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超 《前沿》2006,(4):99-102
尽管目前国际国内有关机构和学者一直在努力研究绿色GDP核算体系,推出了各种技术指标,但由于理论思想还不统一,实践上也没有解决如何全面而准确的货币度量及价值评估的难题,而且在资源环境损失的估价、系列参数的确定及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没有统一和规范,加之,资源环境的产权界定不清晰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澳门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但澳门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正日益凸显。绿色GDP考虑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这个指标实际上代表了澳门国民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启动生态环境补偿及"绿色核算",建立澳门"绿色GDP"核算体系,将为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政策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静 《人民论坛》2012,(36):78-79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能源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对全国十省市试行了绿色GDP核算,这对于全面科学地评价经济发展水平,改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具有极大的意义。应在国民核算体系及绿色GDP核算概念解析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当前我国实行绿色GDP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是一套系统地整理、列示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的各种价值流量和存量的完整方法.它把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及资产负债表这五种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结合进一个严密而又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描述、测定和计算,是最高层次的宏观核算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宏观经济管理、国际比较和进行各种计量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完善和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已成为各国的目标.本文试图在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分析关系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分析所提供的总体框架和划分的分析领域,最后,给出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体系和指标设置.一、SNA与现代宏观经济理论SAN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宏观经济活动,由于存在着生产、分配、消费、积累、财政、金融等诸方面的经济活动,为了了解、把握、分析、控制这些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统计体系来反映这些活动.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则在系统地研究了这些活动的运行机制后提出了各种调节、控制宏观经济活动的方法.这就为我们在统计上描述客观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SNA又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5.
曹立村  黄冠群 《求索》2010,(10):85-86,6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制度变迁史表明,发展观决定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模式的选择,推动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活动,国民经济核算的首要任务就是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正是围绕着社会生产与使用而进行的全面系统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发展过程可追溯到早期国民收入统计。17世纪前后,欧洲经济学家出于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为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展了国民收入的核算统计。经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绿色GDP核算作为体现生态文明的核算体系,就是扣除业已纳入传统GDP核算体系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成本,并加上生态系统重建、生态修复等所增加的生态效益,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GDP的真实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统计工作有了长足进展 ,为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 ,为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统计工作特别是国民经济核算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核算的基础资料不全是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性和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为了切实提高我省国民经济核算质量 ,特作如下通知 :一、坚持依法行政 ,创造良好的统计核算环境2 0 0 0年 6月 1 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修订 )》(以下简称《统计法实施细则》) …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交易主体(国家、省或单位)的经济活动条件、过程(流量)及其结果(存量)进行测算和分析的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是依据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孟建国 《理论月刊》2003,(11):83-84
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完整,要求修正SNA,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并勾勒其框架,已经成为理论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可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与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同时核算的问题,又可解决联合国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存在的资源环境破坏在GDP核算中直接抵消的问题,能够促使人类社会建立起一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正向激励的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核算”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境问题涉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环境核算也包括宏观与微观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宏观与微观衔接的绿色核算的基本框架、核算对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及指标衔接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春荣  朱海平 《求索》2008,(11):20-22
财政经济理论中的收支概念与财政统计核算中收支概念之间有许多区别与联系。从财政收支核算的理论基础、核算内容、核算原则和指标构成等方面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1年新修订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GFS),摆脱了传统的现金流量概念,而注重经济资源净值的变动,对财政分析、评估、决策将提供更有效的政府收支信息。我国现行财政收支统计在核算的概念、范围、指标过程方面存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借鉴GFS的收支核算理论,建立合理的中国财政收支统计核算。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而在环境管理方面未能同步赶上致使环境污染加重,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企业忽视环境管理造成的。由于传统会议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也应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环境会计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包一玫 《前沿》2005,(10):64-65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经济指标,但现行的GDP从核算之初就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繁荣,环境问题的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关注,使得GDP本身缺陷愈加明显,并产生不良效应,因此,绿色GDP会逐步取代现行GDP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新的核算。  相似文献   

16.
林兢 《中国发展》2002,(1):25-27
本文分析了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介绍了世界银行的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银行环境会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主要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反映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在内的真实国民财富,而绿色GDP能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本文分析了实行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构建了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产经济学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管理和矿产资源核算等问题已成为在国内矿产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以Hotelling为代表的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理论是研究矿产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矿产资源规划的核心是解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和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矿业权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业权的估价和矿业权的流转两个方面。矿产资源核算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矿产资源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下的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同时,资源安全、资源制度经济分析和资源利用方式等问题成为今后矿产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李雯娜 《传承》2013,(7):132-133
GDP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GDP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环节,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我们要用绿色GDP、生态与社会成本指标等充实和完善现行的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雯娜 《传承》2013,(5):132-133
GDP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GDP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环节,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我们要用绿色GDP、生态与社会成本指标等充实和完善现行的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