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结构艺术是短篇小说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最终要通过它的艺术结构而得以完美地再现。优秀的艺术结构既体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也造就多样统一的艺术美。高晓声是近年来一位颇有成就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不仅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而著称,而且在结构形式方面也独具匠心。本文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哈金新近之作《移民作家》通过对旅居海外移民作家的讨论,重在指出移民作家应该成为本民族的代言人;他们在用他国语言创作时应汲取本民族语言之精华,将其融入自己的书写之中,从而形成移民作家自己独特的风格;移民作家应该用笔在故土之外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纵观哈金的作品,"家"之主题总是贯穿其中,这一情结的产生与作者特殊的移民身份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家主体意识在作品中的渗透与显现,并非为浪漫主义文学所独有。高尔基的小说创作便是一例。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成功地绘制了一长列现实主义的人物形象画廊,真实地反映了两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俄国社会生活;而在艺术地再现被自己感受过的世界时,他又努力表现这种感受本身。这就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社会风俗画的特点和“无可争辩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中,文研会诸作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叶圣陶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为丰富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作了较大的贡献,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宝贵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作为“五四”时期“人生派”文学的一员主将,叶圣陶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早期  相似文献   

5.
艺术象空气和流水一样,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作家,都不会囿于某个地域、某个民族的审美规范和文学传统,总是在吮吸本民族艺术养分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艾青和许多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广开艺术之径,从多种艺术理论和纷繁的艺术作品中,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博采众长,注意借鉴和吸收不同国度艺术大师的创作经验。仅就  相似文献   

6.
茅盾创作个性形成的原因唐纪如就如文学作品是客观生活与作家主观感受相统一的结果一样,作家的创作个性也是客观与主观多种因素融合而形成的。作家的主观因素越是独特,与客观因素中相应成分结合得越是充分.那么,其创作个性就越鲜明。茅盾便属于这样的作家。一、“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确定了这一艺术样式在渲泄情感方面的优势;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践说明,情感积累是处于逆境中的作家愤而创作的动力所在,也是创作取得成功的条件之一;作家个人感情能否升华为更具普遍性感染性的情感,升华的程度如何以及能否找到合理的渲泄渠道,是区别普通作家与伟大作家的标准之一。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客观意蕴有着重要的助益。  相似文献   

8.
我们欣赏、研究、评价任何作家的作品都需要从审美感受出发,需要十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情、理、趣乃是文艺作品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如果仅仅强调一个方面就难免失于偏颇。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在《艺术论》里只突出一个“情”字,普列汉诺夫就批评他:“说艺术只是表现人们的感情,这一点也是不对的。不,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我们是否可以补充说:如果艺术只表现感情、思想而无趣  相似文献   

9.
江瀚 《江淮法治》2014,(10):55-55
正曾荣获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以其代表着"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抒情诗而闻名于世,甚至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诗人中的诗人"。在他看来,诗歌既是获取知识的永恒源泉,也是对世间万物认知的最佳方法,他希望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够感知到整个世界。其实,被他诗人光环所  相似文献   

