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均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幸福观。通过对费尔巴哈《幸福论》中的幸福思想和马克思诸多著作中的幸福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及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既有共性和交融的部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聚焦于马克思幸福观对费尔巴哈幸福观的批判超越部分进行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新时代幸福观的构建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它涉及到许多学术领域的重大关系性问题。西方价值论与幸福观念内在统一的观念渊源流长,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关于幸福与价值的关系才得到比较全面而科学的阐释。价值观在马克思科学幸福观结构中和幸福哲学的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科学的哲学幸福观的理论前提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观。主要是围绕着幸福与实践关系阐释有关幸福的实质及幸福实现的社会规律等等问题。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社会实践中的主客体间价值关系同样存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幸福实现过程中。马克思把异化劳动和幸福异化联系起来,从异化劳动的主客体价值关系层面,把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认定为资本主义剥夺工人阶级的幸福的根本社会原因。任何一种哲学幸福观都是归属于某一种幸福哲学,作为哲学观的幸福范畴和作为伦理学的范畴既有重要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幸福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学科基础,哲学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哲学的体现或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幸福观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厘清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当前的幸福观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历史上关于幸福的理论可谓众说纷纭,与以往纷繁复杂的幸福观相比,马克思的幸福观以个体需要的满足为出发点,以个体创造性的实践劳动为实现方式,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旨归,将幸福看作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体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权利与义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幸福观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释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GDP,又要注重GNH,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  相似文献   

5.
青年幸福观是指青年对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青年具有不同的幸福观。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其幸福观直接关乎社会的进步。根据时代发展对青年幸福观的要求,应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出发,在劳动实践中培养青年符合社会价值的幸福观和创造性幸福观,不断促进青年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层面的东西,被不同时代的人诠释其深刻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至善。康德认为幸福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感受到幸福,就是感受到了愉快和福分。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幸福,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明确马克思的幸福观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康德的幸福观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住幸福观的真谛,对培育幸福观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是与幸福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从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展现了马克思哲学逐步深化的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把握马克思幸福思想轨迹的内在线索。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与哲学及其它思想是二位一体,前者在后者中孕育发展,是后者的应用和体现,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存在(表现)方式。从学科性质上讲,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实质是一种"幸福哲学"。马克思的幸福哲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论形成的基石,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和共产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幸福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从"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再进入到"以人的幸福为中心",这是发展观的重大转折与变革。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与马克思幸福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人的正确幸福观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国民幸福指数,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虽然不是由马克思首创的,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其成为了科学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领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学者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讨也一直未停歇,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过时论、无用论的构陷亟需我们去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核,以期溯本清源。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最早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系统考察的方式来揭示人的解放道路。其中笔记本Ⅰ对资本利润现实性的研究比较全面。因此,对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下关于资本利润三大来源的分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解读,发掘马克思在其中彰显的现实社会逻辑线索,阐述马克思在其中倾注的理论情感和价值诉求,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在探索人的现实解放道路问题中的理论突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义是法哲学中的一个古老的伦理道德范畴。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的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观的理论建构,必须以马克思的正义观为指导,马克思的正义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民生思想体现在他的许多著作里面,贯穿于其理论发展过程之中,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对于我们改善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民生思想体现在他的许多著作里面,贯穿于其理论发展过程之中,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对于我们改善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诗意般语言和严谨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产业工人被奴役的生存状态,马克思将这种不合理现象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如大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主要以伦理批判为尺度,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更多的是用的历史批判的尺度;那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其出发点即对产业工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怀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们凭经验完全能够观察到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现象,虽然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和结论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但其关怀的尺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应该历史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工人异化劳动现象,同时要努力改善产业工人的现实生存状况,这也是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应有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当今高度物质追求的社会,我们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在幸福观、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极端主义有所抬头。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获得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劳资矛盾趋向于明显化与激烈化。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透过我国劳资矛盾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不断挖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缓解劳资矛盾当代价值,不仅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来源。分析其历史贡献、局限性及其哲学意义,是正确理解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并创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重要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贯穿于哲学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便成为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与实质。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加深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实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社会倡导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全球风险理论是我们考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当今全球化进程中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视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涵极为丰富的风险社会理论。全球风险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全球风险理论为我们有效地预防社会风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而健康的发展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方法论指导,科学地梳理马克思全球风险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内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劳动幸福论。他认为唯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源泉。幸福是社会整体良好状态的体现,是人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异化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痛苦。另外,马克思的幸福论也是一种全人类的幸福观,也就是幸福并不仅仅指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