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学历青年的婚姻状况常常被人们忽视,却令人担忧.虽然他们在婚恋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成熟,但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却不能按照正常的法定年龄走向婚姻,更不能生育.特别是高学历女性,晚婚又晚育给她们的身心带来了比较沉重的心理和实际的负担.她们是中国女性未来的代表,她们的婚恋行为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人口的质量.如何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改善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上青年自组织是在青年中自发成立、自主运作、自由发展的非正式组织。研究西安市网上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规律,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对发挥网上青年自组织在倡导优秀网络文化,丰富青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推动青年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监测和规避其消极影响,引导网上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能够为推进新时期党和政府全方位做好青年工作,为共青团改进和加强青年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徐州市青年农民工择偶观念和行为状况的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的择偶观念和行为日益现代化,但他们的择偶范围有限,择偶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心态。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群体的通婚将是他们未来的婚恋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未婚青年择偶方式与已婚青年择偶方式存在明显差别。原来的同学是未婚青年择偶中最主要的结识方式,但这种同学关系最终能走进婚姻的不到其比例的一半。同时,尽管自己结识是青年择偶方式的主流,但由他人介绍结识的方式在已婚青年择偶中已占到40%,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已婚青年调查结果的分析还表明,青年的结婚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城乡背景等因素,都与青年择偶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从女研究生的角度探索了婚恋压力及其应付方式,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女研究生婚恋状况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同时对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青年现代社会参与的有效方式,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代家庭》杂志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刊载的1255则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并与1990年的统计结果对比发现:性格与品德已成为青年择偶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健康、对感情的重视程度、户口、住房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关注的程度上升;年龄因素仍很重要,排名第二,但已有淡化之势;身高、婚史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事业心等因素的关注度呈现下降趋势,尤其事业心作为隐性潜能并未被征婚者所重视;兴趣爱好因素至少在通过征婚广告择偶的人群中被忽略;性别是影响择偶标准的一个敏感因素;在许多择偶标准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是青年群体进行现代社会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强烈、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群体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群体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群体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如今,青年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变迁中的社会分层现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迁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日益凸现的一种社会格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树立新的公平观,并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新时期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青年概念的终结——对新世纪青年社会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荷兰学者汉斯·旺·埃维耶克在二千年联合国社会福利南非开普顿国际会议上的发言稿。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对新世纪青年社会政策的新思考。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制订一个包容性的青年社会政策,以取代过去那种以青年作为独特人群单独制订青年政策的做法。因为,其一、孤立的政策,存在着名为保护青年,实为把青年列为另类,作为社会矛盾缓冲器的隐患。其二、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时代虚拟社会的来临,现代社会及人们的生存方式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以往视为青年独有的“过渡性”、“同一性”等,现在已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随时随处所感受。在此意义下,青年概念的留存也值得商榷。其三、整合包容性的青年社会政策立足于个体、社区,将有助于青年问题的真正解决,有利于青年的成长,实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造和经济恢复运动。这一时期,广大青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青年团的领导下,在国民经济恢复与建设、抗美援朝和社会民主改革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青年对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有助于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当下青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博客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是青年在网上展现自我、表达个性的一种平台。博客在给青年发展带来正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随着中国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少年博客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对于青年博客现象,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全社会应该通过制度安排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地保护并促进青年“博客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试婚继同居后成为一种青年男女之间关于婚恋的新的互动方式。试婚的逐渐发展与趋于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又给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生活等带来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青年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对青年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探讨青年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青年民工”生存现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进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极大地提 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进程,但同时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在城 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仅靠城 市原有的劳动力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20.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青年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对青年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探讨青年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