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抓手,以不断发展和推进着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为目标,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理论画卷。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所秉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1“四个全面”是党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和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时,强调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四个全面”是从党的十八大以后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它继承了党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又是对新的实践的理...  相似文献   

3.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法治思维作为法治实现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条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深化对法治及其内在价值和规律的认识,实现从日常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得到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深刻力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包括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主体、法治是价值实现的原则、开放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创新是价值实现的形态。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对于深刻领会和把握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色,其所蕴含的哲学视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主要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观、胸怀人民利益情达人民幸福的群众观、洞察历史大势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观、立足中国实际破解时代难题的实践观、驾驭复杂局势推动全面发展的辩证法。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神追求、根本立场、战略眼光、实践观点和思维方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破解治国理政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立足科学把握历史方位续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双重主题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两大问题,架构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两个理论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双重主题及两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其理论品质凸显人民性、遵循规律性、突出务实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创新性、彰显战略性,富于辩证性、具有系统性、把握整体性、强调协同性。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实践,绘制出精彩的业绩图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以事实说明,党中央治国理政能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从严管党治党密不可分,治国理政伟大实践必须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也进入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制度安排决定了管党治党必须从严的内在机理,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管党治党不存在所谓"严过头"的问题,更严和越严才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伍鸿亮 《湖湘论坛》2006,19(2):81-8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新任务,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要坚持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标准,制定考核评价干部的新体系,完善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和宽广的理论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谋划全局、把握发展机遇、推进全面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实事求是、全面协调、人民立场、实干第一、历史担当、底线思维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在《论语》中所表达的政治智慧,如安民富民、社会和谐,以德为先、用好人才,渐进变革、中道而行等,一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些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我们更好地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增强执政能力、做好新时代治国理政,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极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四个层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研路径:其一,简单性使其概念通俗易懂,更易于大众理解;其二,隐喻性使得传播内容更易于接受;其三,创造语境能够使得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迅速建立共识;其四,回归传统,借古喻今,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学术界围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形态的定位和意义、鲜明特征和逻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表了大量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可以发现: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形态定位、理论渊源和重大意义、是否构成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已基本达到共识。但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基本特征、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等问题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框架与核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传毅 《求索》2014,(9):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系列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领航中国的大胸怀、大战略、大智慧.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框架与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一”,即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目标: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一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四个保障”:政治保障即密切党群关系和惩治腐败;法治保障即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思想保障即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国际环境保障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政治主体表达权力意志,必然依托语言实体。语言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治理、民族复兴等议题发表了若干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容以政治语言学的学科研究范式看待,表现出复归儒家传统经典与接续时代民众口语的两大鲜明特色。深入剖析习总书记治国理政语词的政治语言意图,有利于认清我党摈除语言"暴力美学"流毒,并从"辞章美学"阶段通达"义理哲学"阶段的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表述,较好地概括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其精神实质的把握须厘清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理论主题和战略意蕴四个基本问题。把逻辑起点归结为"实际问题",具有事实和价值两方面的科学依据,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具有一致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为注重从思想和感情深处对"百姓心"的强调,以"托底"的底线思维奠定了意识形态底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是由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根本上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战略意蕴主要通过奋斗目标、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国际战略等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思想而得以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抓落实,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继承丰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论。其思想方法论具有四大主要理论特征,即马克思哲学是精髓和灵魂,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理念引领与战略性、操作性相结合,真理力量、人格力量和制度力量的统一。彰显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时代风貌,同时也蕴含着习近平同志个人的领袖风采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建 《长白学刊》2021,(2):9-1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中,着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标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与担当.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