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之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客观上降到了次要地位,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走狗的矛盾成了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了革命斗争的策略,提出了建立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及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区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领导权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请党史界同行们批评指正。一、实行统一战线策略以获得领导权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正值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续绝的紧要关头。是根据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的形势把一切要求抗日的政党、团体、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日甚一日的侵略气焰,使中日民族矛盾暂时压倒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并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主要任务,于是,在历经了近十年的分离、隔阂与相互敌视之后,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回到了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二者的关系经历了分离、敌视、试探、回归的复杂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红岩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与当年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南方局所处的时代背景、所进行的特殊形式的革命斗争紧密相连。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一场决死的战争。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前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者则关系到中国能否坚持抗战到底并在战后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正确地处理了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把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和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和民主革…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于一九三五年五月又发动了“华北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国,成为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灾难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不仅面临着较大的民族矛盾,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内部阶级矛盾,为了探索中华民族救亡的基本道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中国只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并实现全面的民主才能有效地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矛盾,在这个基础之上,毛泽东逐步完善了民主政治的相关构想,本文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80年前,“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这一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篇章,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东北地区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界群众,也以各种积极方式响应这一爱国运动,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斗争。 1 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 主义对东北侵略的不断加深、北洋军阀特别是奉系军阀专制独裁统治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是东北地区“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东  相似文献   

8.
宋一  金雄鹤 《世纪桥》2009,(1):16-18
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传播的特点是:传播主体为朝鲜共产主义者,传播主要对象为朝鲜族青年学生,传播途径与内容广泛。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封建地主阶级之问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的传播的启示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坚持方法与方式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恩宝 《世纪桥》2002,(3):11-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关于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东北,坚决进行抗日的正确主张,得到了东北各阶层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国内阶级矛盾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因此变动了东北以至国内的阶级关系,甚至国民党阵营内部也出现分化和破裂。东北三省的广大民众和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不顾  相似文献   

10.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14,(10):34-3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疾呼抗日救国,社会各界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响应,提出了许多挽救时局的主张,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动。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被中共开除的陈独秀也积极提出希望与中共合作,共同进行反蒋抗日的主张。1931年10月初,陈独秀连续发表《抗日救国与赤化》,  相似文献   

12.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经过十年内战的生死斗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党终于在芦沟桥的硝烟和上海保卫战的炮声中再度合作,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八年抗战中,两党既有战略配合共同对敌的一面,又存在激烈的对抗和斗争。是在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中赢得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民族贡献,又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坚持  相似文献   

13.
陈文秀 《党史文汇》2011,(10):22-27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统治,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在全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中,孙中山“顺乎真理,应乎人情”,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近现代史上,山西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辛亥革命时期,它是全国举义最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疾呼抗日救国,社会各界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响应,提出了许多挽救时局的主张,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动。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被中共开除的陈独秀也积极提出希望与中共合作,共同进行反蒋抗日的主张。1931年10月初,陈独秀连续发表《抗日救国与赤化》,斥责蒋介石专门依赖国联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毒品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毒品侵略孟悌清自从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效尤,致使中国大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的同时,又利用鸦片进行经济侵...  相似文献   

16.
于思 《前线》1962,(15)
日本池田政府上台两年来,一味屈服美帝国主义,实施日美军事同盟条约,并竭力扩张军国主义势力,推行反动经济收策,使日本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最近,池田政府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连遭挫败,处于困境而难以脱身。它今后的路途可谓危机四伏,越来越艰险难行了。  相似文献   

17.
一、福建新民主革命的历史背景中国经历了三千年封建社会。自一八四○年六月,英国侵略者入侵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压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1985,(2)
一、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840午鸦片战争以后,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略述福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黄典文1935年5月“华北事变”风声日骤,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北方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时,日本帝国主义公然提出要把福建划为“特别区”,组织汉奸摇旗呐喊,要拼凑所谓“福建自治促进会”等汉奸组织,搞所谓“华南...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日本大规模向外侵略扩张的又一次升级,是日本帝国主义自明治维新以来发动的第8次侵略战争的罪恶开端;其目的是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称霸整个亚洲.中国人民联合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八年抗日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脱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悲惨境地,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