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1,(11):40-41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巨灾频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和核危机;8月4日始,我国东部地区遭受第9号台风“梅花”历时5天的威胁,接着福建地区又受到第11号台风“南玛都”的近触致使莆田水淹全城;8月下旬,美国东部地区在5天之内相继遭到百年一遇的地震和第10号飓风“艾琳”的双重威胁和袭击;9月4日,第12号强台风“塔拉斯”又重创了日本西部。  相似文献   

2.
李富拴 《中国减灾》2011,(21):40-41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巨灾频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和核危机;8月4日始,我国东部地区遭受第9号台风"梅花"历时5天的威胁,接着福建地区又受到第11号台风"南玛都"的近触致使莆田水淹全城;8月下旬,美国东部地区在5天之内相继遭到百年一遇的地震和第10号飓风"艾琳"的双重威胁和袭击;9月4日,第12号强台风"塔拉斯"又  相似文献   

3.
田军 《人民公安》2006,(16):11-11
刚刚过去的7月似乎灾难特别多——比如台风;4号台风”碧利斯”前脚刚走,5号台风“格美”义横扫一大片,而6号台风“派比安”也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初露狰狞……再比如地震: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义来了,造成近700人死亡,让人们发出“血肉之躯实在难以抵御大自然”之感叹;而中国云南省盐津县地震和河北省文安县地震。虽无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但如此频发。一下子让人们与30年前唐山“7·28”大地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国属于重灾年份,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震、风雹和高温热浪等多种灾害频发并发。台风登陆时间之早,超强台风风力之强、破坏力之大,有的台风在我国内陆滞留时间之久、带来的降雨量之多,都是多年来罕见的。尤其是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先后在中国东部沿海登陆,引发了重大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6年夏秋时节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气温之高、干旱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抗旱难度之大为百年一遇,长江上中游主汛期水位之低也是历史上所…  相似文献   

5.
国际     
五角大楼又提“威胁”,称中国军力威胁地区安全;第三届国际艾滋病学会大会在巴西开幕。  相似文献   

6.
7月12日,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在太平洋上生成,并由热带风暴逐渐发展成强台风。中央气象台7月18日10时监测,台风“海棠”将于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在福建一带沿海登陆。据预测,台风“海棠”影响范围广、强度大。为应对“海棠”台风可能造成的灾害,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在18日上午11时决定启动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5,(5):95-95
美国西部时间8月9日5时11分22秒(北京时间8月9日20时11分22秒).“发现”号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第22号跑道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8.
<正> 9月8日,台风“桑达”袭击了日本北海道以及西部一些地区,造成至少31人死亡,14人失踪,900余人受伤。另外,“桑达”还导致日本国内交通陷入暂时混乱。日本北部地区铁路交通运输暂时中断。9月7日和8日两天,日本航空公司共取消了188次国内航班,4次国际航班,至少有2.7万名乘客无法按时登机。台风以及强降雨已经造成2千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1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将于18日夜间到19日在福建一带沿海登陆。11时,为了应对“海棠”台风可能造成的灾害,民政部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四级响应,要求我立即赶赴福州,和正在那里工作的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会合,组成救灾工作组。  相似文献   

10.
正回顾2013,这一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带来的强大破坏力深深地震撼并影响着整个世界。超强台风"海燕"横扫了菲律宾、越南及我国南部部分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莫桑比克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袭击,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酷暑与严寒、干旱与洪涝、地震与台风,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与伤痛。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9日,他给新疆地震局拍去一封电报称:1985年8月20日,巴楚北东东(走向)可能发生6.8级地震。结果,8月23日在新疆乌恰发生了7.4级地震,与预测相比仅差了3天。1984年他预言:1991年,我国中南地区可能水涝。结果,1991年,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遭受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779亿元。1989年12月6日,他预言: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期间,京城附近可能有地震。结果:1990年9月22日,亚运会开幕前5小时,北京昌平小汤山南,发生4.2级地震,亚运村有震感。他预言:1992年6月19日,美国旧金山大区域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2年6月28日,美国洛杉矶发生7.4级地震。他预言:1993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可能发生7.2级地震。实际:1993年7月11日,日本北海道发生7.8级强震。他预言:1993年10月9日,日本关东地区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3年10月12日,日本关东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海道发生7.1级强烈地震。他预言:1993年8月起,京西可能发生严重干旱。实际:1993年8月起,北京发生本世纪以来第4次大旱……  相似文献   

