗战胜利后中共与民盟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伟大实践,对当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主党派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中得到发展、壮大,并且作为一股独立的中间政治力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们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民主党派的贡献。我国的民族党派是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存亡继绝的历史关头。广大的爱国民族人士,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已经组建起来的中间党派、社团,来势介入抗日政治。尚未组织起来的爱国民主人士,迫切地希望联合起…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忆往昔,缅怀八年抗战中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舍生忘死,血战到底的英雄壮举;看今朝,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审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深深感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旗帜。因为这时的党已经是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地分析中日妓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对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于1931年9月18日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主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推动和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一个耻辱.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70周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对中间力量的正确政策及其积极意义 抗战时期中间力量的形成,是由中国社会当时的阶级状况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1].  相似文献   

12.
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然而在11月6日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在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后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都应离开政治舞台。1948年元旦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承认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3月15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信.提出了成立中国中央政府和吸收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的设想。4月20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认为反对国民党集团的中国各在野政党将长期存在,中共将不得不同它们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后来又以“五一口号”划线,对什么是民主党派作了明确规定。建国前夕,中共原计划只保留民革、民盟、民建三个民主党派。直到1950年3月中共召开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不仅保留了民革、民盟、民建.还保留了民进、中国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由此形成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前后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作出的判断和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27年春夏之交,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8月1日凌晨2点,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自从近代以来屡遭外国入侵的中国人民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且从此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顾历史,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杰出组织是分不开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爱国主义的基础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凝聚力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民族意识何谓民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之后,以"中间派"自诩的罗隆基参与了当时大量的政治活动,并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选择与国共两党中的一方进行合作。这种具有偏向性的选择,虽说只是他的一个策略而非其最终目标,但是,他选择与国共的合作与否,并不是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执政党必须长期努力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增强其“合法性”,巩固其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必要手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第一次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构建学习型政党体现了现代政党建设规律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一场伟大战争。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实践的光辉结晶。尽管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与促进两岸统一这个现实目标之间,在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性,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总结抗战胜利的经验,从中可以悟出一些有利于促进两岸统一的道理。一、加强同台湾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广泛团结,是促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基础。自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紧随英国之后,向中国伸出了劫夺的魔掌,不仅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而且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中国从此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一、五一口号及其历史地位(一)五一口号简介五一口号是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简称。该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为解放战争局势好转,中共即将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