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深入,亟须在党的领导下构建更加有效的协商体系和机制,创新更多的民主协商平台和渠道。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审视当下的社会协商之功能与困境,需要以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公民广泛参与、社会有序协同为重点,探索社会协商的实质内涵、实践困境、方式方法、程序环节、平台渠道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民主,协商的观念也随之产生。协商民主理论,其前提在于承认并接受多元社会的现实,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分歧。其核心则在于强调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对民主本质的再思考激发了以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的理想的公民社会的探索。本文以协商民主的基本涵义和协商民主的核心为基础,主要论述了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但愿对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讲有所裨希。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协作为制度化的组织机构和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社会协商是党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之间按照平等、公平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沟通对话、民主协商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问题达成意见共识的民主形式。在阐述社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协协商与社会协商的内在契合性;揭示人民政协在社会协商中扮演的角色,论述了人民政协在社会协商中的担当。指出人民政协是社会协商的引领者、社会关系的协调者、社会协商的推动者、社会协商的监督者;人民政协发挥着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引导社会协商、实现民主监督的担当,为社会协商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主导性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也是区别于国内外其他协商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由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决定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高协商的质量和效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主导性协商。而进行主导性协商,根本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旨是激发协商主体的创造活力,关键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救灾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社会组织与政府进行合作和配合.目前,在大型自然灾害状态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面临合法性、制度性等障碍,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具有内在契合性,在内容上表现为:公民的参与责任与理性、社会认同与信任、政治合作与互惠;在互动上表现为:公民社会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社会平台、协商民主是培育公民社会的民主范式之一。构建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互动模式,必须提高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意识和能力,明确目标和取向,拓展渠道和方式,创新制度和机制,防范危机和风险。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启动力、政治文化转型的突破口之一、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石虹 《前进》2008,(9):27-28
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立起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由民主执政机制、科学执政机制和依法执政机制等三个重要机制构成。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主体,这不仅是我国转型期的时代要求,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组织发展的自身要求。虽然社会组织已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社会组织参与的范围较窄、程度较低、能力较弱。因此,如何破解社会组织发展困境,创新社会管理主体、构建多元参与新格局,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仅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公众只有广泛参与到协商民主实践中来,才能深切感受到法治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意义,才能逐步养成法治思维,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从而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为此,就必须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形成协商民主实践与法治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坚强党性锤炼作风,要做到"六个带头":带头学用理论坚定信念、带头纯洁道德追求高尚、带头淡泊名利真抓实干、带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带头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带头廉洁自律正确用权.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一直以来就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政府通过政策实现社会公正,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目的。然而良好的生活愿景不能自发的达成,社会公正的理想需要现实中公共政策的支撑。没有良好的政府政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恐难实现。从公共政策中的权力、目标与工具这三个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出发,探寻如何运用公共政策来保障和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3.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阻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学习观念陈旧、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党组织民主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障碍,以及忽视党组织自身的传统和特点,忽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等问题。要成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突破理论理解的障碍、学习的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及组织障碍.正确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精髓.转变学习观念.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加强党组织民主建设.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政党组织的特点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踏踏实实,系统推进.方能渐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峒是黎人社会的基本组织,在黎人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黎峒与合亩、村庄、峒、世家大族和封建政府等相关社会组织关系进行研究,以便全方位地了解黎峒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的后盾,促进人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协调机制的直接目的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能否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是执政党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印证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构建社会协调机制,这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本文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苏联共产党为例,探讨构建社会协调机制与政权兴衰的正向关联,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其执政地位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服务型警察机关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理念与习惯、体制、人员素质、保障条件等方面的阻力.树立和宣传服务型警察机关的相关理论,转变警察的职能,建立警察、传媒及民意的互动机制,提高警察素质,提高警察机关的效能,做好电子警务,建立稳定的警察经费供给制度,扩大警务资源供给量等是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但我国目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因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所致.因此,发展我国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事业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Over six decades ago,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d just been founded, it followed the economic model of the Soviet Union, featuring public ownership with no space for private enterprise to develop. This meant that if you were employed, then you were employed in a state-owned or collectively owned enterprise that took responsibility for everything in the life of their employees from housing and medical care to pensions.  相似文献   

20.
柔性管理是区别于刚性管理的另一类管理策略。柔性管理强调以人“心”为本,充分调动人的心理潜能,引导被管理者自觉能动地实现组织目标。为进一步抓好公安队伍建设,各级公安管理者更应自觉地全面把握管理策略,遵循“刚柔相济”的管理方针,刚中有柔,以柔补刚,辩证施“管”。具体应做到:一、在重视对行为加以规范的同时重视心理疏导;二、在重视物质性奖励的同时重视精神性奖励;三、在重视对群体开展工作的同时重视个别对待;四、以肯定表扬为主,以批评惩戒为辅;五、既重言教,更重身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