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1月和 4月 ,柳州市两大种猪场先后暴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损失很大 ,经采取一系列防制措施才得以控制。1 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种猪 5 0 0多头 ,从 1999年 12月起种母猪发病和流产 ,种公猪、育成种猪亦有少数发病 ,至 2 0 0 0年 1月中旬 ,已有 10多头母猪流产 ,流产率达 70 %以上。种母猪发病死亡 6头 ,育成种猪发病死亡 11头。病猪体温达 40℃以上 ,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治疗 ,每日 2次 ,连用 3d ,无效。有的病猪咳嗽 ,耳朵、四肢、腹部皮肤不同程度发绀 ,不愿站立。另一猪场从国外引进种猪 30 0多头 ,2 0 0 0年 4月中旬育…  相似文献   

3.
猪马铃薯中毒的诊断与防治张春有,赵大雨,郝培珍,韩学梅,程桂珍(山西省太原市家畜防疫检疫站030027)(太原市家畜繁育改良站)(北郊区畜禽防治站)1发病情况1992年1月,太原市建筑总公司职工食堂用发了芽的马铃薯饲喂猪只,1月内在56头猪中有38头...  相似文献   

4.
1987年6月7日,都昌县城改良站2号猪栏的1头约克夏种公猪开始发病,按感冒治疗无效而死亡。6月12日3号栏和4号栏又相继发病,治疗2天亦无奏效,笔者应邀前往会诊。  相似文献   

5.
疣是一种慢性、病毒性皮肤病,俗称瘊子。建湖县家畜改良站的1头大约克种公猪,阴囊皮肤上先出现浅粉红色略带紫色的扁平突起,亮滑、米粒大小、不规则散在分布,数周后渐增大、突起,如黄豆或花生粒大,表面干燥、粗糙,颜色近似皮肤而质地略硬于皮肤,顶端呈花蕊状似花...  相似文献   

6.
(一)病史及临床症状 我部副食品加工厂用玉米加工淀粉后的下脚料(稠粉浆水占70%,粉渣占30%)喂猪157头(其中:成年公猪3头,母猪8头,后备猪7头,25公斤左右的小猪73头,55公斤左右的大架子猪35头,100公斤以上的肥猪31头)。繁殖种猪及小猪的日粮中,粉浆、渣占80%,青、粗饲料占20%;大架子猪及肥猪单纯以粉浆、渣饲喂。共中毒26头(其中:成年公猪、母猪、肥猪各一头,大架子猪23头),死亡4头(大架子猪)。  相似文献   

7.
裂蹄是马骡常见的蹄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我所1974~1975年对2283匹军马调查,裂蹄发病率达17.39%,约占蹄病总数的23.53%,但其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随着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家畜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化。温代如(1985)曾对北京黑白花乳牛变形蹄角质中氨基酸和一些常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但马骡蹄角质,尤其是裂蹄与体内各微量元素的关系如何,尚未见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某牧场饲养着 内蒙黑猪、长白猪、大约克夏 等优良纯种猪。1988年6~8 月64头种猪(母猪54头,公猪10头)全部发病,死亡13头。先后请本院传染病教研室、内科教研室以及内蒙古防疫站的同志通过一系列化验和特殊诊断后,排除了炭疽、猪瘟和中毒病,但仍未查明死亡原因。在已经死亡9头种猪时,本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也参与本项工作。我们起初从尸体胸腔积液涂片的红细胞中发现梨形虫,之后又对病猪的末梢血液进行涂片检查,都在红细胞中观察到多种形态的梨形虫。在此基础上即按梨形虫病进行治疗,除4头病情十分严重的种猪相继死亡外,其余51头种猪都逐渐好转。同时对该牧场的非种猪和仔猪也进行了检查和药物预防,很快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经血胎屏障而传递给子代的某些传染病都可以SPF技术,重建起健康种猪群。我们借鉴国内外培育SPF猪群的方法,结合本地区气候和物质条件,于1981年为某畜牧试验场,患有猪痢疾(SD)和气喘病(SEP)的种猪群,进行了培育SPF种猪群试验。当年完成剖腹产40头,年终育成种猪150头,育肥猪117头,于1982年1月通过技术鉴定。现已进入第5个SPF世代繁殖周期。5年来共育成种猪1500余头,育肥猪2100头。经生长发育测定,临床复检,病理学剖检和抽样化验检查,未见有复发病猪。  相似文献   

10.
乳牛难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病 ,但胎儿头部后仰而引起的难产较为少见。这种难产整复胎位困难 ,如不手术则难以产出。2 0 0 1年 4月 18日 ,临汾市尧都区西高河乳牛养殖户马某来站说他的 1头母牛发生难产已 12 2h ,请求治疗。临床检查 难产牛卧于圈内 ,胎衣破裂羊水已流出。外阴部微肿 ,胎儿两前蹄露出。乳牛心跳 82次 min ,呼吸 2 8次 min ,体温 38.5 2℃。经检查胎儿已死亡 ,其前肢朝前 ,头向后仰 ,用手只能触及颈部与胸前部位 ,经用各种整复胎位方法均无效。手术方法 准备好产科器械 ,术者 1人、助手 2人 ,对牛进行头低后高卧地…  相似文献   

