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应赋 《湖湘论坛》2007,20(6):46-47,92
中日两国的"家"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从中日家族财产继承制度入手,分析其不同的历史原因和发展模式,以及不同的财产继承方式给家族企业继承带来的影响,说明中国家族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奠基于我国深厚家族文化的家族企业,是我国私营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由于对现代大型企业的宣传和关注,人们对家族企业形成了一些负面认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家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揭示了家族企业的"双重治理"特点,并提出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家族企业的躯体内,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死亡与破产基因”,这种基因潜藏在企业肌肤内,“死亡与破产基因”的内部潜藏着一种文化的缺失。从创办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家族企业家自身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精神境界就已经注定了企业的失败,之后家族企业的发展不过是将这一切延续罢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文化安全问题为重心的非传统的安全观念日益凸显。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不仅仅单纯依靠政治、经济等一些传统的安全因素,文化等相关的非传统因素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认清目前条件下中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对外发展政策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万雪飞 《求索》2013,(6):103-105
萨义德对于作为话语的东方主义的批判,深刻揭露了隐藏在西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经验事实中的文化殖民策略。现代西方在东方主义话语中建构中国形象,一方面是通过树立“他者”之镜帮助现代西方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扩张进行意识形态的辩护。在“他者”文化仍然对自身文化的意义体系发出质疑与挑战的当下.提升中国文化自觉的首要之义就是要走出“他者”困境,摒弃“自我东方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董诗顶  盛翠菊 《求索》2013,(1):112-115
以霍尔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中的伯明翰学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重要力量,所形成的文化唯物主义的文化研究思想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而他的重要论述《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却很少引起人们应该的重视。本文即是在这种背景上,通过重新翻译该文,大量结合背景材料,对其进行细读。梳理清楚了霍尔对文化主义关于文化的定义过程,和对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论的成功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依然是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要来源,这对当下中国的文化研究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坤 《前沿》2005,(10):82-84
家族企业特有的股权结构和管理体制,以及特殊的家族人际情感关系决定了家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家族成员在产权、控制权、观念等方面的分歧。我国家族企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族管理的理念根深蒂固,加上当前我国私有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成熟,大多数家族企业还处在危机四伏的学步期和青春期阶段,完全走出家族制并不是私营企业的最佳选择,可以将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对现有的产权结构、组织方式、人才结构、文化理念等各层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家族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内外有别”的家族文化造成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方面的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民粹主义是今日中国文化领域突出的现象之一.文化民粹主义,故意夸大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鸿沟,用狂欢式的话语、非此即彼的道德判断来表达极端的文化情绪.文化民粹主义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渊源.对于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0.
上榜理由: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改革发展,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应树立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需要不断创造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湖湘论坛》2005,18(2):16-18
领会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文化思想 ,纵观中国共产党长期文化实践 ,从中可以得知 :发展和创造先进文化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及其执政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乐一 《政策》2012,(3):21-23
襄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000多家,从业近5万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  相似文献   

13.
杜学文 《前进》2014,(11):15-18
<正>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不仅要有经济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有文化实力的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他特别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刑事政策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以法家思想为内隐的特征,其实质就是义务本位,这种义务本位又是通过国家本位与家族本位的伦理价值模式具体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社会这一文化背景,反映到刑事政策思想领域,就是因时而变的刑事政策思想、刑罚不平等的刑事政策思想以及罪刑擅断的刑事政策思想等。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主义,是由于民族多样性与族群多样性的存在,造成的文化多样性这一现象。在处理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多元文化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处理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矛盾、冲突的有效模式,对当代世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弱势民族的文化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1,27(1):104-10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文化问题."入世"并非单纯的经济全球化,经济上的全球一体化同时伴随着西方以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弱势文化的深刘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正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形成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上的外部扩张和内部改造,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同时谋求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及与发达国家的平等文化权利,殊为不易.普遍主义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真正实现国际各民族间的文化民主.  相似文献   

17.
王健  胡娟 《前沿》2010,(1):180-183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研究的进展,文化相对主义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它是文化普遍主义的反动,体现了一种批判性的学术精神,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但是由于它实质上是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产物,具有一系列严重的形而上学谬误和自身不可消解的悖论性症状,成为文化和学术研究发展的障碍。构建一种生成整体主义的世界文化观,在其框架下实现文化普遍性和文化相对性研究的辩证统一,应该不失为一条走出文化相对主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6,(5):5-5
“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前进.包括文化上要前进,一定要吸收别的民族的文化.我叫‘异质文化’,二者融合.吸收了营养。民族的文化才能发展壮大,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老舍早期小说的文化观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舍早期的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解析,指出老舍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基础上,介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老舍的这种文化观照的视角实质上是一种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既有批判、又融合着认同的文化温和主义,而这种态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复杂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李晓华 《前沿》2014,(19):213-214
环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迅猛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和平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文化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展自己,使中华文化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文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对未来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文化安全,使文化成为当今中国发展壮大的软力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