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逸竹 《瞭望》1995,(10)
玩笑不能只当它玩笑逸竹春节前夕的一个夜晚,忽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再“新编”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内容是阿庆嫂再不是茶馆的老板娘,而成了一个女企业家,胡传魁也由当年的“忠义救国军”司令变成了大腹便便的什么总经理或董事长之类,而“参谋长”刁德一则从海外回国...  相似文献   

2.
柳萌 《民主》2011,(3):50-50
现在小学初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还真没有怎么留意过,听说,好像比较过于成人化。记得我读小学初年级时,语文课本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人,手,足,刀,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之类,让学生认识普通的字,而且能够跟生活相对照,学起来容易记又有趣味。读书跟玩耍一样快乐。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问题大致分为反社会问题行为和非社会问题行为。所谓反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诸如犯罪行为及不良行为之类的、对法律及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规行为;所谓非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闷居家中、无生活活力、拒绝上学、自杀之类的不能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现象。区分反社会问题行为和非社会问题行为主要是看行为的表现方法:对外部采取反抗的形式便成为反社会问题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是对自己本身,则是非社会  相似文献   

4.
宁少勿滥     
有关“文革”的图书,出得越来越多,但真正有价值的论著却寥寥无几,广泛流行于图书市场上的,主要是些所谓“外传”、“野史”、“内幕”之类的标榜“纪实”的作品。这类图书以披露“文革”期间的“轶事”、“秘闻”和主人公的私生活为主要内容,于“文革”并无有见地的评析,于史实也无有价值的论述。一本所谓“传记”,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叶群在私生活中的隐秘,对于什么婚前放荡、勾引秘书、与人通奸之类,津津乐道,不厌其详;近于旧时  相似文献   

5.
李丙新 《学理论》2010,(29):177-178
二轮志书多于卷首设《前志简介》之类的文字。就其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前志概述转移浓缩型;前志内容述要型;前志评论型;前志撮要评述综合型等。就其作用、文体特征、主要内容等,结合写作实践,作了简要论述。指出该文应一"简"二"要",展示前志精粹,连接前后两志,提供读志用志方便。名称叫"前志提要"比较确当。  相似文献   

6.
朽木 《民主》2009,(11):53-53
现在有些官员,官大学问长,跟风长。一日为官。鸡犬升天,连业务能力学术水平都眼见得翻着跟头往上窜,蹿红。今天接到官场任命书,明天就会有“兼职教授”、“博导”之类的“学术聘任书”之类的“委任状”接踵而至。不信问一问身边,就会立马找到一堆例证。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9,(41)
公开的是实情吗湖北方开国应该说,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坚持了职代会制度,企业事务不同程度地得到公开。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开的内容是否具体,公开的是不是企业的实情。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公开“虚情”、公开“假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譬如:一些企业单位的行政工作报告多为冠冕堂皇的套话,让听者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有的企业领导的收入按帐面算下来,一年只比一般职工多几千元,而实际上其家产比百姓要多上几倍;还有的企业领导常常出没于大酒店、夜总会之类,到头来向职代会报告企业招待费还节余了几十万。所以说,要真正体现职工…  相似文献   

8.
弹钢琴和踢足球是怎么会扯到一起的呢?我是个五音不全十指粗硬的人,又年老体弱腿脚不灵,既不会弹钢琴又踢不了足球,怎么会来写这样的文章呢?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初,我供职的单位要举办全系统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上级的部署,制订全年工作计划,要我在开始时作个动员。我不想讲些什么学习重要性之类的套话,联系当前的实际情况想了想,就讲了做好工作既要象弹钢琴又要如踢足球……不料想,有位同志把我的这个漫谈式的简短讲话内容写成文章并在中国艺术报发表了,其中讲到我把工作比作弹钢琴和…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的3月12日,波兰与捷克、匈牙利三国一道被接纳加入北约。一年之后,波兰当局着实好生庆祝了一番。领导人在讲话中自然少不了“加入北约给国家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安全感”之类的赞颂之词,也少不了波兰做出了多少贡献之类的表功之语。然而人们看得出,这里隐藏着多少难言的苦涩味。 一年前波兰等三国被接纳入约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积极备战入侵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侵略行动出力助威,同时也为了考验新伙伴的忠诚程度,北约决定将准备在5月份北约成立50周年时接纳新成员的计划提前到了3月份举行。就在新…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8,(2):51-51
美国正在与日本渐行渐远。近几年,频繁地听到“美国对日本失去兴趣”之类的话:美国智库没有日本研究者,美国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相似文献   

