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产权或经营权变动导致的职工下岗 1.国有企业被兼并收购。兼并收购活动是一种产权交易、产权转让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被兼并收购后,绝大部分都造成了职工的下岗。这是由于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庞大的冗员队伍,不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企业被兼并收购,产权转移,自然要精干队伍、降低成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当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拨改贷后企业新增资产的产权究竟应归谁所有 明晰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可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在理论上却遇到了难题。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1985年我国投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后,企业使用银行贷款的新增利润所形成的资产应该归谁所有的问题上。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创办的,而银行也为国家所有,那么企业使用银行贷款的利润以及由此形成的资产应仍归国家所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拨改贷以后国家已不再对企业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3.
1995年是中国的“企业改革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和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心或研究以上问题的同志讨论。明晰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可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在理论上却遇到了难题。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1985年我国投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做到产权清晰,就必须有一种充满活力的产权组织形式,这应当是公司制。目前,公司制已成为我国增强企业活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形式。在公司制企业中,仍必须坚持实行民主管理。但公司制企业毕竟不同于原来的国有企业,因此,较之国有企业,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必然要起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继颁布“九五计划”后,党的十五大又一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议,根据这一决议,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这一重组是以“抓大放小”为手段,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法律及政策杠杆的作用,力图使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善、企业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管理的加强结合起来,以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国有经济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更重要的是还源于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产权界定不清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最突出的问题。具体说,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主要表现在,第一,出资者缺位,我国庞大的国有产权形成的来源是多元的,如有财政、银行、主管部门等,但各出资多少现在就很难分清了。第二,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尽管归国家所有,但它具体归哪个部门呢?例如一些国有股应归哪个部门持有就有六种归类之争。第三,国有企业产权中的收益权划分不清,如税利不分、利润归属不清、剩余索取权不清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界定国有企业的产权。  相似文献   

7.
领导视窗     
小幽默领导视窗(2002年第11期责任编辑王安庆云南省政府近日发出通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执行新的职工补偿政策,立即停止所谓“买断工龄”这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做法。据悉,这一通知明确规范了给予职工经济补偿的范围。国有企业因关闭破产,原用人单位主体消失,按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安置费或经济补偿;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因国有产权的转让和国有资产的全部退出,新企业的产权属于非国有,应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由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应给予经济补偿;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或非经济性裁员的…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在MBO中转让价格过低导致企业收购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剥削,而企业改制时对职工忽视隐性负债的补偿,则构成对企业一般员工的剥削。低估企业的净资产是进一步压低转让价格的关键。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在MBO过程中剥削的产生,引导国企产权改革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经济的命脉,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触及到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基本问题。 第一,企业产权未界定,产权虚置,公有资产得不到量化,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权、责、利不分明,因而缺乏利益激励机制,企业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职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以致企业效益下降,公有资产大量流失。近几年全国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作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地进行了自身改革。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衡量,无论是在改革的力度还是改革的深度,都还存在不少差距,仍然徘徊在被动的位置。虽然进行过工效挂钩、风险抵押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改革,但关键没有抓住产权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仍是一个虚拟的主体。其产权貌似人人所有,实则个个不管,所以产生的通病就是人们对经营不太关心,缺乏主动性,没有持久的积极性。而积极性低下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效益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权的改革至为重要。如何在国有这个问题上,进行产权的改革,搞好产权明晰的工作,以调动企业全体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变企业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的被动局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办法?笔者认为,推行股份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它有如下的好处: 1.能使企业产权明晰。在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企业股、个人股所代表的资产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评估核资界定的。因而各种股份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明确规定的,这样企业产权有了合理的界定和明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为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因此,它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可以这样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产权改革的成功。产权改革,对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我国国有资产的产权运营管理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关于产权明晰方面的问题 从我国国有资产产权运营管理的实践看,有以下问题需要明确: 1、产权概念的界定要统一。从目前对产权概念的使用来看,产权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例如,当人们提出“国有企业产权属国家所有”时,产权概念意指国家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终极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的企业改革已进入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阶段。在这场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上层建筑和企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挑战之一,随着产权进一步明晰,权责进一步明确,过去由政府直接管理下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逐步改造为政策调控下的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职工传统的价值观、苦乐观和主人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在向新的金钱观、娱乐观和择业观方面转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尊重职工个人的价值判断,如何开发人的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14.
明晰的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没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界定产权是产权明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明晰产权关系中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其一,产权界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向都有影响,界定不好会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其二,我国的产权关系历来模糊,要界定清楚很不容易;其三,缺乏基本的产权理论和知识,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要求必须把产权关系界定清楚,因此,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努力去探  相似文献   