12.
钟欣 《中国减灾》2007,(3):39-39
2007年1月13日,千岛群岛发生8.3级地震,随后日本北海道的东部地区很快发出海啸警报,本州岛的东部地区也发出较低程度的海啸警报。地震发生之后,日本当地政府已要求民众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避险。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震抗灾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12日,14号台风“云娜”正面袭击浙东南地区,肆虐的狂风在永嘉县徘徊4个多小时。600多毫米的连续降雨造成了山洪爆发,江水泛滥。一场巨大的灾难———8·13洪灾降临瓯越大地。在抗洪的队伍中,戴松菊在抗击台风中连续战斗三天两夜,为保护学校的财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2日下午,戴校长接到上级的通知,14号台风“云娜”要正面袭击温州地区,并且在晚上10点钟登陆。戴校长马上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准备好必要的照明工具,下午5点钟就匆匆忙忙进驻城南小学,并对所有的门窗、电缆、悬挂物都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10点左右,狂风四起,伴随着骤…  相似文献   

14.
周若珍 《台声》2009,(10):37-37
8月8日,台湾遭受台风“莫拉克“重创,使南部地区遭受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造成岛内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登陆强度强、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北上影响范围广、防范难度大,这个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对我国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防汛防台风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超前防御,上下一心,政社协同,迎战"利奇马",我们交出了优秀的答卷。8月4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一个热带风暴悄然生成,3天后的早晨加强为台风级。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进入人们的视野,带着结实的风眼,像个大胖子一样,裹挟着沿途的水汽,缓慢地向我国东南沿海移动,直指浙江。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7,(5):100-100
美国东部时间8月4日5时26分(北京时间17时26分),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佛罗里这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凤凰”号将在历时近10个月、长达6.8亿公里的太空飞行之后,于2008年5月底前后飞抵火星。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6,(5):43-44
贝鲁特时间8月14日8时整,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以色列军队开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实行全面停火.从而结束了双方历时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作为交战双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均高调宣扬己方成果。但暂时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冲突彻底结束,8月19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又对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地区发动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8.
正7月22日—8月17日,受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上海在短短27天内,史无前例地连续遭受4次台风的袭击,其中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第12号台风"云雀"和第18号台风"温比亚"相继直接登陆上海,在登陆次数、频率方面,都创下了上海有气象历史以来的新纪录,给上海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4,(10):61-64
台风8月12~13日,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正面登陆,造成浙江省杭州、嘉兴、舟山、宁波、绍兴、衢州、金华、台州、温州、丽水等10个市的75个县(市、区)受灾,其中台州、温州受灾最为严重。据统计,浙江省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因灾死亡164人,失踪24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6.8万人,倒塌房屋6.43万间,损坏房屋18.4万间;受灾农作物面积39.19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81.3亿元。8月25日~26日,今年第18号台风“艾利”先后4次在福建登陆,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截止8月30日,共造成福建省6市、48县(市、区)、421个乡镇、348万人受灾…  相似文献   

20.
周新亚  江坤 《世纪行》2012,(9):27-28
2012年8月4日夜间至6日上午.十堰东部地区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其中郧县和房县东部、十堰城区大部、丹江口市南部普降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全市5县1市4区、70多个乡镇、12万户、4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9亿元。此次暴雨灾害之重、损失之大,在十堰市历史上罕见。面对洪灾.市政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急动员,与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勇抗洪魔,用爱心和行动共同谱写了抗洪救灾的“奉献之歌”。市政协领导一线指导抗洪救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