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的缅甸可谓是内忧外患。在国内 ,政治斗争跌宕起伏 ,经济濒临困境 ,社会动荡 ,军政府疲于应付。在国际上 ,缅甸军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制裁。缅甸军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基本保持了缅甸局势的稳定 ,但前景堪忧。一、内忧2003年是缅甸军政府执政的第15年 ,一年来遇到了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内忧之一 :缅甸政治和解进程再次陷入僵局军人与反对党民盟的矛盾是1988年以来缅甸社会的主要矛盾。2003年以来 ,昂山素季(以下简称昂氏)在演讲中多次抨击军…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2011年,在缅甸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人专政宣告结束,国家政治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多党制和普选制的规则得以确立并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框架初见雏形。国家政治转型为缅甸乡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领域囊括了乡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缅甸乡村社会在政治转型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但这一重要的课题在学界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在缅甸乡村社会中长期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军政府时代之后的缅甸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的变化主要包括村落共同体的裂变、乡村权力结构的转型、村民与国家关系的变迁,等等。概而言之,在过去的10年,缅甸乡村政治生活的主旋律逐渐从"抗争政治"向"派别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5.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6.
缅甸内政外交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军人执政已达14年之久 ,虽然我们在2001年看到了缅甸实现政治和解和走向民主化的希望 ,但我们期待的曙光在2002年并没有降临。缅甸在2002年中令人担忧的不仅是政治和解进程陷入停滞状态 ,毒品走私和反政府势力活动猖獗等老问题继续存在 ,对外关系仍然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而且恐怖主义事件在缅甸也不断增多 ,社会局势因经济持续恶化而显得比往年少了一份稳定。一、2002年缅甸政局缅甸政坛在2002年发生了多起大事 ,而且社会局势比往年略显动荡 ,恐怖主义事件增多 ,毒品问题积重难返 ,在国际上频繁遭到反政府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是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入缅甸 ,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 ,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 ,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对缅甸政治的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分裂为上座(悉罗婆多)和大众(摩诃僧祗)两派。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又分裂为十八部派(一说二十部派)。…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缅甸政治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军方的政治选择往往是决定缅甸今后政治发展走向的关键。不理解军方在关键节点下做出政治选择的原因就无法理解缅甸政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缅甸独立以来七次关键节点军方政治选择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决定军方政治选择的关键变量是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影响军方政治选择的行动逻辑有两个,首先军队要坚决维护核心利益;其次军队要考虑文官力量的强弱,文官力量影响着军方政治行为的方式与规模。即便近年来缅甸民主化进程加速,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的分析框架仍然适用于对缅甸军人政治行为和缅甸政治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缅甸是东南亚地区工业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但自198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制度后,其工业化进程开始启动。尽管缅甸经济起点低,底子薄,困难很多,但国民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缅甸经济建设的进程加快,正处于摆脱贫困境况的关键时期,其发展动向日益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1.
缅甸型社会主义的破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序言缅甸社会主纲领党主席奈温在该党临时代表大会(1988年7月)上表明引退以来,缅甸经历了空前激烈的政治动乱。这次动乱之所以突然爆发是因为民众对奈温政权长年的政治压制和缅甸经济停滞极其不满。动乱之烈、规模之大也是缅甸历史上罕见的,尤其是,8月至9月间,出现百万人参加的总罢工的反政府运动。这个波澜壮阔的运动迫使过去的缅甸社会主义路线不得不作根本性修改。奈温将军率领缅甸军队发动政变,掌握全权。那是1962年3月间的事情。1962年至1974年,奈温在军人政权下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是缅甸唯一合法政党(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第一届大会(1971年)至此次临时大会期间的党主席。自1974  相似文献   

12.
对于缅甸来说,199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实行较为务实的政策,使缅甸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适逢缅甸国防军建军50周年,著名高等学府仰光大学建校75周年,缅甸电影事业75周年,政府为此举办了相应的纪念盛典。此外又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歌舞、音乐、演奏创作比赛,给前进中的缅甸带来了喜庆和欢乐。1995年缅甸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地解决了16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问题,基本实现国内和平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缅甸1948年独立后,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拥有武装,不间断地开展反政府武装斗争。几十年来,反政府武装为维持生计,筹措购买枪支的经费,大都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种植罂粟,提炼毒品,武装贩毒。反政府武装和毒品问题,长期影响着缅甸政局的稳  相似文献   

13.
缅甸政府陷入内外交困境地今年缅甸军政府步入执政的第十个年头,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陷入一个前所未有、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政治上:缅甸国内最大的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展开新一轮夺权斗争。1988年成立的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是缅甸国内最大反对党,该党的宗旨是要在缅甸推行西方民主制度。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女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担任该党总书记一职。民盟参加了1990年当时的苏貌政府组织的大选,并在485席中夺取了392席,取  相似文献   

14.
缅甸的政治转型进程表明,只有将观察的角度从客观的外在条件转移到行动者们的“意义制造”过程,才能全面理解当前缅甸政治的演变。缅甸2019年修宪与2020年大选虽然没有对军方的权力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却引发了缅甸近1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动荡,即2021年军人接管国家政权。原因在于,这两起事件在其“表演”过程中产生了远超其事件本身的戏剧性意义,使缅甸军方感受到严重的威胁,并深刻地破坏了民盟与军方的关系,最终促使军方以“接管权力”的方式来解决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缅甸华人处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 政治层面仍囿于缅 甸军人专政和1982年公民法的限制, 不能拥有与原住民平等的政治地位。未来缅甸华人政治地位 仍然不乐观, 华人中短期内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平等的政治地位, 当政者也不会给予华人外来 移民群体平等的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政治 (一)综观缅甸最近的形势,它在各个方面都开始有所活跃。这种征象是从七十年代初期便开始逐渐出现的,尤其是在1974年3月缅甸实行“还政于民”、在新的民主宪法下整顿法治国家的体制、以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姿态重新迈步以后更为特别明显。缅甸实行“还政于民”之后,新的政治机构逐步稳定下来,随着国内体制的建立,缅甸政府在国内政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民主联盟已经执政。现政府的5年任期将成为缅甸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国应该根据缅甸迅速出现的变化,重新调整对缅政策。一方面,首先如实地评估美国在推动缅甸民主化与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利益;另一方面,评估过去25年里作为美国缅甸政策基础的制裁政策的功效下降情况。美国的决策者应当更为现实地界定对缅甸成功的预期是什么,避免设定缅甸未来5年无法实现的过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缅甸的发展中,有两件引起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是"纳尔吉斯"热带风暴的袭击及其影响;二是"新宪法"公投."纳尔吉斯"风暴给缅甸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但缅甸军政府以特有的方式应对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也没有因此改变推行它确定的"民主路线图计划",在"纳尔吉斯"风暴袭击缅甸的同一个月中在全国举行了"新宪法公投",并在当月宣布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历经了15年才出台,是一部非常富有缅甸特色和体现了军人领导集团意志的宪法,它的通过对缅甸未来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通往2010年大选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缅甸的政治发展看来仍在沿着军政府的"路线图"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
熊丽英 《东南亚》2013,(1):38-44,92,93
2012年缅甸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民选政府在推进国内民主政治、经济改革及民族和解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国内民主状况的改善,为缅甸赢得了西方国家的认可,2012年,缅甸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作为缅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缅间的友好关系还将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20.
郭琼 《亚非纵横》2013,(2):33-39,60,62
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后,于2012年11月19日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成为第一位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引起世界的瞩目。奥巴马访问缅甸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缅甸政治改革的奖励和支持,对争取与西方逐步重建关系的缅甸政府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