15.
500万人,这是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披露的厂办大集体须要改革的职工底数。涉及这500万人的安置需求,是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须啃下的“硬骨头”。所谓“厂办大集体”,是指在上世纪为安排回城知识青年、职工子女就业等,一些国有企业资助兴办的大量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厂办大集体”因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逐渐造成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  相似文献   

16.
一、县(市)属国有企业的产权现状。 县(市)属国有企业,是指属县(市)以下投资或管理的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县(市)属国有企业的产权形成有别于完全依靠国家投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大部分是由合作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手工业联社转变而来的,甚至一部分企业有职工的现金和物化劳动投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其产权形成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原始积累式。合作企业、手工业联社、乡办企业完全依靠职工艰苦奋斗,企业自我积累,“滚雪球”式地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行业归口或争取国家计划、银行贷款、产品项目,直接更名或改转为国有企业,二是集体改转式。县(市)国有企业大部分是靠小打小闹的人工作坊起家,后来通过改组、兼并、合办,发展到一定规模,实行五统一政策,即统一派干部、统一下任务、统一投资金、统一缴税费、统一卖产品,挂上了国有企业的招牌,纳入预算内企业管理,但计划分配、福利待遇仍然沿袭集体企业的体  相似文献   

17.
现行国有企业产权体制,产权关系模糊,企业是国家的,没有具体的所有者,厂长经理只是经营者,名义上职工都是主人,实际上谁也做不了主,形成事实上的“无主企业”。理论上工人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但他们没有多少当主人的感觉,因而主人是抽象的、模糊不清的,也就不可能有多少主人翁责任感,缺乏资产关切度,更谈不上有多少压力、动力、活力了。这是现行国有企业产权体制的致命弱点。 农村集体经济与国有企业,基本上是用同一产权理论塑造起来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差不多,走过来的曲折道路也相似。因此,农村改  相似文献   

18.
尹志刚 《新视野》2000,(1):54-56
国家和社会对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做了大量工作 ,但总体说来成效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国有企业及其职工之间的产权关系没有理顺。本文试图由这一现象出发 ,从理论上分析产权、国家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一、产权与社会结构(一 )关于产权的界定产权 ,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 ,每个人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因此 ,对共同体中通行的产权制度是可以描述的 ,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国有企业尽快走向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大多数人寄希望于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这当然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向,在实践中也确实带来了许多积极效应。但是,公司制是一种环节比较复杂、规范化要求极为严格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一时很难普遍推广。况且,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巨大,情况复杂,如果把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简单地归结为进行公司化改造,那就未免太绝对了。公司化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选择。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体制形式和运行机制。具体来说,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可实行不同形式的公司化改造,而对大量的国有小型企业,则可通过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一、股份合作制应当成为国有小型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要在201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在微观基础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重点建设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有效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确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国有企业布局调整的新战略。国有经济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并确定了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目标的改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实践中确实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界近两年围绕国企改革方向却出现了许多质疑。甚至什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存在意义是什么?等等,依然是一个含糊不清,争论不休,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改革的发展与理论的滞后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在对中日两国的企业进行对比后说:"中国没有企业或者说几乎没有企业"。此语一出,似乎令人诧异,但引起当时中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震动和思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说:这一问题的引出,不仅仅与政策举措有关,而且涉及一系列具有根本性质的理论问题。近十年,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实践中之所以总是在政策层面上打转,在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上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应当说与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关。因此,国有企业的性质,国有企业的存在意义和定位等问题,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