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婚姻当事人以通谋虚伪表示为手段,以违背婚姻的真实效果意思为目的而为的假结婚、假离婚,此种情形就是法律概念上的通谋虚伪婚姻.理论上,假结婚、假离婚是否适用通谋虚伪表示规则存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两种观点,对于通谋虚伪婚姻的效力则存在"无效说"与"有效说"的争论.在此,笔者认为,通谋虚伪表示规制不应适用于虚伪婚姻的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有关通谋虚伪表示中的隐匿行为对第三人的效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民法典》在总则编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节主要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及情形,无效情形,可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情形及救济途径,可见,这三种情况是《民法典》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评价。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以及各种效力性能,是法律对现实生活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对民事主体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价值判断。简而言之,有效就是有生效能力、能生效,无效就是没有生效能力、不能生效,可撤销则具有效力性能上的不确定性,但对撤销权行使期间的限制,却又使得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能够尽快趋于稳定。本文将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无效、可撤销的效力性能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相关问题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明翰 《法制博览》2021,(2):150-151
文章首先从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涵义出发,然后论述了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最后对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相关的争议问题,给出了解决争议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卢岩 《法制博览》2021,(5):158-159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的一个主要概念,在以往的法律规定中,对于虚假民事法律行为,还没有形成非常明确的规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以来,对虚假民事法律行为进行了简单的表述,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适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对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民法总则》中第一百四十六条中,虚假指的是行为人与相对人都知道自己表达的意思并不是真实的,但做出与真实意思不同的表述,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不被法律保护的,也就是无效的。本文就虚假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出具体操作规则以及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民法总则》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进行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理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根据意思自治理论,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其意思表示为要素,若无意思表示,则无民事法律行为。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生活中一般不会只进行相应的民事事实行为,其所做出的相应意思表示理应得到民法的认可。由此笔者将于本文中浅论个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法律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基础,是民法的重要概念,在《民法总则》中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简单的规定,但是对于虚假民事法律行为适用范围、认定、对第三人的效力等方面的规定漏洞导致虚假民事法律行为在实务中的效力有较多的争议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通谋虚伪行为情形下,伪装行为无效,隐藏行为的效力要根据真实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来认定.在"名为买卖实为借贷"案件中,应认定买卖关系无效,表述为"《买卖合同》显示的买卖关系无效".担保人知道通谋虚伪的,应对隐藏行为负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任丹 《法制博览》2023,(23):101-103
《民法典》明确了绿色原则作为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抽象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学界对绿色原则的司法实践功能尚存有争议。本文从绿色原则的含义、适用前提、适用方法和产生的法律效果等角度出发,结合司法实践案例,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基础上,对绿色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审查路径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待构建统一明晰的类案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亚娇 《法制博览》2023,(22):115-117
在重申和更加重视意思自治的“民法典时代”,如何让意思自治体现公民意志自由、发挥便利生产生活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则需要同步思考。而公证制度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在介入民事主体行为、帮助探寻真实意思、晓谕行为效果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走出“证明功能”局限性后的公证制度,在“民法典时代”下的法治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更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子硕 《法制博览》2023,(30):42-44
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民法典》在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中对自甘风险的有关制度进行了规定,这是新中国首次在立法层面对于自甘风险制度进行规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意义。自甘风险制度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例外情形,它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将通过对“存在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的界定,对行为人行为限度的认定这两个方面入手,厘清自甘风险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剑 《法制博览》2023,(14):64-66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参考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对民事法律发展阶段提出的新需求,对民事部门法实施了法典化编撰,对维护法律环境、鼓励市场发展、保护各方权益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动产抵押概述、《民法典》中动产抵押物权规则变化及适用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居住权制度作为《民法典》新增制度,仍有规定模糊之处和规范上的空白.在居住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中可以探知,居住权的人役性并不是固有属性,居住权的本质属性是所有与使用的分离.居住权客体是他人房屋,农村房屋、房屋部分及附属设施也为居住权客体.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可依合同、遗嘱或者遗赠设立,通过遗嘱的方式设定居住权,在继承开始...  相似文献   

15.
网购合同因具有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于网购合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判定时需要同时考虑到《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是网络合同纠纷责任判定的起点,争议的核心与网购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也息息相关。本文从《民法典》对《电子商务法》中关于网购合同成立时间规定的继承与变革入手,研究了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争议与网络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争议,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建议上述争议应以《民法典》当前的规定为准。  相似文献   

16.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关于“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之规定,符合抵押权的特性,回应了社会对于促进抵押物流转、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需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的控制力,这就导致了在发生抵押人未履行及时通知义务、抵押财产在转让过程中发生价值贬损、第三人属于能够阻却抵押权追及效力的买受人等情形时,抵押权人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预防措施,例如抵押权人可以通过特别约定的方式,要求抵押人在未履行义务时承担更重的违约责任;及时将禁止或限制转让的特别约定进行登记等。  相似文献   

17.
周艺春 《法制博览》2023,(17):90-92
自古以来,房产一直是中国人重要的财富表现形式,近年来,在房价持续居于高位的影响下,夫妻双方结婚往往不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单独购买房屋,需要父母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因此在婚姻关系破裂时产生的父母婚后出资购房法律纠纷日益增多。本文从父母婚后出资购房法律纠纷的司法现状入手,并以《民法典》的施行为时间节点,对之前与之后的相关法律规定予以梳理,并总结了目前的法律认定标准,旨在为完善婚姻家庭财产关系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贾立军 《法制博览》2023,(10):55-57
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在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伴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侵权行为。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中各民事主体的言论行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净化网络环境,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构建出了完整的网络侵权责任规则体系。本文将立足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简要分析微信群组聊天中发生的网络侵权行为,辨析微信群主对微信群承担管理责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并对进一步完善网络侵权责任承担制度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进入民法典时代后,特别是当前国家提出统一大市场战略,这就意味着国家要打造真正意义上法制统一的法治国家。如何施行好《民法典》是全社会都要深入思考、研究的大课题。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级行政主体要时刻将《民法典》作为衡量某些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尺。因此,在推进《民法典》施行的过程中,需要对行政主体适应民法典时代的能力进行一种常态化的评价,并据此搭建或构建一个统一的模型,用以评价、规范、指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民法典》的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20.
李振东 《法制博览》2023,(2):114-116
《民法典》对原《担保法》中的担保制度进行了修订,为了更好地落实《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下文简称《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保证担保条款可以有效落实,也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好利用担保制度条款来处理相关争议。在《民法典》担保条款中,对传统担保制度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与优化,尤其是强化了担保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从属地位,同时《担保制度司法解释》明确了独立保函不具有担保作用,并且对突破担保范围从属性所产生的后果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加强对《民法典》以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研究,不仅能够及时掌握规则的变化,也为保持担保制度健康稳定地运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