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网络恐怖主义与“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风 《国际展望》2016,(4):116-132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与经济社会运行融合和国际恐怖主义演变两大趋势互动的结果,当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宣扬恐怖理念、招募组织成员、发布恐怖信息、传授恐袭技能等网络支恐活动。对"一带一路"合作而言,网络恐怖主义意味着助推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发展,阻碍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干扰"一带一路"合作社会基础等不利影响。推动反恐和网络安全合作,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预防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促进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中下旬,德国境内接连发生四起暴力和恐怖袭击事件,德国成了恐怖主义的"新灾区"。德国的恐怖主义袭击与难民及移民问题紧密结合,加之还纠缠于德土关系、关系德国大选走向,德国的反恐形势格外复杂。反恐政策及战略的制定将是一个不断争议及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300+299
现在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但仍然有些国家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恐怖组织,政府可以在加强反恐宣传力度、迅捷处理恐怖事件、情报收集和国际合作以及对反恐力量建设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国际反恐斗争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未来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在反恐旗号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前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大成功;后者却遭到激烈的反对,自身也陷入了泥潭,并引起了恐怖主义的巨大反弹.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是欧洲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特别是近年来,欧洲恐怖主义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主体复杂化、攻击广泛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这种态势是欧洲社会治理不足的反映,欧债危机冲击、传统价值观约束、少数族群整合失当、区域反恐缺乏合力等构成了欧洲恐怖主义治理艰难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反恐局势,欧洲国家调整恐怖主义治理政策,增加反恐资源投入,加强反恐武装力量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反恐行动的预防转向,防控社会族群激进化,强化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深化区域内外的反恐合作。基于欧洲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全球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依法治恐反恐,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6.
9·11恐怖袭击,迄今已整整十年,中国学术界对恐怖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大体集中于这十年间。自2004年以来,随着更多领域的学者特别是法学专家的积极加入,中国反恐研究成果丰硕,但尚未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学术界有关恐怖主义概念的界定、历史渊源、国家恐怖主义等问题的争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族际冲突、宗教极端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等热点议题的讨论,反映出中国学术界关于恐怖主义研究的动态及前沿。  相似文献   

7.
本土恐怖主义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尽管也有着深刻的外部原因。新疆与内地爆发的多起暴力恐怖事件表明,中国所面临的本土恐怖主义风险和威胁正呈上升态势。"东突"有相当深刻和长期的内生性根源,复杂的外部因素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造成了严重且深远的危害,更加剧了中国应对本土恐怖主义的困难。要有效应对本土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方法,提高反恐预警、预防与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动员国际社会、国家、社会与公民等多元行为体的力量,形成全民反恐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汪军 《法制博览》2015,(7):183+180
为更好应对国内外恐怖主义威胁,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反恐法治建设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活动形势。通过借鉴俄罗斯反恐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恐立法体系,加快我国反恐法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美国的不当政策刺激下,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继续成为影响地区和世界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越反越恐的国际反恐困局愈加严重,反恐进入持久较量的相持阶段.恐怖活动日益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反恐继续牵制美国的内外政策.2007年,反恐将依然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并可能因此而继续制造包袱.  相似文献   

10.
叶玉 《国际展望》2012,(5):134-136
2012年7月11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作在沪举办了题为"应对国际发展合作新挑战及新兴经济体作用"的研讨会。与会者包括来自中国智库和政府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印度、韩国及世界银行代表。  相似文献   

11.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7-28日,"中国、欧洲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了此次会议,来自联合国、欧盟、南共市、德国、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的32名学者、官员作为正式代表与会。会议议题包括四个方面:中国和欧盟的对拉政策比较、中欧与南共市的关系、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三边关系和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13.
荣鹰 《当代世界》2011,(6):35-37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积极进展”,也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犹存,“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14.
国际反恐斗争须摒弃“双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玉涛 《当代世界》2008,(10):33-35
恐怖主义是长期困扰国际社会、阻碍各国发展、危害世界和平的一大痼疾。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出现了“质的飞跃”。“新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范翊君  祝鸣 《国际展望》2014,(1):141-145
正2013年11月28—29日,"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金砖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联合国协会、印度尼赫鲁大学、俄罗斯后工业研究中心、巴西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南非全球对话研究所、"社会观察"、"第三世界网络"等中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6.
牛海彬 《国际展望》2012,(4):128-133
2012年5月1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2030:转型中的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来自大西洋理事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斯坦福大学、丹佛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中美智库、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2030年全球大趋势、权力扩散及其对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已进行了九年。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倾力反恐,但恐怖活动仍有增无减,其中一些具有相同“诉求”、“旗号”、“土壤”的恐怖势力相互呼应、融合,不断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地区疯狂报复,逐渐上升为全球形态的恐怖主义威胁,成为伴随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18.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欧盟的反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被视为非正式暴力的全球化,暴露出国际秩序在不对称威胁下的脆弱性。“9·11”事件后,国际反恐合作面临机制欠缺、互信危机与行动悖论三大瓶颈,致使全球治理陷入困境。而在区域层面上,欧盟以反恐为契机深化成员国的安全合作,主要通过多边协作加强治理,通过接触化解敌意,通过发展经济切断恐怖主义的根源,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恐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当代世界》2024,(4):76-77
<正>2024年3月22日,俄罗斯大选刚落幕,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重大恐袭。在全球聚焦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之时,恐怖主义作为高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次肆虐欧亚大陆。从全球范围来看,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未消失。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TI)显示,2022年恐怖主义造成7601人死亡,2023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8352人,是2017年以来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一年。就在世界各国人民迎接2024年新年之时,伊朗还发生了197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恐袭。2024年以来相继发生在伊朗、俄罗斯的两场恐袭显示,恐怖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仅表达政治、宗教诉求,更是将屠刀对准普通民众,肆无忌惮制造杀戮,给受害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带来深重的痛苦与极大的安全恐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2005年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2010年和2011年俄罗斯莫斯科地铁机场连环爆炸案以及2011年挪威奥斯陆爆炸枪击案等清楚地表明,当代欧洲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重灾区。当代欧洲恐怖主义具有伊斯兰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的重要特征。尽管欧洲国家采取系列反恐措施,当代欧洲恐怖主义遭受沉重打击,但由于欧洲恐怖主义根基未除,恐怖主义袭击依然存在,而且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欧洲各国要彻底解决恐怖主义袭击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