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华以及为什么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很多,且建树颇丰。然而要想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达到现代转换,仅凭这些还不够,必须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应重点关注义、利、善与幸福的几个问题搞明白,以唤起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避免文化断层,有机地衔接历史和未来,坚持文化自信,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生命的基因和密码。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括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彰显时代价值、强调思想意蕴,指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又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从历程与趋势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批判与继承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先进文化的开拓者;从吸收与借鉴上看,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从运用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从展望与期待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涵养、思想理念、中国智慧都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更是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善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善于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影响着中国梦实现的特殊群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即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拓宽重要渠道。本文笔者通过介绍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详细论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价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中国风格,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与发扬也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土。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亦推动着干部培训政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剖析出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领悟出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价值所在,也是新时期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新表达。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和"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内在因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智慧和精华,是新时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着力解决好优秀传统文化在承继过程中面临的时代问题,始终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创新,在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承继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积淀,在厚度、应时而变、应时而用的优势上,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土壤的滋养。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蕴含着世代中国人所传承的伦理精神、民族性格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并以其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当代人类社会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对于涵养和提升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符合时代要求、促进时代发展的课题。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H.R.尧斯的接受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这一研究视角,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可以聚焦在三个方面,即回归经典诠释、关注生活实践、聚焦时代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世,不能没有民族精神,不能抛弃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国家,正是因为没有丢掉本国思想文化。作为时代领跑者的大学生们应知传统文化于当世之用,将中国梦安于传统文化之中,立誓续接优秀传统文化之断层,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必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平台和大思政育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以"道德"为基本思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德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重要资源,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学生的道德习惯、识别道德伦理等。本文即探讨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践行理念、方式与途径,以期两者在实践中更好的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的升华,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认真学习,心得颇多、运用自如,具有很深造诣。在他的不少讲话中,都从特定的角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真探索,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阐发。首创性地提出"中国精神"的核心概念;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理念体系;明确区分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全新的观点深刻总结提炼了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功结合的过程。这两者的结合,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化的转化,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表现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融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两者的高度统一决定了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汲取其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借鉴应用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鼓励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赋予其中国特点和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从不同视角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新时代应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深刻理解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传播平台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更是海外侨胞文化认同的客观需要,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坚持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助力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善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推进"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离不开善行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善行文化的指导与滋润。中国优秀传统"善行文化"主要包括助人为乐的慈善文化、孝老爱亲的孝亲文化、诚实守信的诚信文化、敬业奉献的职业文化、见义勇为的义德文化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进一步推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善行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全国党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术讨论会最近在湖南举行。与会同志就文化讨论的意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涵、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以及党校教学科研如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关于文化讨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