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繁荣了两千多年的哲学本体论日渐衰落,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本体论当作形而上学加以拒斥,然而逻辑实证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难以及后来科学哲学的发展表明,何物存在的本体论承诺是科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无论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物本论、实践本体论或者生存论本体论,总是不能把马克思哲学对人的自由解放的内在关切突出出来。惟有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理解为“人的解放”的本体论承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过程中,法律事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客观事实、证据事实和认定事实三种。纯粹的客观事实只是一种理想性的目标指向;证据事实可以激励当事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举证;认定事实需要法官公开其自由心证的内容。法律事实的这三种层次对最终判决的影响也是逐级深入和直接的。  相似文献   

4.
非存在悖论是说不存在的东西是存在的,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分析哲学家们分析了引起这一悖论的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无意义的担忧而否定空名的存在,二是将“存在”一词当作逻辑谓词。针对这两个原因,他们指出必须将名称的意义和所指区别开来,并且重申了康德关于“存在”不是谓词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概念的性质;罗素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他称之为命题函项的性质。奎因继承和完善了弗雷格和罗素的工作,同样否定存在是对象的性质,甚至他不再使用“性质”这一术语,而是致力于澄清“a存在”这个说法的含义所在,这便是奎因的“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口号。  相似文献   

5.
邸凯辉  ;刘叶涛 《求索》2008,(5):115-117
蒯因从其整体主义知识观和经验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本体论承诺学,其中包括两个著名的标准:一是本体论承诺的识别标准,即“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二是认可标准,“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本文通过详细诠释这两条标准,并沿着本体论承诺学说的识别、认可的脉络来细致建构本体论承诺学说框架和挖掘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哲学观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对话籍以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完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越来越高,法律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法律的粗略性往往让人们不知所措,此时,法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其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直接关系到冲突能否得到良好解决。由此,需提高法官的素质,以便提高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从本体论经过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过程,哲学由研究对象性的客观知识到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康德开始而由马克思完成的,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传统形而上学所探究的"本体",也不是现代西方哲学强调的"客观知识"和"信仰",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这标志着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相似文献   

9.
诊断中国社会管理:一个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有的公共管理实践,对其进行探究需要处理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关系。遵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和奥斯特罗姆的传统,我们试图提出一个社会管理研究的诊断视角,这一理论模型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即本体论框架建构-诊断-设计。社会管理研究的本体论框架聚焦于政府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复杂互动及其结果,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外部变量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政府与社会之间权力、服务和契约三种关系进行诊断,探讨关系不同组合所形成的不同社会管理模式,并对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澜清 《思想战线》2005,31(3):60-64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对事物的认知可能由于分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本体论承诺是一种通过“物与词”的对应关系,来寻找事物根源和本质联系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能够让持不同分类方法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得到共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广义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主张只有分析命题(数学真理与逻辑真理)与可证实、可证伪或可检验的综合命题才有认知意义。这类意义理论是上个世纪初期最为重要且处于支配地位的科学哲学理论,他们在科学划界、清除形而上学等方面影响十分广泛。但好景不长,亨普尔有力地论证了可证实性、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并不是划分有无意义的综合(科学)命题的判别标准;另一方面,逻辑实证主义者认可弗雷格与罗素的逻辑主义主张,认为真数学命题是有认知意义的,这是因为它们只是伪装的逻辑真理、同语反复或分析命题;对此,蒯因指出,逻辑实证主义者所依赖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清楚地分为两类这一原则是站不住脚的,二者的界线根本无法清晰地划出。由于亨普尔与蒯因等对他们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的有力批评,这套极为吸引人的理论便轰然倒塌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关于宗教与哲学的科学认识。由此出发 ,从宗教与哲学的定义、产生及发展、研究对象、基本问题、表现形式、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在现实社会中保持清晰和准确的分辩。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的维度梳理法哲学领域关于"正当性"与"合法性"的争论,逻辑领域关于"合理性"与推理"正当性"的争论、伦理领域关于行为"正当性"标准的争论,一方面以主要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为线索演示"正当性"在上述学科领域的内涵变化并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试图在分析历史争论的基础上,抽象出"正当性"内涵分歧(不同学科领域和同一学科领域内部)的统一实质,即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尽管事实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断裂,但在属人的领域,必须对事实进行价值追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粗略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带普遍性的教训和失误不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而是在总的指导思想上。搞社会主义主要应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在国内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一是在对外关系上如何正确处理同帝国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从列宁到毛泽东都存在看近了共产主义、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倾向。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和合作的问题上,过去在认识上也存在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李兵 《长白学刊》2004,(4):60-63
哲学开始于"惊疑",但"惊疑"的根源是人实践的存在方式.作为关于人自身存在自我意识的哲学,不仅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还应当将其理解为是对科学和宗教的超越.面临"生存"危机的哲学,出路在于为同样处于"生存"危机的现代人类提供具有时代性的"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哲学观是经济理论赖以建立的基本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学说 ,哲学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我国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层出不穷的今天 ,重新思考经济学哲学观的演变过程 ,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对这些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判断与比较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科学合理的经济学哲学观 ,建立与发展适合我国当今现实需要的经济理论体系 ,提出更加正确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7.
罗蒂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蒂从新的文化视角分析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分析哲学 ,指出西方哲学企图建立永恒的知识构架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当代哲学应当走一条非认识论之路 ,以追求协同性为目标。主张一种无主导性哲学的后哲学文化 ,体现了对认识论思维范式的超越和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关注 ,但其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及其以前的本体论是一种显性的实体本体论,具有实体本原观的思维方式和体系哲学的方法两个基本特征。现代西方哲学试图超越实体本体论,却只是隐去了实体本原观,其哲学方法与传统本体论是一脉相承的,可称之为隐性的实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本体论上的真正变革,既告别了实体本原观,又抛弃了体系哲学方法,是迄今为止惟一科学的本体论形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上的出发点,而不是理论推理的逻辑起点,故实践本体论仍是一种实体本体论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任何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对当前时代和社会根本性问题的反映.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基础对于准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科学发展观建立的本体论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是自然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如果以物质本体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等问题就无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以实践视角理解科学发展观,正确地理解了"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才能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冬雪 《前沿》2014,(23):222-223
别林斯基作为第一位俄罗斯评论家,被称作"俄国激进知识分子之父"。在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他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且二者紧密相连。从哲学基础上讲,别林斯基在不同时期所坚持的哲学观点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的转化,由此引发了他对艺术本质(尤其是美学观点)及对生活现象观点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