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变革与挑战的形势下,人民的意愿成为了政府变革的导向。2011年,“幸福”开始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人们向往幸福,愿意为幸福的生活付出汗水,渴望在幸福的社会中工作生活,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所在。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幸福社会就是人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民生的改善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十一五”时期,宣恩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抓手,在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五年翻一番的同时,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12年3月,宣恩县统计局按照群众幸福指数的基本指标在全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群众幸福指数达到85,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1,(4):62-63
兔年春天,幸福成为最热的词汇:“幸福北京”、“幸福广东”、“幸福重庆”……两会纷纷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列为“十二五”的主要目标。阳春三月,“幸福”接力棒传递到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新期待,带着对“幸福中国”的新谋划汇聚北京,为下一个五年绘制蓝图。您眼中的“幸福中国”什么样子?如何实现?您怎样理解“GDP减速,幸福提速”?  相似文献   

4.
白维国 《新湘评论》2010,(11):32-33
武冈是欠发达地区,我们全力打造“幸福武冈”、“富庶武冈”、“平安武冈”、“活力武冈”,实现富民强市和科学跨越发展。 以民生为本,打造“幸福武冈”。把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最高执政目标,致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充分尊重民意。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开通民情热线,公布各级干部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建立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吉欧 《当代贵州》2018,(51):40-41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革开放40年来,毕节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毕节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一件件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构建起百姓幸福指数的“上扬曲线”。  相似文献   

6.
孟红 《世纪风采》2014,(6):9-15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权力和官职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彰显了一个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1,(2):11-11
“十一五”时期,重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人民幸福为追求,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加快”、“率先”、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新路子,取得了五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3,(10):45-45
平谷区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去年以来,创新建立以亲民电话线、智能广播线、远程教育线、人才资源线、调研走访线为载体,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的“幸福五线谱”工作体系,打造党组织主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更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这砦深刻论述对全党无疑足强化执政为民的思想警醒,也是改进党的作风的行动号召.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将干部“辛苦指数”测评运用到干部日常考核和选拔考察中,突出以干部“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2,(7):60-61
据5月9日的《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广东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的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的提高,中国共产党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与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带领人民落实当家作主权利,不断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来展开执政逻辑和发展脉络。并以此为价值中轴,形成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理论。一、“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就是在尊重人民主体性和当家作主权利的基础上,党的组织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它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的社会管理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过程。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被许多学者反复提及。正在施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过程,并突出了“人民幸福”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汪冰 《理论导报》2012,(7):18-19
2011年7月,“建设幸福宜丰”被正式写入宜丰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一年来,宜丰县委、县政府秉持“一切为了宜丰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切实办好事关群众“幸福”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发展提质、幸福提速”。2012年6月,在全市10个县(市、区)2011年度居民幸福感调查中,宜丰以85分的高分位列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值近10分。为深入了解宜丰的“幸福之路”,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宜丰县委书记邓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中国梦”体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伊宁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富强才有“伊宁梦”的实现,只有民族振兴才有“伊宁梦”的顺利实现“,伊宁梦”的实现归根到底是让伊宁市的人民幸福,安居乐业。十八大报告既为国家的发展勾画出宏伟蓝图,也为“伊宁梦”的实现指出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伊宁梦”首先是伊宁市各族人民群众的梦,需要伊宁市的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凝聚起来,真抓实干,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描绘蓝图,实现梦想,把伊宁市建设成富强、文明、幸福、和谐的美丽伊宁。  相似文献   

15.
发展工业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发展”二字,都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不但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石家庄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奋斗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提高新形势下工作实效性的基本着力点,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把群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4,(23):F0002-F0002
让群众满意,让百姓幸福。昭山示范区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脚步度量民情,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让“绿心”昭山洋溢着爱与芬芳。 把做好民生工作,提高民众福祉,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昭山示范区开展的“脚步为亲”“千万帮扶”等群众大走访活动共走访群众6798户,征求意见1760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042件。  相似文献   

18.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0):1-1
9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西部县域的幸福路径》。文章认为:“幸福感的核心是人,我们发展的目标是为人民谋利益。不能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去解决民生问题.而是必须让人民群众同步享受发展的成果。”显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9.
张春丽 《实践》2011,(4):26-27
“十一五”以来,扎兰屯市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关键,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面,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具体、最急需的问题,让困难群体业有所就、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民有所乐,让覆盖更广、惠民更实惠的“大民生”构建起连接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20.
在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行动中,地处天府新区的彭山县,响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民生、高兴群众”的中国梦彭山目标,让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在追梦过程中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把彭山建设得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人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