10.
西方象征主义诗人们提出的通感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创作发展,而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论却不乏与通感理论相符的实例。文章试图就此对中西方文艺创作的通感现象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方论     
西塞罗的《地方论》产生于公元前44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它是一个经典的法律文本,前承《十二表法》,后启盖尤斯《法学阶梯》和优士丁尼《市民法大全》,反映了共和时期的罗马法,而我们常用的优士丁尼罗马法属于帝政时期。由于《地方论》的这一独特价值,它多次受到后人的专门研究,例如荷兰学者F.G.v.Lynden的《图留斯在〈地方论〉中阐述的法理学解释》(Interpretatio Iurisprudentiae Tulliannae in Topicis Expositae,Lugd. Batav.1805)、法国学者Gaston Francois Marie de Caqueray的《对包含在西塞罗作品中的私法段落的说明》(这本601页的书花了90页论述《地方论》中的私法问题)、意大利学者Giuliano Crifò的《西塞罗〈地方论〉的法律解读》。其次,它是一个修辞学—法学文本,保留了对产生于大希腊(现今的意大利南方)的法庭演说艺术的说明。修辞学即公开演讲之学,首先运用于法庭上的辩护和控告,后扩展运用于政治活动。西塞罗是把希腊的修辞学罗马化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如《论演说的分部》、《论演说家》、《论寻找》...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对杂感文的提倡和张扬的热烈程度,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学样式和文体形式都难以比拟的。鲁迅曾利用一切机会,旗帜鲜明地反复宣称自己对杂感文的喜爱,例如他曾在给一位青年作家的杂感文集子写序时说,“我是喜读杂文的一个人,而且知道爱读杂文的还不只我一个,因为它‘言之有物’。我还更乐观于杂文的开展,日见其斑烂。第一是使中国的著作界热闹,活泼;第二是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第三是使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显出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南京,人与城、人与事、人与历史交织融汇于一体。此间,在现代作家笔下产生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被列为永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留存下来。它们不只是现代作家人生追求的印痕记录、时势艰难的历史剪影,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的素材,一类文体的样式,或者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学史存在,而是一种特殊历史、特殊地域文化,呈现了现代作家内蕴极其丰富而纷繁复杂的文化精神理路,并由此形成了独特地域文化的丰韵和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在这种思路和地域文化的理念指导下,重新阅读现代作家作品,勾勒出一幅具有典型地域色彩的文学史图景,探寻现代作家某些精神生成演变的路向和缘由,以此力求贴近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4.
十一次进藏,我和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何人只要到过唐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内的隆务河流域,就会被当地独特的"热贡艺术"所吸引,而唐卡正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红楼梦》这幅艺术彩卷里,曹雪芹通过对贾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规律。作品涉及贾府五代人的百年历史,前八十年只是一笔带过,而着重写了后二十年。要把封建末世行将崩溃的衰败内容压缩在二十年内表现出来,除了采取一些伏线、预言、暗示等手法作简要的说明、交代,还必须描写某些特殊人物一生的全过程,这样才足以表现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意义。作家的这一构思,是通过描写贾府的子孙不肖、后继无人来体现的。贾府的子孙大致可分为四类,即以宝玉为代表的“叛逆者”;以贾兰为代表的“补  相似文献   

16.
哈代小说中的自然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尤其是他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突破了自然环境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单一的、舞台背景式的作用,成为小说中动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哈代与自然的关系,哈代笔下的自然和自然在哈代小说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哈代笔下的自然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象高尔斯华绥那样,生前同时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的作家是不多见的。一方面,他是英国第四位获诺贝尔奖的文学家,并被推选为国际性作家组织——笔会的第一任主席;另一方面,他遭到某些同时代作家的非议,甚至被看作不懂小说创作为何物的文学家,认为向他请教创作技巧等于“向鞋匠请教如何制作钟表”。不过,他受到如此相去悬殊的毁誉并不足怪,因为这来自两个观点对立的文学阵营。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他以“描述的卓越艺术”理所当然地受到文学界的崇敬;但作为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声乐实践性教学有突出的成果,但在理论研究领域一直比较匮乏,缺乏对技巧和实践进行理论性的研究,而余笃刚先生的《声乐艺术美学》一书对声乐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抽象,是一本对声乐审美很有指导意义的读物,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对此书的本体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对联的故事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历史上因对联而产生和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很多。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因对联而引发的奇案。  相似文献   

20.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部作品题材的独特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对鲁迅此时的总体的思想风貌却缺乏必要的注意。实际上,一个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总是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创作之中的。从作家的创作过程来看,特定的故事(题材)是假定的,而作家的思想却是特定的。因此,要较为确切地理解一部作品的思想意蕴,就必须将它纳入作家的思想系统中来加以考察。正如鲁迅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