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黎萍 《今日浙江》2009,(13):56-57
七千年前,姚江之滨的河姆渡先人种植水稻、捕鱼打猎、构建干栏式建筑、雕刻精美象牙饰、崇拜鸟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以勤劳、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河姆渡文化。而今天的余姚人通过举办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进一步挖掘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创新,着力打造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盛大节日、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知名品牌和展示城市形象魅力的靓丽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前,怒江流域的史前考古和史前文化研究均为空白,不少人认为,这些地区上古时代是“茫荒异域”,无人类活动的遗迹。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人类化石和大量共生物在这一地区的出土,推翻了过去的历史陈见,证实了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怒江两岸就一直有人类栖居活动。随着考古发掘工作和史前文化研究的深入,怒江流域将成为我国一个新的潜力很大的石器时代文化区域。  相似文献   

3.
7000年前的余姚人,因为在河姆渡畔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而让世人叹为观止;而今的余姚人又因为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塑料王国”而令世人瞩目。这里不生产一  相似文献   

4.
冲出河姆渡     
我们曾经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读懂了人类历史的变迁与进步;今天,河姆渡人的后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环境和资源,准确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实现了最大化的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探寻万年浙江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水稻、采集、狩猎、住简陋棚屋、制陶器,在依山面水的河谷平原上聚落群居……1万年前,先民已开始定居生活。嵊州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考古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这一发现表明,浙江新石器时代历史从此前推千年,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也找到了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经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读懂了人类历史的变迁与进步;今天,河姆渡人的后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环境和资源,准确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实现了最大化的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六年,在我们考察了云南通海、江川,玉溪、华宁等县史前文化的蛛丝马迹后,初步感到对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湖区域史前考古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三湖史前考古”的命题。近期的目标试图填补玉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空白,远期目标是寻找人类进化链上的缺环,从而为人类起源“滇中说”提供更多更重要的实物例证。江川甘棠箐百万年前旧石器的突破性发现,为三湖史前考古展现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经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读懂了人类历史的变迁与进步;今天,河姆渡人的后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环境和资源,准确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实现了最大化的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李青 《统一论坛》2001,(4):52-53
一陶器的发明是史前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在距今80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陶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内重大的考古发现,使得世人对杭州钱江两岸刮目相看:2002年在这一带出土了一条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独木舟.这是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它记载着8000年前原住民的智慧和勇气,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移了1000年.从此,“跨湖桥文化”便与“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以及“良渚文化”一样,成了又一个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文化遗址.同处跨湖桥一代的白马湖,也因此不断地显现出它深厚而独有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1.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9,(15):34-37
一个国内重大的考古发现,使得世人对杭州钱江两岸刮目相看:2002年在这一带出土了一条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独木舟。这是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它记载着8000年前原住民的智慧和勇气,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移了1000年——从此,“跨湖桥文化”便与“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以及“良渚文化”一样,成了又一个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文化遗址。同处跨湖桥一代的白马湖,也因此不断地显现出它深厚而独有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2.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于1973年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年后,一座仿造古河姆渡人建筑风格而建成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遣址博物馆才于1993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它建在姚东平原的一片田野上,离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不远,外观古朴、野趣,屋顶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表现出古河姆渡人爱鸟、崇鸟的文化信仰。人们期待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会有助于研究者拓展世界史前农业文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烟台,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渤海,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在悠久辉煌的历史长河中,烟台先民——东夷族人创造了灿烂的"莱文化"。莱文化是烟台山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文化,已深深地嵌进这片沃土,浸润着这方人的心灵。莱文化渊源考古发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烟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农业生产和海上捕捞相结合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芝罘白石村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史称"白石文化"。白石文化与之后福山邱家庄遗址、长岛北庄遗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记录河南考古发展过程,展示河南考古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述考古工作背后考古人孜孜以求探索的故事,帮助人们认识考古工作的重大意义,聚焦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松州》2014,(1)
<正>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史前文化,距今约5000-6500年前,延续时间达到两千年之久。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衔接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三角地带,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汇区域。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出版《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书,认为这一文化属于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并提出定名为《红山文化》。解放后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石器、陶器和玉石饰件,证明  相似文献   

16.
廖杨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2):107-115
本文根据目前所见的考古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概述了台湾早期移住民各族群的史前文化 ,认为台湾最早的居民是分东西两路来自我国大陆的古人类  相似文献   

17.
沈政 《政策瞭望》2007,(2):53-54
浙江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今天的浙江境内活动。“建德人”化石的出土,证明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0余处,最著名的有距今5000- 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近年又发现了距今7000—8000年的跨湖桥遗址,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8.
<正>跨湖桥文化以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积淀改写了浙江的文明史,诉说中华民族发展源头广博多样、源远流长。2004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及其普通的日子,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跨湖桥文化"这一命名。由此,这一个日子又变得不普通。跨湖桥文化遗址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是当时发现的浙江省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它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  相似文献   

19.
浙江自古有“文物之邦”美誉。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更使浙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乡土浙江》以图文形式介绍浙江民间精华,旨在弘扬浙江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 浙江人具有勤俭刻苦、低调务实的作风,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所创造的经济神话,正在改写着自己的历史,甚至改写着中国的历史。一直以来,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浙江被认为是古代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并不发达的地区,但是近年来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正在改变人们的观念。浙江不仅在改写现代中国的历史,还在改写自己曾经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