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柱 《实践》2006,(9):39-40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魏琪 《实事求是》2007,198(5):57-58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牧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是文明乡风建设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3.
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在当下我国农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该冲突的平衡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对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的重新定位,为平衡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奠定认识论基础;二是通过确立依法行政原则和依法自治原则,为平衡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提供行权规则;三是创建服务型基层政府为平衡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完善村民自治立法为平衡基层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刘江毅 《党史文苑》2012,(24):74-75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夯实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通过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知识创新和科技攻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农村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才能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烟台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构建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使基层党员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只有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所有领域,才能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农村真正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黄景钧 《新视野》2006,(6):29-30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当前要做好五方面工作:加强乡镇政权领导,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土地承包制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减免乡村债务,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扩大人民政协平台,吸收农民参政议政。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和谐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活动,而是要提高农民思想水平和增强农民参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不仅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问题。农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农民。只有通过了解农民对文化精神需求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才能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我们农村的和谐文化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才会不折不扣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官坞村的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基层组织,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经济建设方面,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坚持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他们探索出一条以基层党建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子.他们还注重以引导农民科学理财,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基础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与和谐农村建设.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对笔者在理论上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农民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小军 《求实》2007,(4):92-95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任务。只有正确认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投资不足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国家或社会、涉农企业事业单位或团体、农民家庭或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进程与全球化进程同步,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可贵的机遇和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在全球化进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也有某些相容之处,它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力量和外在环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一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要把握二者的有利、有益因素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12.
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从“性即心而显诸情”的角度理解人或人性,以“仁性”的实现为前提达成整体性的人格智慧,通过“生命实现之证成”的道德进路,实现和证立其超道德的形上本体。道家亦从人本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论“道”。就人文说,道乃即“有名”而见其“无名”之本真;就主体说,人乃在其作分别之状态中“观”道的无分别之“妙”。道家的道论,强调的是在人的修为澄汰之体证中道的全体绽出和澄明。儒道两家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为学进路的差异上,而其形上境界本无不同。历史上的儒道同源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大学生思想现状等来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一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底蕴,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以文化教育为载体,做到政治性与文化性兼具;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双赢。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的功能表现在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两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是消灭的态度。恩格斯在马克思之后又继续阐发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科学理论到革命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辉煌。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标志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实事求是地说,在全球化背景下,苏联模式不仅没有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了社会主义的局部失败。中国主动加入全球化进程,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把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全球化趋向相吻合。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模式不仅要以全球化为背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且模式的定型是一个摸索和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回顾从远古以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期榕台两岸交往合作的历史 ,阐述新时期榕台交往在贸易、投资、交通、科教、文艺、新闻、宗教、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现状及其政治背景 ,并提出促进榕台合作交流的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1月4日,本次市党校县级理论班安排我们在深圳考察学习半月,通过8个专题的讲座和考察学习,我们深深感到深圳市的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现代政府理念。深圳有今天的成绩和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改革开放早、工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以来,福州市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人缘优势、政策优势,在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福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并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海外旅行社的一位朋友约我利用春节放假的时间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旅游。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很痛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