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恒杨 《黄埔》2013,(3):17-18
那些为祖国统一、民族崛起而奋斗的黄埔先驱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成为黄埔军校留给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黄埔精神至今仍是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及世代后人。我们要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传承黄埔精神,必须坚持弘  相似文献   

2.
王时燕 《黄埔》2010,(6):30-31
我的父亲王认曲,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户农家,青年时满怀革命理想,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历任连、营、团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黄埔军校十三期第一总队少将总队长、军政部第六补训处处长、陆军暂编第一师中将师长。后因“反共不力”等罪名被撤职关押、身陷囹圄。抗战胜利后,父亲应同为黄埔一期生的同乡杜聿明之邀赴沈阳,任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高参。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8,(5)
正94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一经建立,便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担当主力、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承载着国共两党两度精诚合作的光辉史实,体现  相似文献   

4.
正黄埔建校九十年,军校威名天下传。少小慕名考军校,投笔从戎意志坚。蓉城入校"四八"年,步入黄埔大门坎。军校生活不一般,百姓风俗全改变。霹雷一声响云天,红旗漫卷大四川。军校师生举义旗,光荣起义声名显。军大生活展新篇,政治觉悟要领先。投身革命做贡献,快马奋蹄自扬鞭。突闻东邻起狼烟,战火烧到鸭绿江。  相似文献   

5.
张新声 《黄埔》2006,(4):62-63
3月的北京春意浓浓,北京黄埔大学的校园似春季百花园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向世人尽情展示着春的气息和希望:办特色院校,育合格人才;让有志者成才,让勤奋者辉煌,这就是北京黄埔大学全方位立交桥式育人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3月的北京春意浓浓,北京黄埔大学的校园似春季百花园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向世人尽情展示着春的气息和希望:办特色院校,育合格人才;让有志者成才,让勤奋者辉煌,这就是北京黄埔大学全方位立交桥式育人的办学模式。北京黄埔大学是由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993年创办,是北京市教  相似文献   

7.
<正>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顾党领导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历史进程,以书画摄影艺术弘扬时代主旋律,充分展示中原崛起的辉煌成果,2017年7月20日,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文明办主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省人大书画摄影研究院承办的"笔墨丹青绘中原——喜迎党的十九大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刘春良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8.
徐庆平,中国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之子,1946年出生于北京,自幼随父学画。青年时代,他与父亲的众多朋友、学生交往切磋,聆受教益;后赴欧洲留学多年,获美术史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徐庆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9.
廖有为 《黄埔》2013,(4):7-7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从1895年起,就逼迫我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掠夺走。1937年7月7日,又藉寻找一个"失踪"的士兵为名挑起卢沟桥事变,狂言"三个月灭亡中国"。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鬼子杀害我无辜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金秋送爽,翰墨飘香。2012年10月9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河南省艺术中心美术馆,参观了由省人大常委会、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主办的"迎接党的十八大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书画作品展。省领导邓凯、刘春良、尹晋华、史济春、毛超峰、赵素萍、曹维新、王菊梅、刘新民、张程锋随同参观。书写时代,描绘发展,展示成就。  相似文献   

11.
郭隆 《北京观察》2023,(10):56-59
<正>随着戏曲人物画创作的深入,杜彦锋发现,自己的作品不但拥有艺术价值,还可以以一种记录的方式,成为戏曲艺术的人物、服饰以及唱段等建立史料记载的全新载体。身形板直,立腰端坐,双目聚神且自带优雅。初见杜彦锋,京剧专业“坐科”十年的身形气场便自然流露,而翻开那本《粉末丹青——杜彦锋水墨戏剧人物作品集》,则仿佛置身于皮黄声腔的梨园盛世,一位位京剧大师的经典亮相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13.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14.
林茂斌 《黄埔》2013,(3):12-13
什么是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一个以武德为基本特征,融军事、政治、哲学、伦理等诸因素的多层次的思想体系,被称作是"革命的爱国黄埔精神",它有七层深刻的含意:一是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二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三是自尊自俭、自强不息精神;四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  相似文献   

15.
谭安利 《黄埔》2013,(3):19
  相似文献   

16.
论黄埔精神     
名扬天下、如雷贯耳的黄埔军校及黄埔精神,长久以来一直为海内外华人及仁人志士津津乐道。回溯历史不难发现,黄埔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爱国,而肩负着将黄埔精神付诸实施、发扬光大的历史重担,进而将黄埔精神不断充实与丰富的,则是黄埔军校学生。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黄埔精神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即包括青年民众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携手,秉承黄埔先辈的宏愿与初心,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论黄埔精神     
李忠诚 《黄埔》2006,(4):12-16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埔建校,屈指已届80周年,回忆我黄埔同学在这80年风云变幻的峥嵘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的艰难历程和目前两岸分离的情况,我身在美国,心怀祖国,夜难成眠。值此大陆庆祝母校80周年诞辰之际,填词二阕,以抒所怀,愿我海内外学友,同心同德,共献良谋,使祖国早日统一,实现校总理孙中山建校的苦衷矣!其一总理建校为国仇弹指挥间八十秋南讨东征除军阀商团平定灭杨刘洒热血抛颅头兴军北伐斩群酋八年抗战奇功建祖国分裂曷深惆其二长感慨分离手足悲云海悲云海一湾海峡梦萦风彩而今喜见桥山黛峥嵘岁月风流在风流在金瓯补缺岂容期待黄埔精神 光芒…  相似文献   

19.
论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遥远的记忆;但黄埔精神却穿越时空,传承至今,继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产生着久远的影响。一、黄埔精神的提出“黄埔精神”作为一个固定词组、一个特定的概念,最早是在什么时间、由谁提出来的呢?从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看,最早提出“黄埔精神”这一概念的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安体诚。1926年9月23日,安体诚在《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精神可以不朽”,与黄埔同学相处,你会发现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多么贴切。当年,一批批怀着满腔报国激情的热血青年,走进了黄埔军校。那时,在校门两侧有一幅醒目的对联,上联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下联是“升官发财另寻别路”,横批是“革命者来”。当时,黄埔军校师生都熟知这样一句口号:“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这些字字千钧、撼人心魄的话深深地镌刻在黄埔学子的心中,指引着他们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和风雨兼程的岁月里痴心不改,勇往直前,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选择。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黄埔同学如今依然奋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