11.
夏冰 《瞭望》1988,(11)
曾几何时,举行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之类的活动,还只是高层次领导机关和社会名流之类的事,还似乎是权威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属于“高山仰止”的东西,现在却变得十分普遍了。浏览一些大小报纸就可以发现,关于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消息比  相似文献   

12.
述弢 《各界》2010,(4):24-27
提起赫鲁晓夫,人们不由得就会想到那个矮小敦实的苏联当家人。想当初,他在西方国家的民众面前是何等的豪情万丈、义正词严,甚至说出了“我们要埋葬你们”之类不雅的话(潜台词是: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俨然一个社会主义斗士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文化的表现形态和创作方法出现了相应的裂 变。有的以“炒作”为笔,现炒现卖,大搞“快餐文化”,来得便捷,去得快 当;有的以“戏说”为笔,拈点线索,七拼八凑,借古讽今,只求情节热闹,不问历史真实;有的以“想象”为笔,“枪手”聚集豪华宾馆,一边啜着西餐,一边编着故事,肥皂泡般地制作“肥皂剧”之类;有的以“调侃”为笔,无知倒也无畏,指手划脚,海侃胡评,什么也敢说,什么也敢写,什么也敢骂,不断掀起点文化波澜;有的则以“身体”为笔,详尽描绘对吸毒、性交、群居、赌博之类感受,毫无顾忌地宣泄…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6,(9):42-43
美国政府视知识产权为当代美国经济的核心利益之一,对制假售假可能给正常经济秩序带来的危害十分重视,不断采取措施重拳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商品之类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5.
河西 《党政论坛》2010,(22):12-12
托派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赋闲在家多时的西汉名将周亚夫,应景帝之邀前往皇宫参加一场宴会。安坐下来之后.他发现在他面前虽然摆放了一大块肉,可肉是整的.没有切开,而他手边又没有任何刀啊、叉啊之类的餐具,空有美味在眼前,却吃不到嘴里。  相似文献   

17.
瞭望哨     
《瞭望》1999,(45)
不敢“入选”因为写过一些文章,所以不断收到“文集”、“人才库”之类编委会寄来的信函。内容大意是:我的文章水平很高,达到了某某标准,经审阅有关资料,认为我是同行业中的位使者,决定将我入选他们编辑的“人才库”一书。在要求入选者寄简历、照片的同时,还要求订书若干册,并汇寄书款。乍一闻此消息,我有点受宠若惊;冷静一看信函的全部内容,方知这是销书的‘浮段”。于是,想来想去,不敢“入选”。一日:我不是同行业的使佞者。所谓“使使者”,应当是在同行业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或学术上有独到建树的人,而像我这样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18.
采风     
50年代后叶,在郭沫若、周扬等人的直接号召与倡导下,掀起了一阵全国规模的民歌采集、创作运动。记得当时还由首长作序、编印了厚厚的一册,内容全是讴歌那时头脑热昏的全民炼钢和农田放卫星之类的“革命浪漫主义”歌谣,那脍炙人口的名句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和地球跟着谁的手指头转之类的壮语。确实,那时大半个世界正在经历着科技和经济的飞腾,我们可怜的民族却在折腾。我常常想,彭德怀元帅看了这册著名的采风集时,不知有何感受,什么滋味?不提这些往事当然更可以心安理得,彼此愉快些,但历史真实以不回避为明智,那次  相似文献   

19.
眼下,一提“豆腐法工程”,人们大多想到那些桥梁坍塌、大堤决口、楼房裂缝、路基下沉之类的建筑工程。事实上,还有一类“豆腐渣工程”却没大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是精神产品生产中的粗制滥造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包括文艺作品、新闻出版、影视剧制作、歌舞晚会、文体比赛等等在内的精神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其粗制滥造已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如新闻出版,内容重复的典籍文科竞相出版,反正不需付早已作古的历史名人的稿酬,也就出现了诸如《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四大名著等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版本(盗版书尚不计算在内),并且有些版本…  相似文献   

20.
人生之思     
学群 《党政论坛》2008,(12):60-60
人和飞禽走兽,在不同的皮囊之下,骨子里是多么相近:大腿装在两根粗大的骨头上,往上连着脊椎,肋骨在两边呈弧形展开。再往上,颈椎将颅骨举起,颅骨上几处洞穴,用来安装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之类。建筑在这样一具骨架上的肉体,攀爬抓打奔走跳跃喜怒哀乐,衍生出多少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