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问题在苏联学术理论界曾不止一次地层开过讨论。近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活跃起来。这里主要对一九八○年以来论争的几个问题作一概述。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的性质基本矛盾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其要点是: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矛盾,表现的正是该种形态的本质,它揭示了该社会形态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源泉,因此这种矛盾对该社会机体来说,带有具体的阶段性。该社会形态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它的基本矛盾始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以往阶级社会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新型的矛盾。这种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着如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表现: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型的矛盾人类历史上各个社会形态中的矛盾,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对抗型和非对抗型的矛盾。这同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的分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所区别。对抗型的社会矛盾必然是对抗性的社会矛盾,这是共同之处,但对抗性的社会矛盾中,有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众多的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协调解决,构成社会进步的标志。本文试图就其中的一对重要矛盾,即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运行过程中,劳动者的社会成员地位及其权利与劳动者的私人地位及其权利之间的矛盾,作些初步的探讨。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建立,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思想文化上的奴役,获得了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自主权、支配权和管理权,获得了独立自主和发展个性的根本条件。从此,劳动人民从根本上获得了解放,人民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人民成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一句话,人民翻身当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是人格化的所有权,民主化的政治权,自由自觉的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4.
苏联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初,特点是由于受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完全适合论”的束缚,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性而否认矛盾的作用。二、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通过实践和理论讨论认识到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八十年代开始了第三阶段。1982年,苏联《哲学问题》发表两篇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由一般地讨论矛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转向研究现实社会矛盾。重点研究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联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初。特点是由于受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完全适合论”的束缚,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性而否认矛盾的作用。二、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通过实践和理论讨论认识到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八十年代开始了第三阶段。1982年,苏联《哲学问题》发表两篇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矛盾运动和发展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矛盾的性质、特征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途径也不同。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只是矛盾的性质、特征和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与以往社会不同罢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  相似文献   

7.
周期性的社会动荡,成为波兰在引进苏联模式后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在波共的政纲中明确规定了进行经济和政治结构改革的必要性。波兰的社会主义是苏联政权形式的功能与波兰的传统、价值的结合。 1956年10月以后,波兰的反抗促使其政治制度,比起苏联集团的其他国家来,具有自由主义的特点。党与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罗马天主教会进行了一系列的争斗,结果是这些社会集团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批评官方的政策。罗马天主教会,与其说它是宗教组织,还不如说它是政治现象。它是一个不断地扩大自己影响的组织。基层群众的支持是它力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诸多具体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正确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城乡矛盾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城乡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属人民内部矛盾.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造成城乡对抗的阶级原因也就不存在了.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别,还有矛盾.但是,这些差别已不是阶级之间的差别,而主要是经济上发达程度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别.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城乡矛盾一直不能妥善处理,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这一矛盾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在苏联,  相似文献   

10.
《广东学术通讯》第2期,发表苏共中央理论刊物《共产党人》杂志主编科索拉波夫《社会主义和矛盾》一文(李尚德译)认为,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贯串着新与旧的矛盾,不仅创造性的趋势在起作用,否定的趋势也在起作用。根据斗争的起源和内容,社会矛盾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础和共产主又明天的萌芽为一方与私人占有制的残余和资本主义的胎记为另一方的矛盾;第二类以共产主义的萌芽,集体主义的社会关系的最成熟形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仅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思想领域也不例外。只有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思想领域的矛盾,特别是了解和掌握了思想领域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才能正确地进行思想领域的各项工作,有效地搞好思想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演变、有什么新情况、新特点,很需要研究。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建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演变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如同世界上所有社会矛盾一样,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演变过程。但是,社会性质、矛盾性质、解决矛盾的时机和方针不同,矛盾演变的历史运动和发展阶段性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发生,与私有制社会矛盾的发生,有着极不相同的特点。从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矛盾的性质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已由私有制社会的以对抗性矛盾为主变为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一致代替了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下面分别进行叙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发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途径。第一,事物本身固有的对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民经济各部  相似文献   

14.
阮小云 《学理论》2012,(4):61-6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目标之一,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中国到建党百年时要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对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研究。针对当前对社会和谐解读的不全面性,要求正确把握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矛盾分类问题是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科学地进行分类,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利于自觉地采取解决矛盾的正确指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矛盾体系,具有多层结构,并且新旧交替,要确切分类,并非易事,矛盾分类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进行,不宜拘守于一种分类的标准。单一的、直线的划分,不足以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全貌。对各种范围的恰当的矛盾分类,应当综合地加以应用。比如,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界域,可以把矛盾划分为国内的和对国外的两类:按照矛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应当区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形式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形式,才能够更好地找出相适应的科学方法去解决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千姿百态,因而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根本上看,在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时候,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矛盾内部变化所采取的形式,即矛盾内部对立双力变化的表现力式;二是矛盾外部变化所采取的形式,即是否公开冲突、激烈尖锐程度、过程时间长短等所表现的不同形式。我们把前者称为内在表现形式,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迫切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拟就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该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作以探索性的讨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要正确地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揭示其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具体的原则。首先,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出发,深入研究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矛盾,到活生生的社会主义现存的矛盾运动中去发现真理,从而获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动力问题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他们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他们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问题上的观点却存在着差异性,毛泽东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失误,即没有解决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而邓小平找到了"改革"这一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解决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鱼俊清 《理论导刊》2007,2(12):70-7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探寻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特点,提出化解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易晓芸  李坚 《学理论》2012,(24):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矛盾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每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矛盾。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厘清中国在建国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只有通过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社会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