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刑法(下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此规定大胆地肯定了主观防卫意图与义愤致害故意的共存,是对正当防卫理论的重大发展。新的正当防卫制度赋予了公民更广泛、更宽松的正当防卫权利,对于震慑犯罪,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进行斗争,有效地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公民的人身、财产等权利有着积极意义。但是,适用此规定仍须严格遵守正当防卫所需的其他构成条件,行为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正当防卫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不仅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此条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规定 ,从形式上看 ,虽然二者仅仅相差了一个条件 ,即明显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客观上造成了重大损害结果 ,但是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据此却有了质的区别 :前者是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而后者却是国…  相似文献   

5.
一、民法上有无正当防卫?在十年浩劫期间,确有许多同志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公共利益或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挺身而出,同各种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但是,由于那时是非颠倒,真伪不辨,民主被窒息,法制遭破坏,他们的正义行为不但得不到法律保护,反而受到打击,招至灾祸。许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粗暴的侵犯,却敢怒不敢言,根本谈不到自卫。打倒“四人帮”已四年的今天,情况已有所好转,但人民与各种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正义行为,仍未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例如,某市法院虽认定某生产队长实施了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6.
桑涛 《方圆》2024,(5):62-65
<正>有人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判决,同样,伟大的时代又何尝不呼唤“伟大的不起诉决定”“我的结论是无罪,不予起诉。”主角韩明的这句话语惊四座,让电影《第二十条》走向高潮。作为主办检察官的他在权衡挣扎、犹疑纠结后,坚定选择了心中的公平正义,在王永强案件的听证会现场,推翻审查起诉报告中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认定,认为王永强刺死村霸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从不敢适用转变为勇于依法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正当防卫行为。我国3月14日颁布的新刑法和1979年7月6日颁布的刑法中都有正当防卫的规定,本文就有关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关于正当防卫的概念我国1979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上述关…  相似文献   

8.
论刑法中的防卫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排除犯罪性行为 ,一直是刑法学界争论的话题之一 ,各种学说纷呈。在司法实践中 ,对正当防卫行为的认定亦存在分歧。正确地界定正当防卫 ,对广大公民保护合法权益 ,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刑法典的有关规定 ,试图从权利的角度 ,对公民防卫权的根据、本质特征、种类及行使过当之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以期对正当防卫有一个全面的、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争做秉公执法的检察官本刊评论员最近,高检院政治部、检察日报社联合中央有关单位评选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我们谨向获得“十杰”光荣称号的检察官表示热烈祝贺!检察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岁月里,各级检察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按...  相似文献   

10.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是政法专门机关的任务,而且也是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就是赋予每一个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言而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一规定,我国部分省市检察机关、已经开始进行参加民事诉讼试点。现就我国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活动,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范围、方法和地位与国外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比较与介绍。监督的范围。美国法律规定,检察官参加民事诉讼的范围:①原告为美国或为美国各州时,由检察官起诉和应诉;②涉及托拉斯的民事案件,由检察官起诉;③检察官认为应当起诉的民事案件。瑞士、丹麦、芬兰、瑞典、澳大利亚等国规定、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只限于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的案件和关于公民身份和有关破产的案件。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规定,检察机关认为需要起诉的民事案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通知检察机关参加的民事案件,检察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公民对深夜非法闯入住地,暴力伤害其本人和他人者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伟 《河北法学》2007,25(6):11-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实现实质平等,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根据宪法,制订本法. 第二条 歧视妨碍社会的公平正义,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令)号]高检发政字〔2007〕3号[公布日期]2007.1.8[类别]程序法·综合[施行日期]2007.1.8[同时废止法规]2002年《检察官培训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检察官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检察官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把政…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严格执法、依法办案,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错案是指检察官在行使职权、办理案件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或者在办理案件中违反法定诉讼程序而造成处理错误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月30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4月21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电影《黄克功案件》在人民大会堂公映.在当下中国反腐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公演这样一部影片,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和关注.黄克功案宣告了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该案在当时的中国甚至外国都是一个带有符号意义的重大事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人提及,且每次提及都会有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特殊防卫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典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由此开创了我国特殊防卫权刑事立法化之先河。对于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特殊防卫权立法化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认为,特殊防卫权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为公民同正在进行的某些特定暴力犯罪作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它比一般的正当防卫行为更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其作用是显著的。①但也有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结婚、离婚、复婚的,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华侨同国内公民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居民同内地居民之间的婚姻登记,分别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