11.
怀胚胎犊牛乳牛的剖腹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胚胎犊牛乳牛的剖腹产术袁凤林罗树才(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永宁750105)(宁夏畜牧局1997年4月12日至5月9日,宁夏家畜改良站有20头胚胎犊牛产出,除1例因难产死亡外,其余19头全部成活。其中正常产出14头,剖腹产5头。母牛均为黑白花牛,其中...  相似文献   

12.
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用热油治疗马骡裂蹄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近4年来,共治疗裂蹄病马164例,治愈率达97.6%,保障了军马的健壮,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发病情况:裂蹄是军马的一种常见病,乘、挽、驮马(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据我们观察:春季多发;前蹄多于后蹄;马多于骡;老龄多于年轻马;内侧多于外侧。发病率约占总马数10%左右。当马匹患严重裂蹄时,裂口出血,破行,失去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结果表明,用 6头份猪瘟疫苗和精液混合后对发情母猪人工授精免疫效果较好,监测至132日龄,血清抗体滴度仍在保护价以上。用这种方法免疫不影响受孕率、受胎率和产仔率。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猪:由江陵县岑河镇牲猪品改站提供大约公猪1头;母猪6头,其中2头新花母猪、2头经产母猪(均为地方品种监利猪)、2头大约母猪。 2.猪瘟疫苗: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冻干组织苗和细胞苗。 3.诊断液:由湖北省兽防站提供农业部成都兽医药械厂生产的猪瘟血球凝集抗原及稀释液。 4.精液:由岑河镇品改站饲养的公猪现采现用。  相似文献   

14.
某猪场有种猪5群,其中种母猪4群60头,种公猪1群13头,每年春秋两季产仔,1984年8月,留作育肥猪的200头(甲群100头,乙群100头)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痢疾。 (一)流行病学 该场于1984年8月26日位于双列式猪舍的甲群育肥猪(体重大约75公斤)连续发病4头;于同年9月9日该群猪全部迁入清洁的单列式猪舍,7天内又发病5  相似文献   

15.
裂蹄是军马常发的一种蹄病。严重的裂蹄马不能使役,甚至造成早期退役,对部队战斗力有一定影响。目前,部队治疗裂蹄的方法一般应用双树脂胶等胶粘法,虽然疗效较好,但仍存在着固化时间较长和支架布不牢的缺点。为此,我们开展了胶粘剂的研究。经反复试验和临床观察,从中筛迭出W-005胶粘剂。其优点是固化时间只需2小时,治疗24小时后即可使役。经对68个裂蹄的粘治试验,有效的54个,成功率为79.5%。  相似文献   

16.
(一)一般情况 1973年以来,我县主产水稻的江彰平原每年冬末春初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耕牛“肿蹄病”。据三合、德胜、河西、让水等乡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病597头,其中水牛592头(死亡和致残188头),黄牛5头(致残1头)。10年来门诊收治留有完整病历的86例的统计情况为: 1.症状分类:并发干尾于耳41例,占46.7%;肿蹄干尾8例,占9.4%;肿蹄干耳13例,占15.9%;仅肿蹄24例,占27.4%。 2.病机分型:湿热证71例,其中水牛67例,黄牛4例;寒湿证15例,其中水牛14例,黄牛1例。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新会县司前公社兽医站自1970年起养种公猪,实行全社母猪人工授精。十年来平均受胎 率87.2%,产仔数12~12.8头。从未发生过公猪无精子症。1980年10月该站养有成年公猪7头,其中盘克5头、长白1头、本地花白1头、后备公猪3头,负担全社有生殖力母猪2050头的配种,平均每头公猪配种母猪近300头。公猪每三天采精一次。在10月5~13日的九天中,相继出现盘克、长白6头公猪无精子症,而本地花白公猪仍属正常,但到11月14日亦出现无精子症。经过改善饲养管理和治疗,到1981年1月27日均有明显好转,到2月25日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8.
长沙县某综合养殖场的生产 母猪自1992年1月20~26日,共 产仔猪14窝计126头,1~3日 龄内死亡65头,占52%,其中全窝致死的有窝4;1月28日至2月12日产仔的14窝计112头仔猪,1~3日龄内死亡99头,占88.4%,其中全部致死的有11窝。到2月18日止,共产的30窝计258头仔猪,死亡173头,死亡率为63.2%。这次致死的仔猪,全都是1~3日龄以内的,3日龄以后的仅有2头,不到1%,公猪和母猪均不发病。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月16日从加拿大进口种猪103头,由专机运到上海。在上海口岸隔离期间,陆续出现猪发病与死亡,经检验确诊为一种国内尚未见报道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经过概况 进口种猪到达上海的当天,在卸货现场有1头猪死于笼内(耳号683),经剖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